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老北大讲义 |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是傅斯年任教期间的讲稿,虽未最终完成,但现存部分亦有许多真知灼见。该书系统地讲解、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家名篇,包括诗经、楚辞、诗、书、论语、五言诗等方面,是国学爱好者与研究者常备的一部资料文献,其研究理论和方法在相关领域内仍具有深远影响。傅斯年去世后,胡适撰文说他,是“人间一个最稀有的天才,是最能做学问的学人,同时又是最能办事、最有组织才干的天生领袖人物,是最温柔、最富于理智、最有条理的一个可爱可亲的人。” 作者简介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聊城人。我国近代的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曾著《文学革新申义》,提倡白话文,鼓吹自由思想,支持文学革命,评论社会问题,十分引人注目。1918年组织创办新潮社,编辑《新潮》月刊。与《新青年》齐名。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为学生领袖之一。1919年底赴欧洲留学,1926年冬应中山大学之聘回国,1927年任该校教授,文学院长,同年在中山大学创立语言历史研究所,任所长。1928年受蔡元培之聘,筹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同年底历史语言所成立,任专职研究员兼所长,1929年兼任北京大学教授。其间先后兼任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央博物院筹备主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央研究院总干事,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北京大学代理校长等职。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任台湾大学校长。1950年12月20日病逝。 傅斯年一生笔耕不辍,其主要著作有:《东北史纲》(卷)《性命古训辨证》《古代中国与民族》、《古代文学史》、《傅孟真先生集》等。 目录 拟目及说明 叙语 泛论 思想和语言——一个文学界说 语言和文字——所谓文言 成文的文学和不成文的文学 文人的职业 史料论略 论伏生所传《书》二十八篇之成分 诗部类说 风 雅 颂 最早的传疑文人——屈原、宋玉、景差 楚辞余音 贾谊 儒林 《诗》 《书》 《礼》 《礼记》 《乐》 《易》 《春秋》 《隐公》 《论语》《孝经》 五言诗之起源 论五言不起于枚乘 论五言诗不起于李陵 论五言不起一人 我们宜注意下列几件事 附录 导语 这套老北大讲义一共九册,收集了傅斯年、鲁迅、孟森、马衡、吴梅、张星娘、姚永朴等大师的经典著作,甚至是其领域的开山之作,涵盖了文学、史学、艺术等多个学科,在现代学术和思想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对现代学术的发展具有启迪意义,同时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本书是其中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分册,是傅斯年先生任教期间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讲稿。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老北大讲义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傅斯年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875740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4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20 |
| 出版时间 | 2019-05-01 |
| 首版时间 | 2019-05-01 |
| 印刷时间 | 2019-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264 |
| CIP核字 | 2018002985 |
| 中图分类号 | I209.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吉林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