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二语语用发展与迁移探究
内容
作者简介
李茨婷,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曾就读于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教育学院,获教育硕士,之后赴香港大学英语中心攻读应用语言学方向博士学位,师从著名学者David Nunan教授;曾获得中美富布莱特高级访问学者称号,于2016—2017年度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语言中心访问。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二语语用学、教师教育、跨文化研究等,曾在国际核心期刊Language Awareness、Language Policy、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以及国内核心期刊《中国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学》《中国外语教育》等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本书结构
2 二语语用学研究概述
2.1 引言
2.2 理论视角
2.3 研究课题
2.4 研究方法和工具
2.5 结语
3 二语语用选择、发展与迁移
3.1 引言
3.2 礼貌和面子
3.3 “请求”言语行为
3.4 语用能力和语篇能力
3.5 语用迁移和语篇迁移
3.6 元语用意识
3.7 二语自主性语用选择
3.8 文化身份认同
3.9 结语
4 民族志个案研究法
4.1 引言
4.2 研究问题
4.3 研究对象
4.4 研究方法:民族志个案研究法
4.5 数据分析
4.6 结语
5 学习者语用和语篇迁移
5.1 引言
5.2 语用语言迁移
5.3 社会语用迁移
5.4 语篇迁移
5.5 请求语篇的个性化迁移
5.6 结语
6 学习者迁移的个体差异
6.1 引言
6.2 两个个案研究对象
6.3 个案对比分析
6.4 结语
7 元语用意识的作用
7.1 引言
7.2 元语用意识的构成
7.3 元语用意识的中介作用
7.4 结语
8 讨论和结语
8.1 引言
8.2 语用、语篇迁移的原因
8.3 可迁移条件相互作用模型
8.4 自主性语用选择
8.5 方法探讨
8.6 研究信度和效度
8.7 教学启示
8.8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ppendix A Requester's Card (English Version)
Appendix B Requestee's Card (English Version)
Appendix C Requester's Card (Chinese Version)
Appendix D Requestee's Card (Chinese Version)
Appendix E Prompts for Ethnographic Interviews (English Version)
Appendix F Prompts for Ethnographic Interviews (Chinese Version)
Appendix G Semi-Structured Recall Protocol Interviews
Appendix H Coding Scheme of Directness Level (Blum-Kulka, 1989)
Appendix I Coding Scheme of Internal Modification (Blum-Kulka, 1989)
Appendix J Coding Scheme of External Modification (Blum-Kulka, 1989)
Appendix K Taxonomy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Politeness Strategies (Brown and Levinson, 1987)
内容推荐
本书爬梳二语语用研究领域的主要理论框架、新研究课题和主流研究方法,勾勒该领域前沿发展动态。本书基于一项长期追踪式民族志个案研究,对比中国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母语者之间的语用语篇策略、语言选择及使用差异,考察请求话语中学习者语用和语篇迁移的特点、模式、发生条件和限制因素,探究元语用意识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中介调控作用。本研究以10名中国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民族志访谈、民族志田野笔记、开放式角色扮演和回溯式访谈等方法收集多源数据,历时两年。研究发现,学习者的语用和语篇策略迁移与其对社会交流中语境因素的认知有较大关联,个体学习者差异主要体现在拉长请求话轮、推迟请求中心语、暗示、寒暄等方面。通过典型性抽样选中的两名个案研究对象具有较高代表性,在不同的情景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语用和语篇迁移特征和规律。
本书囊括语言特征、认知过程、社会影响等多个视角,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个多重因素互动的模型,亦以矩阵模型勾勒学习者迁移的五种可能模式以期诠释个性化迁移。本书认为应鼓励显性语用教学方式和系统性语用策略训练,同时呼吁教师应尊重学习者在不同交际语境下的自主性语用选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二语语用发展与迁移探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茨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8048071
开本 16开
页数 2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6
出版时间 2018-12-01
首版时间 2018-12-01
印刷时间 201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图书小类
重量 410
CIP核字 2018267851
中图分类号 H003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40
167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