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金戈铁马(晚清以来苏州评话研究)/评弹与江南社会研究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苏州评话的主题是金戈铁马,苏州评话遭逢的时代风云也是“金戈铁马”。本书将苏州评话的命运置于晚清以来的大历史之中,着重考察其构造、改造和再造的过程,分析艺术与社会、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对苏州评话进行线性梳理的基础上,对不同时期苏州评话与社会、政治的关联进行研究,考察传统评话的生命力。通过本书,可以了解苏州评话的内在特点,较为全面地把握它在近代以来社会变迁中的得与失,对于当今有针对性地传承保护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解军,1988年生,江苏淮安人,历史学博士,先后在《历史教学问题》《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都市文化研究》《曲艺》等刊物发表苏州评话相关论文多篇,出版专著《醒木一声驻流年:唐耿良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现就职于淮阴工学院。
目录
分序
绪论
第一章 从历史走来:近代评话的发展变迁
一 明末清初至19世纪中叶的评话
二 近代上海都市文化中的评话
(一)评话生存的上海都市环境
(二)评话在上海都市的繁荣与嬗变
(三)评话与近代上海城市文化娱乐生活
(四)评话在近代上海的困境
三 近代评话艺人群体
(一)艺人来源与学艺生涯
(二)艺人演艺生涯
(三)同业竞争与互助
四 评话艺人的性别分野
第二章 向社会宣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评话事业
一 变与不变:1949年前后的《上海书坛》与评话传播
(一)《上海书坛》与评话传播
(二)艺术性与政治性之间
(三)作为仪式的戏曲研究班
(四)革新步伐加快
二 被改造的传统:“十七年”评话传统书目的禁与改
(一)斩尾巴:传统书的被禁
(二)接尾巴:传统书的整理
三 传统的裂变:“十七年”新评话的创作
(一)战后苏联创作模式
(二)评话新书的编演原则
(三)新评话中的人物塑造
(四)新评话中的革命叙事
四 “评话要绝种了”:20世纪60年代评话座谈会
(一)组织内艺术分配不平衡
(二)20世纪60年代评话座谈会
第三章 两难的境地:评话的困境与再造
一 走向“文革
二 岌岌可危的评话生态
三 政治评话的异军突起
结语 传统评话的存与失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苏州评话是一个独立的曲种,形成于明末清初,与苏州弹词并称为评弹。苏州评话述说的大多是列国征战、英雄豪杰的故事,与弹唱小桥流水、风花雪月的苏州弹词风格迥异。全书收录了从历史走来:近代评话的发展变迁;向社会宣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评话事业;两难的境地:评话的困境与再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金戈铁马(晚清以来苏州评话研究)/评弹与江南社会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解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171748
开本 32开
页数 3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9-03-01
首版时间 2019-03-01
印刷时间 2019-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436
CIP核字 2019042375
中图分类号 J826.8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9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6:2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