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笔记思考术
内容
作者简介
黄钟毅,笔名Esor异行尘者,为“电脑玩物”站长。著有《Evernote100个做笔记的好方法:数位化重整你的工作和人生》《比别人快一步的Google工作术》等畅销书,其关于工作方法、思考能力提升的文章被各大网媒和杂志多次转载。
目录
Chapter 1 笔记技巧:以改变为起点的输入
1.1 创变你的记忆
1.2 创造你所知,而非复制你所看
1.3 改变的思考,是笔记关键
1.4 理出行动的三层笔记法
1.5 笔记是自我实现的预言吗?
1.6 建立观点的笔记练习
1.7 激发笔记灵感的心流
1.8 简单但有条理的树状笔记
1.9 精炼过去的元经验笔记
Chapter 2 笔记整理:以行动为目标做选择
2.1 整理其实是一种主观选择
2.2 真正需要的不是断舍离
2.3 信息爆炸时代的整理技巧
2.4 如何有效收集爆量的信息?
2.5 不要稍后阅读,直接行动
2.6 承诺行动的关键整理原则
2.7 笔记回音整理法
2.8 实践是最好的学习与整理
2.9 建立大脑辅助搜索系统
2.10 如何整理工作笔记?
2.11 如何整理阅读笔记?
Chapter 3 时间笔记:以自我为子弹的计划
3.1 时间管理就是“想到自己”
3.2 时间管理不是什么?
3.3 工作不爆炸的笔记流
3.4 清空大脑,确认自我,解除焦虑
3.5 改变认知,克服拖延
3.6 快狠准的子弹笔记清单
3.7 每日135专注法则
3.8 每周重新上膛的子弹计划
3.9 并非所有计划你都要积极以对
3.10 笔记如何帮你保持专注力
Chapter 4 人生笔记:以经验为成长的阶梯
4.1 用笔记改变幸福水平线
4.2 如何养成持续写日记习惯?
4.3 不问优缺点的KPT日记法
4.4 正确高效率的犯错
4.5 更快进入状态的琐事清单
4.6 建立你的技能学习系统
4.7 让大脑更快乐的笔记
4.8 笔记不重要的事
4.9 练习转换心情笔记法
4.10 相信自己可以改变
4.11 每日不一样的练习笔记
4.12 快乐并投入的笔记方法
精彩页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写笔记时很兴奋,事后看却失去了感觉?
在听演讲、读书时,听到很激动处,你会写下许多笔记,但过了很久重新阅读,却再也看不到价值,也想不出来当初为何那么震撼,于是累积了大量无用的笔记。
或者你一定碰到过这样的事,听老师上课,听主管报告,抄下许多笔记,但事后回头看,却发现其杂乱无章、缺乏重点,执行起来落东落西,原本想要用笔记提高效率,最后都成了一大堆找不到、用不好、增加负担的笔记资料。
这时候,或许你会去找很多笔记方法,学一些笔记格式,或是去买一本更好看的笔记本,下决心下一次做笔记时,要做出真正有效的笔记。当然,不是说这些无效,毕竟这本书就是要教你笔记方法的。
但是假如笔记方法是张考卷,可以打分数,或许那些“更厉害的技巧”占了40分,但是有一个“基本方法”却占了60分,只要答对这一题,基本上就及格了,或者说,你的笔记方法就会是有效的。
这个方法就是用笔记创造与改变你的记忆,也可以说是创变记忆的笔记。
■笔记目的不是记忆过去
记得在学生时代,有一阵子我决心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每天晚上我会留下十分钟时间,记录自己一天做了什么事情,并且认真地反省。我所谓的反省,就是把今天做得不好的事情很诚实地写下来,例如今天又拖延了什么事,今天又犯了什么错。
那阵子我写得很勤奋,但是有一天我忽然惊觉,怎么每天还是在犯同样的错?“今天又拖延了”变成日记里最常出现的开场白。
记录是记录了,甚至我很诚实地复制了自己一天所做的事情,但是改变却没有发生。只是留下像是流水账一样的日记,这不是写日记的方法无用,而是我用错了笔记方法。
日记、笔记的目的是什么?乍看之下好像是保留记忆、写下记录,但真的只是这样吗?
