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两宋辞赋史(增订版)(精)
内容
内容推荐
我们运用实证的方法,爬梳资料,钩沉考订,寻源讨流,考论并重,力求融通文学、史学、哲学,在政治、文化和辞赋发展史的广阔背景下考察宋代辞赋的发展演进,尽量准确地描述和阐释其发展的特点和轨迹。我们把宋代辞赋的发展和中国辞赋发展的总趋势结合起来,把宋赋各体的发展和中国辞赋各体发展的趋势紧密结合起来,在研究、比较中进一步彰显宋赋的特征。我们还比较了两宋辞赋在各个时期的不同风貌,以求凸现宋代辞赋不同时期的特征。对于宋赋的特征和赋坛的各种创作倾向、现象,我们结合当时具体的学术思潮、文化政策等因素综合分析,尽量全面客观地分析宋代辞赋的嬗变轨迹。
目录
增订说明
导言
第一章 发轫期:宋初辞赋创作探析
第一节 北宋初期辞赋概说
第二节 宋初的颂美讽谕赋
第三节 宋初的抒情言志赋
第四节 《事类赋》简论
第五节 田锡辞赋的新变
第六节 王禹偁辞赋对风雅传统的发扬光大
第二章 宋赋面貌的初步确立:北宋中期辞赋的新变
第一节 北宋中期辞赋概说
第二节 雍容闲雅的治平心态的流露——晏殊、夏竦等人的辞赋创作
第三节 治世心态的变调——宋庠、宋祁的辞赋创作
第四节 辞赋中淑世精神的张扬
第五节 屈骚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上)——蔡襄、王令诸人的骚体创作
第六节 屈骚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下)——郭祥正、王安石、文同的骚体创作
第七节 北宋中期的理学思潮与辞赋创作
第八节 文赋的形成
第九节 覃思精微 深远闲淡——论梅尧臣的辞赋创作
第十节 欧阳修对赋境赋艺的开拓
第十一节 情理兼备的学人之赋——刘敞、刘攽的辞赋创作
第三章 趋向高雅:北宋后期辞赋的演变
第一节 北宋后期辞赋概说
第二节 北宋后期的科举改革与辞赋创作
第三节 北宋后期的党争与辞赋创作
第四节 北宋后期文人的文化生活与辞赋创作
第五节 苏轼辞赋的集大成特色
第六节 苏辙的辞赋创作
第七节 黄庭坚的辞赋创作
第八节 平淡清旷 意蕴深邃——论张耒的辞赋创作
第九节 晁补之辞赋对屈骚传统的变革
第四章 继承与新变:南宋初期辞赋的发展
第一节 两宋之交辞赋概说
第二节 两宋之际的党争与辞赋创作
第三节 南宋初期辞赋的忠愤情怀
第四节 南宋初期辞赋的世俗情调
第五节 国运转关与文风嬗变——以李纲辞赋为中心的考察
第六节 自恨空漂泊 无由见老成——论周紫芝的辞赋创作
第五章 骋才使气与淳厚渊雅:南宋中期辞赋的繁荣与风貌的确立
第一节 南宋中期辞赋概说
第二节 南宋中期的理学思潮与辞赋创作
第三节 论南宋中期辞赋骋才使气的创作倾向
第四节 屈骚传统的多角度解读——南宋中期骚体创作新貌探析
第五节 深厚淳质 植意卓绝——论杨万里的辞赋创作
第六节 情深文明的诗人之赋——论薛季宣的辞赋创作
第六章 表现生活与重塑人生:南宋后期辞赋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南宋后期辞赋概说
第二节 正心诚意 修辞立诚——论理学对南宋后期辞赋文学精神的规范与重塑
第三节 理学对南宋后期辞赋审美风范的规范与重塑
第四节 身闲冷看世人忙——论刘克庄的辞赋创作
主要引用书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两宋辞赋史(增订版)(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齐鲁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341176
开本 16开
页数 67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700
出版时间 2019-05-01
首版时间 2019-05-01
印刷时间 201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1072
CIP核字 2019074053
中图分类号 I207.224
丛书名
印张 42.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35
170
3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6: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