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刚,1987年生,山东滕州人,毕业于暨南大学文学院。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嘉兴学院讲师。
近年来主持省部级、市厅级项目多项。在《中国书法》《书法》《书法研究》《文艺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三届隶书大展;山西省第七、第八届书法展;第八、第九届全浙展等。
| 图书 | 三沈书法艺术研究 |
| 内容 | 作者简介 杨刚,1987年生,山东滕州人,毕业于暨南大学文学院。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嘉兴学院讲师。 近年来主持省部级、市厅级项目多项。在《中国书法》《书法》《书法研究》《文艺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三届隶书大展;山西省第七、第八届书法展;第八、第九届全浙展等。 目录 上篇 弁言 第一章 家居东南第一州 第一节 祖望武康 第二节 世代簪缨 一 父系 二 姻亲 第三节 三沈生平 一 沈辽 二 沈遘 三 沈括 第二章 京城一帖沽万钱 第一节 沈辽的书法艺术 一 雅好翰墨 二 诗书一体 三 名剧一时 第二节 三沈的艺事活动 一 沈遘的研耕馀渖 二 沈括的翰墨因缘 三 沈辽的书艺活动 第三节 沈括的书画收藏 一 书画藏品 二 书画研究 第三章 多与英才并肩肘 第一节 沈辽的书家交游 一 与苏轼 二 与米芾 三 与蒋之奇 四 与李泰叔 五 与李綎 第二节 沈遘的书家交游 一 与司马光 二 与王安石 三 与宋敏求 四 与文彦博 第三节 沈括的书家交游 一 与王子韶 二 与米芾 第四章 二谛融通始逼真 第一节 沈辽的佛陀因缘 一 佛陀因缘 二 方外交游 三 思想烙印 第二节 沈辽的真道情怀 一 染指方外 二 出入道门 三 道学影响 第三节 沈遘的儒士风骨 一 风雅沈遘 二 仕途坦畅 第四节 沈括的书画美学 一 正源清流 二 师法不泥 三 画以神会 第五章 千古风流总闲却 第一节 沈辽书迹考征 一 传世墨迹 二 石刻钩沉 三 佚珍考索 第二节 沈遘《屯田帖》考 第二节 沈括书迹钩沉 一 墨迹刻帖 二 存世石刻 下篇 三沈行年事迹表 沈遘交游士人、僧、道一览表 沈辽交游士人、僧、道一览表 参考书目 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在充分掌握史料、文献的基础上,以史学、美学、艺术学的多重视角对沈遘、沈辽、沈括其人、其艺展开较为细致的研究和探讨。试图揭开“三沈”书法艺术的本真面貌,进而了解北宋士大夫阶层的书法艺事活动与精神世界,对北宋中晚期书法文化的状况、变革和发展有更深的认识。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对“三沈”家世出身、书艺活动、书家交游、美学思想和书迹的耙梳与研究。下篇主要是对“三沈”行年事迹的考证与编纂。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三沈书法艺术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杨刚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3917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2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55 |
| 出版时间 | 2019-01-01 |
| 首版时间 | 2019-01-01 |
| 印刷时间 | 2019-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02 |
| CIP核字 | 2018299017 |
| 中图分类号 | J292.112.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8 |
| 宽 | 170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