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科学外史(Ⅱ)(精)
内容
内容推荐
《科学外史》系国内著名科学史学者江晓原为法国科学杂志《新发现》之中文版所撰写的专栏文章结集。本书为该系列第二本,延续了通俗好读的行文风格,但思想性更强,论战色彩更浓,在当下某些争议问题上的立场更鲜明。全书分为“科学之名”“科学之惑”“科学之危”“亦幻亦真”“地外文明”“身后是非”“步天之歌”7个主题,对唯科学主义之弊端及谬误,关注尤多。
作者简介
江晓原,1955年生,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首任院长。
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博士。1994年中国科学院破格晋升为教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工作15年,1999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并任首任系主任。已在国内外出版专著、文集、译著、主编丛书等80种,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约150篇。长期在京沪等地知名媒体开设个人专栏,发表了大量书评、影评、随笔、文化评论等。科研成果及学术思想在国内外受到高度评价并引起广泛反响,新华社曾三次为他播发全球通稿。
2003年起关注科幻电影和小说,首创对科幻的科学史研究,持续发表学术文本,指导培养国内该方向第一个博士已于数年前以优异成绩毕业。
目录
自序
科学之名
1835年的月亮:一场可喜的骗局
埃舍尔的画中有没有科学?
概率论在彩票游戏中帮助谁?
智商测试之前世今生
冷核聚变:利益争夺中的迷局
是回归“科普”原初目的的时候了
科学之惑
那条“长尾”其实是虚幻的
生也有涯,网也无涯:互联网“无限选项”之害
中国互联网面临历史性的三岔口
我们的身体是“客观存在”吗?
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争论及其意义
中国古代博物学传统发微
科学之危
当代科学争议中的四个原则问题
被严重误导的转基因主粮争议
隐私与天书之基因伦理学
核电站与原子弹:哪个更危险?
科学政治学典型个案:台湾“核四”争议
阿波罗登月:用科学工具竖一块冷战里程碑
日本25艘航空母舰点鬼录
亦幻亦真
宇宙:隐身玩家的游戏桌,还是黑暗森林的修罗场?
想象与科学:地球毁于核辐射的前景
《黑客帝国》之科学思想史
《云图》:平庸的故事,奇特的讲法
《地狱》:人口困境的非法解
《自然》杂志与科幻的不解之缘
威尔斯为何无法成为皇家学会会员?
地外文明
从德雷克公式到SETI
围绕METI行动的争论
火星文明从科学课题变成幻想主题
曾让天文学家神魂颠倒的“火星运河”
身后是非
贵族天文学家的叛逆青春
遥想当年,天堡星堡……
使超新星革命,让大彗星造反
双面人:天文学家和星占学家
两百年的东方奇遇
哥白尼的圆:尚未扑灭的“谬种”
哥白尼学说往事:科学证据是必要的吗?
爱丁顿到底有没有验证广义相对论?
迷人悬案:玻尔与海森堡之1941
步天之歌
梁武帝:一个懂天学的帝王的奇异人生
水运仪象台:神话和传说的尾巴
星盘真是一种奇妙的东西
天文年历之前世今生
私人天文台之前世今生
序言
本来我以为,《科学外史》只能是小众图书,聊供少
数同好把玩把玩而已,所以当贺圣遂先生提议将我在《新
发现》杂志上的专栏文章结集出版时,我还私下暗想“这
样的书送送朋友倒挺好”。没想到《科学外史》出版之后
,不过半年多时间,居然迭邀虚誉,已经获得至少七项荣
誉,包括首届(2013)年度“中国好书”、第十三届上海
图书奖一等奖等。这完全出我意料之外。
现在这本《科学外史Ⅱ》,也许有读者会以为,是不
是和电影得了奖或有了票房之后就拍续集那样,出版社和
我看见《科学外史》得了奖,就乘势再出续集?其实并非
如此。
事实上,我将《科学外史》定稿交给出版社时,《科
学外史Ⅱ》已经在我电脑上编好了,时间恰好在一年之前
。这种情形在电影行业也是有的,比如著名的《黑客帝国
》三部曲,就
是事先规划好的,只是推出时间有先后而已。按照我
和出版社原先商定的计划,就是准备一年后再推出《科学
外史Ⅱ》——这已经在《科学外史》的自序中明确预告了
。由于这一年我继续在写《新发现》杂志上的“科学外史
”专栏,所以这次编定《科学外史Ⅱ》时,自然就在原稿
上增加了12篇。
在《科学外史》入选年度“中国好书”之后,有些媒
体为此前来采访,不止一家媒体的记者问过我这样的问题
:听说您即将推出《科学外史Ⅱ》,请问它和《科学外史
》有什么不同呢?
由于《科学外史Ⅱ》早已在我电脑上编好了,所以我
可以很肯定地给出答复:
和《科学外史》相比,《科学外史Ⅱ》的思想性更强
,论战色彩更浓,在当下某些争议问题上的立场更鲜明。
读者若垂顾本书正文,将发现事实正是如此。
现在回顾起来,当初将专栏取名“科学外史”,还真
有些意想不到的好处。因为这个名字高度开放,可以容纳
几乎一切与科学有关的事情、人物、概念,它允许作者在
许许多多迥然不同的场景中随意跳转,选择话题,这非常
有助于本书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我要感谢那些喜欢在《新发现》杂志上或我的新浪博
客上阅读“科学外史”专栏文章的读者,他们的喜欢鼓励
了我的写作,有时还能激发我的灵感。
江晓原
2014年5月21日
于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导语
本书是著名科学史学者江晓原专栏合集第二部,颠覆了唯科学神话。
本书从历史上种种趣事入手,揭示科学之前世今生,将科学从人们盲目迷信和崇拜的神坛上请下来,还其应有面目。
本书由刘慈欣、刘兵、刘华杰、姬十三联合推荐!
