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超载的星球,住满了迷失的心灵。 生活看似选择无限,但拥有再多,心灵却依然脆弱。 一切都来不及、不够多、不够好。我们困在焦虑里。 世界失速,我们活着,该如何不跟着疯狂? 关于时间不够 我们被时钟奴役,被发光的智能型手机宰制。不再是时间辅助我们,而是我们为时间发愁。明明电子邮件比寄信快,想买什么一键就可下单,显然问题不是时间不够,而是我们被刺激去做的事情超载了。 关于惶惶不安 感觉自己很丑,不代表你真的丑;感觉焦虑,不代表你一定要焦虑;感觉少了什么,不代表你不完整。问题出在你的感受。不在你的外表。别再透过不安的镜片看着自己。 关于孤单 按赞评价取代了真实互动。算法把我们关进小小的数位同温层,但我们可以选择不与别人的在线精采人生比较、可以当个算法无法预测的异数、可以让不断跳出的通知与讯息等一下。走出门,与真实世界的朋友喝一杯。 关于焦虑 接受自己正处于接受不了的状态。接受不自在的感觉,接受我没有主导权。接受自己。 接受痛苦的时刻,才能释放痛苦,让痛苦缓缓的回到他原本的世界。你不接受此时此刻,就到不了你想去的地方。 作者简介 马特·海格(Matt Haig)在20岁出头患上抑郁症,与病魔经历长期斗争之后转而写作。他相信阅读、写作挽救了自己的生命,他也相信,在这个日益将我们与外界和真实自我孤立起来的世界,书籍是通往彼此与自由之路。 马特著有多部小说,被翻译成近30种语言,均被改编为电影剧本,其中《英国最后一个家族》被布拉德·皮特制作公司购买,《我遇见了人类》电影改编权由《哈利·波特》系列制作人塔尼亚·赛哈西恩取得。他也为孩子们创作,作品有《影子森林》《成为一只猫》《回声男孩》《圣诞男孩》等。 马特曾荣获斯马尔蒂斯文学奖(2009)、蓝彼得文学奖(2009)、美国图书馆协会亚里克斯文学奖(2011)、约克郡青年成就奖(2009)等殊荣!《卫报》称其作品“有趣、聪明、非常非常可爱”,《纽约时报》赞誉他是“兼具严谨与天赋的小说家”。 海格的妻子安德里亚·森普尔也是小说家,目前,他和妻子以及两个孩子共同生活在约克郡。 目录 1 焦虑的世界,焦虑的心 2 大环境 3 颜值不能决定你的心情 4 关于时间 5 生活过载 6 互联网焦虑症 7 来自新闻的暴击 8 小论睡眠 9 生活重心 10 电话恐惧症 11 寻找绝望根源的侦探 12 有思想的身体 13 现实的终结 14 匮乏 15 有关工作的两份列表 16 塑造未来 17 送给你的歌 18 你一无所缺
导语 《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榜TOP 1 英国亚马逊心理学畅销排行榜TOP 1。 风行33个国家和地区,被百万读者赞誉为抚慰心灵的奇迹之书。 作者马特·海格凭借本书与J.K.罗琳共同入围2018年英国国家图书奖年度作家决选。 BBC、《纽约时报》《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电讯报》《观察家报》《赫芬顿邮报》等五十余家媒体争相报道,珍妮特·温特森、尼尔·盖曼、S·J·沃森、乔安妮·哈里斯等知名作家击节赞赏。 这次,海格以同样的独特视角与笔调,触及更多人心底共同的问题:当世界脚步愈来愈快、压力已经成为日常,我们如何不至于跟着疯狂? 书中每一篇文字。都翻出了现代人心底的困惑,字里行间的幽默与同理心。安抚我们焦躁疲累的心。 书评(媒体评论) 如果现代生活也令你焦虑,这就是给你的书。 ——作家 克劳蒂亚·哈蒙 推荐每日服用这本书至少两次。充满了智慧、爱 ,与幽默。 ——影星暨作家 史蒂芬·弗莱 《焦虑星球笔记》教我们如何在这个时代生存, 现代人太需要这本书。 ——英国生活方式女神 妮琪拉·劳森 一本应对现代世界的诚实而人性化的完美指南。 ——《卫报》
精彩页 1 焦虑的世界,焦虑的心 大约一年前的一段对话 我心慌意乱。 我焦躁地踱步转圈,发狠要在网上和人一决雌雄。安德莉娅望着我,或者我觉得安德莉娅望着我。其实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因为我一直在盯着手机。 “马特?马特?” “呃,什么?” “你怎么了?”她问我,声音中透着因婚姻而生的绝望。或者是因为和我的婚姻而生的绝望。 “没什么。” “你盯了一个多小时的手机,连头都没抬一下。你只是走来走去,偶尔还撞在家具上。” 我的心跳得飞快。胸口一阵发紧。是打回去还是走为上?我感觉自己被人步步逼近直至退无可退,虽然对方住在80D0英里以外,虽然对方和我此生无缘相见,但他就是有通天的本事,就是能把我的周末毁得连渣都不剩。“我在忙。” “马特,放下手机。” “我只是——” 精神焦虑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许多让你一时爽的解药会把你打入地狱,永世不得翻身。但在你真正需要了解自我时,却怎么也集中不了注意力。 “马特!” 一小时后在车里,安德莉娅坐在副驾驶座上瞟了我一眼。我没有盯着手机,但为了安全起见,我的手仍死死地捏着它,仿佛修女手不离念珠一般。 “马特,你没事吧?” “没事,问这千吗?” “你看起来魂不守舍的,好像以前……” 她把“以前得抑郁症的时候”这几个字生生咽了下去,但我明白她的意思。就算她不说,我也可以感觉到焦虑和抑郁情绪向我反扑过来。虽然它们没有真正扑过来,但却在步步逼近。记忆中那种生不如死的痛苦感觉又回来了,我几乎可以在车内令人窒息的空气中触摸到它。 “我没事,”我撒谎道,“我没事,真的没事……” 整整一个星期,我都躺在沙发上,深陷于焦虑症第11次发作的痛苦之中。 编辑生活 我惶惶不可终日。我没法不这样。惶恐是焦虑症的全部内容。 即将发作的感觉越来越近。我不知自己会发作到何种程度,这太可怕了。绝望似乎没有上限。 我试图分散注意力。然而,根据过去的经验,我知道酒精是碰不得的。因此,我开始做一些曾经帮我爬出黑洞的功课,即那些我一度在日常生活中抛之脑后的功课。我开始注意饮食。我做瑜伽。我尝试冥想。我躺在地板上,把手放在小腹上深深吸气——吸气,呼气,吸气。再呼气——我发现自己原来上气不接下气。 只是一切都困难重重,即便只是早上选择穿什么衣服都让我急得要哭。是的,我以前焦虑过,但这于事无补。你嗓子疼并不会因为以前疼过就痛感减半。 我尝试阅读,但无法集中精神。 我听播客。 我追Netflix上面的新剧。 我浏览社交网站。 我努力好好工作,我认真回复所有邮件。 我每天一醒来就牢牢抓住手机,祈祷能找到带我爬出黑洞的解药。 但是——温馨提示——这毫无作用。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