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性体裁是符号叙述学体裁中的一个大类,它始终贯穿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人们一生都在使用身体—实物媒介手段表情达意,这种具有演示性的行为是人们普遍运用的交流方式。
本书选择从戏剧演出这类最基本的演示性体裁入手,归纳了戏剧演出文本的符号叙述特征,试图勾勒戏剧演出体裁与其他演示类叙述之间的“谱系”关系,为新媒介时代下演出文本的传播和“变异”提供一个可参考的视角。
图书 | 戏剧--演出的符号叙述学/中国符号学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演示性体裁是符号叙述学体裁中的一个大类,它始终贯穿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人们一生都在使用身体—实物媒介手段表情达意,这种具有演示性的行为是人们普遍运用的交流方式。 本书选择从戏剧演出这类最基本的演示性体裁入手,归纳了戏剧演出文本的符号叙述特征,试图勾勒戏剧演出体裁与其他演示类叙述之间的“谱系”关系,为新媒介时代下演出文本的传播和“变异”提供一个可参考的视角。 作者简介 胡一伟(1988-),江西南昌人,文学博士,赣江青年学者,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符号学一传媒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会符号传播学研究委员会理事,国际符号学协会(IASS)会员。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三项。研究方向:演示符号叙述学,传播符号学理论。 目录 引论 作为一种演示性叙述的戏剧 第一节 戏剧演出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第二节 戏剧演出的研究范畴及关键词 第三节 戏剧演出符号学的潜在发展历程 第一章 戏剧演出的文本 第一节 “剧本”与演出文本 第二节 戏剧演出的伴随文本 第三节 戏剧演出的叙述行为与文本生成 第二章 戏剧演出的叙述者 第一节 寻找戏剧演出的叙述者 第二节 戏剧演出中的人格-框架叙述者 第三节 叙述者之“不可靠”与反讽 第三章 戏剧演出的空间 第一节 戏剧演出的空间类型 第二节 被展示的戏剧演出空间 第三节 被感知的戏剧演出空间 第四章 戏剧演出的叙述时间 第一节 时间与作为演出的叙述 第二节 戏剧演出叙述中两种时间“空间化”的方式 第三节 戏剧演出叙述时间中的空白 第五章 戏剧演出的媒介 第一节 戏剧演出的媒介类型 第二节 戏剧演出媒介的“非特有性” 第三节 戏剧演出的媒介渠道与情感状态 第六章 戏剧演出与观众 第一节 观众的重要性及其功能 第二节 “在场”的观众与意义获取 第三节 戏剧演出中的观众行为与观演距离 余论 戏剧演出的发展与其产业化可能 参考文献 不似后记的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戏剧--演出的符号叙述学/中国符号学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胡一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902618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9 |
出版时间 | 2019-03-01 |
首版时间 | 2019-03-01 |
印刷时间 | 2019-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82 |
CIP核字 | 2018285252 |
中图分类号 | J805 |
丛书名 | |
印张 | 2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41 |
宽 | 171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