书评(媒体评论)
“科学外史”当然与科学有关,但我并不想在此
进行传统的“科普”,而是想和读者分享我对科学技
术的新解读和新看法。这些解读和看法部是在“反科
学主义”(反对唯科学主义)纲领下形成的,所以经常
能够和老生常谈拉开距离。
“外史”是双关语:自学术意义言之,是科学史
研究中与“内史”对应的一种研究路径或风格,重视
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索的关联及互动。
——江晓原
精彩页
1835年的月亮:一场可喜的骗局
一场精心策划的科学骗局
1834年1月,英国天文学家约翰·赫歇耳(John Herschel,1792—1871年)赴南非好望角建造了一座天文台,准备对整个南天星空进行观测。由于约翰成就卓著的父亲威廉·赫歇耳(Sir William Herschel,1738—1822年)已经奠定了赫歇耳家族在欧洲天文学界响当当的名头,小赫歇耳的这次远征观测在当时广为人知。
1835年8月21日(周五),纽约《太阳报》在第二版上刊登了一条不太起眼的简讯:天上的发现——来自爱丁堡的杂志报道——我们刚刚从这座城市一位著名的出版人处得知,小赫歇耳通过一架自制的大型望远镜,在好望角获得了一些非常奇妙的天文发现。几天后《太阳报》头版以连载方式刊登了一篇长文,它的大标题非常醒目:约翰·赫歇耳先生在非洲好望角刚刚获得伟大的天文发现(来自《爱丁堡科学杂志副刊》)。
文章开篇,列出了赫歇耳“显然是利用基于新原理之上制成的广角望远镜,所获得的多项有冲击力的天文学新发现”。这些惊人的新发现包括:“从太阳系的每一颗行星上都获得了非凡的发现;给出了一种全新的彗星解释理论;发现了其他太阳系行星;解决修正了数理天文学上几乎每一个重要难题。”而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成果,莫过于赫歇耳“用望远镜把月亮上的物体拉近到类似我们看一百码之外的物体那么近,确切无疑地解决了地球这颗卫星是否适宜居住的问题”。接下去很长的篇幅,主要是对赫歇耳“直径达24英尺、重达15000磅、放大倍数为42000倍”的望远镜的详细介绍。
经过这样一番精心铺垫之后,读者终于看到了赫歇耳用巨型望远镜从月亮表面获得的惊人发现:1835年1月10日晚上,当他把望远镜指向月亮时,他看到了各种月亮植被和成群结队的棕色四足动物。
从8月27日起,《太阳报》对赫歇耳的月亮新发现进行了四天的连载,其中8月28日这天刊载的内容将整个事件推向高潮:赫歇耳在月亮上看到了有智慧的生命。文章对这些月球智慧生物的外貌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绘,其中特别提到,它们最令人惊讶的地方是“长着像蝙蝠一样的翅膀”,而且在水中的时候,它们很敏捷地把翅膀全部打开,出水的时候,它们会像鸭子一样抖落水滴,然后很快收拢闭合。
好奇心被撩拨起来的大多数读者,注意力已完全被月亮新发现的内容所吸引,根本没想到要去辨识真伪。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甚至连耶鲁大学的几位天文学教授也上当了。著名作家爱伦·坡(Allan Poe)后来回忆起“月亮骗局”时也提到,弗吉尼亚学院的一位资深数学教授很严肃地告诉他,自己对整个事件一点都不怀疑。
骗局的结果出人意料
仅在一周内,《太阳报》凭借“月亮新发现”就蹿升为美国报界的一颗新星。“月亮故事”甚至成为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8月28日刊登的那篇描写赫歇耳观测到“像蝙蝠一样的月亮人”的文章,使《太阳报》当天的总发行量达到19360份——当时声名显赫的《泰晤士报》(The Times)当天的总发行量也只有17000份。
《太阳报》获得巨大成功,它的竞争对手们也不得不纷纷不同程度地跟进。一些报纸作了全文转载,发行量也随之大增。包括《泰晤士报》在内的一些报纸也先后发表评论文章,认为《太阳报》所登载的月亮新发现“有可能是真实的”。
正在此时,《太阳报》一位名叫洛克(R.A.Locke)的记者,向朋友透露了整件事情的秘密,说所谓的月亮新发现,除约翰·赫歇耳正在南非进行观测确有其事之外,其他内容纯属子虚乌有,全出自他本人笔下。此事很快被曝光为一场骗局。
P3-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科学外史(Ⅱ)(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江晓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56616
开本 32开
页数 29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83
出版时间 2019-04-01
首版时间 2019-04-01
印刷时间 201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字典词典-字典词典、工具书
图书小类
重量 411
CIP核字 2019004266
中图分类号 Z228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7
145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6: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