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续高僧传之语文学考察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以初唐时期道宣《续高僧传》爲考察对象,以《中华大藏经》所收赵城藏(缺失补以丽藏)爲底本,结合宋碛砂藏、资福藏等版本,采用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方法,结合现代语言学,融汇汉语言文字学与佛学、史学等学科知识,校订文字、辨正异文,将异文考辨与语词考释结合起来、断代词汇硏究与词汇史研究结合起来,在充分描写的基础上,溯源沿流,抉发新词新语新义,考释其中的疑难字词,考察部分语义系统,补正《汉语大词典》相关条目,勘正《释迦方志》《法苑珠林》等相关古籍整理的部分错谬,对後世(特别是《法苑珠林》)承继接受《续高僧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作者简介
王绍峯,男,汉族,安徽泗县人,1969年出生,2002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湖州师范学院教授,中国训诂学会会员、浙江省语言学会理事。先後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两项,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着一部,获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
目录
第一章 概说
第一节 课题设计缘起
一 本课题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二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三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二节 道宣生平身世
一 道宣生平
二 关於道宣身世的几个问题
第三节 《续高僧传》的价值
一 道宣创作的特点
二 《续高僧传》的价值
第二章 《续高僧传》版本异文考察
第一节 语言文字类
第二节 历史地理类
第三节 佛教文化类
第四节 物名人名类
第三章 《续高僧传》词汇特点
第一节 《续高僧传》的语言风格
一 继承性与时代性
二 佛教僧传文体特点
三 独创性
第二节 《续高僧传》中的新词新义
第三节 《续高僧传》语言的创造性
第四节 《续高僧传》中的特殊词汇现象
一 构词词素问题
二 反训问题
三 词语搭配问题
第四章 《续高僧传》疑难字词考释
第一节 《续高僧传》疑难字词考释
第二节 语词理据考察
第五章 《续高僧传》语汇研究
第一节 《续高僧传》与成语
第二节 《续高僧传》中的俗语研究
一 骂詈语
二 俗语谚语
第三节 《续高僧传》中的译名
一 以行为举止特徵来命名
二 以形貌特点来命名
三 从对佛典的领悟来命名
四 以德行声望命名
五 使用节缩的方式来命名
第六章 《续高僧传》若干语义系统考察
一 年龄段表示法的语义场
二 佛家、俗世表达的语义场
三 表示约数的语义场
四 有关头发的语义场
五 舍弃、施舍的语义场
六 死亡语词的语义场
七 同时代的人
八 对语言称说的语义场
九 对中国称说的语义场
十 诡名、真名语义场
十一 长唱、散说语义场
第七章 《续高僧传》语词研究与大型语文辞书编纂
一 选词立目不当,或可增收补正
二 补正释义
三 宗教色彩附加义判定欠妥
四 书证问题
第八章 《续高僧传》的流传与影响
第一节 後世对《续高僧传》接受概述
一 《续高僧传》将经验升格为传统
二 後世对《续高僧传》接受简述
第二节 《法苑珠林》对《续高僧传》的接受
一 《法苑珠林》所标出处错误者
二 《法苑珠林》引文不具对比价值者
三 《法苑珠林》徵引《续高僧传》删改情况
四 删改後的连贯问题
五 对《法苑珠林》删略改易《续高僧传》效果的认识
六 引文异文与两书校勘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後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续高僧传之语文学考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绍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45750
开本 16开
页数 4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93
出版时间 2019-06-01
首版时间 2019-06-01
印刷时间 201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708
CIP核字 2019114280
中图分类号 H109.2
丛书名
印张 2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4: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