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我们写的笔记,内容是记录已经发生的事情,但背后真实的目的,通常都跟未来想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有关。
但是这时候如果我们只是记录下已经发生的过去,那么反而会跟我们想要达到的“改变未来”的真实目的,愈行愈远。最后就发现,写了一大堆笔记,事后看失去了感觉,变成没有价值的资料,或是使用起来很没有效率。
所以如果要改变笔记方法,让笔记变成有效的笔记,最关键的一件事情,就是聚焦于笔记真实的目的:“为了未来而写”。
■创造与改变记忆
过去、现实、已经发生的事情,这些当然是人生中很重要的资产,甚至有时候可以是人生的动力资源。不过,真正的关键其实不是过去、现实、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是我们如何诠释过去、现实、已经发生的事情。 所谓“为了未来而写”,不是说完全不用记录过去,而是说用未来的眼光,来重新诠释现在的记忆。
或许可以说这个步骤是要去主动侵入你的记忆,让记录下来的东西往有益的方向发展,而非原原本本地记录。
如果只是原原本本记录,那跟机器没两样,但做笔记的目的在于把事情变好,让未来产生更好的行动,所以不是照抄的记录,不是只把记忆搬到笔记上而已,而是让记忆通过自己的诠释、调整、反省或补充,变成在未来使用时有用的东西。
P3-5
导语
本书用一则一则“可以实践”的笔记与整理技巧,教你怎么通过改变思考来改变低效率的人生;搭配一个一个“真实”的笔记案例,刺激新的知识整理、人生反省、时间管理思维。
读完本书,你可以学会:
思考:创造你的认知,改变你的行动。
整理:让混乱转化成有效的行动方向。
选择:制定你真心想要的目标与计划。
反省:累积能真正创造改变的经验值。
序言
创造与改变人生的笔记
我们在工作与生活中,常常面临许多任务混乱、心情
焦虑、时间不够用的压力。我们的时间,常常被许多破碎
的事件,切割成一块一块的,导致我们无法专注。我们需
要学习与整理的资料千头万绪,让你觉得大脑快要爆炸,
怎么都整理不好。我要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还能够保持
高生产力呢?
这时候,关键在于不要一头栽入那个混乱现实当中,
而是从重新建构自己的思考开始,建立你所真心想要的行
动计划,然后你就能改变那个混乱的现实。如果你明知道
前方就要爆炸,你还什么都不想,那么当然就会陷入无法
控制的险境。
现实是如此,但你的行动决定了现实对你的影响,而
你的行动又来自于“你的思考”。
思考,有创造与改变的可能性,而思考最好的方式,
就是在你“如何做笔记”之中。因为笔记的价值,正是在
创造自己全新的认知,从而不断改变自己的计划,让自己
在任何混乱现实中可以保持高生产力的思考方式。
这本书,不是要教你很基本的笔记工具,也不是要教
你整理考试笔记、项目笔记、会议笔记的技巧,虽然有时
我会提到这些范例。这一本书,就如同他的书名“笔记思
考术”所说,是要分享如何在笔记中:
思考:创造你的认知,改变你的行动。
整理:让混乱转化成有效的行动方向。
选择:制作你真心想要的目标计划。
反省:累积能真正创造改变的经验值。
本书分成四大章节,依序就是要教你“如何在笔记中
思考人生?”“如何在笔记中整理目标?”“如何在笔记
中选择有效行动?”“如何在笔记中累积反省与改变的能
量?
我期许这本书,是一本“教你如何做人生笔记”的专
书,而人生笔记的目的,则在于创造你对现实更积极的认
知,因此能改变你的情绪、行动和生产力。
创造思考,行动改变
当然,这不会是一本励志的书(但可能有励志效果)
。这会是一本“实作”的书,书里的方法,都是我多年来
实际验证过,在我的生活与工作中执行的笔记方法,并且
是那些最有效,最能创造改变的方法。我会讲自己的真实
案例,我会毫不藏私地把具体的作法,和你可以怎么开始
上手的建议,当然还有背后的理论思考,都一一在这本书
中分享。
而书里的章节顺序,是有意义的,是我认为建立这个
笔记系统的一个最好流程,先从改变思考开始,然后可以
做出有效整理,从而能够选择有价值行动,并在行动中持
续反省累积能量,进而又回到思考的改变。
希望大家都可以在这本《计算机玩物站长的笔记思考
术》中,开始撰写创造改变的人生笔记。
内容推荐
你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生怕漏掉什么,记得整整齐齐的笔记,之后就没用了;着急记了半天,却忘记用心听用脑思考;笔记记过以后,过段时间再看却没有当初的感觉了;记了很多次的规划,却常常不了了之!
事实上,要习得有价值的笔记法,需要改进的不是记笔记的形式,而是记笔记的观念和与之成套的方法。
你做笔记,到底用来做什么?记下什么内容才对以后更有价值?如何记录才能使笔记实现多种价值?如何把纸上的笔记转化成高效的行动?
……
本书,不是教你如何做考试笔记、课堂笔记、会议笔记,或者把笔记做得多么优雅,而是将多种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运用到做笔记中,真正改变用脑习惯和人生状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笔记思考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钟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032729
开本 32开
页数 2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9-07-01
首版时间 2019-07-01
印刷时间 201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354
CIP核字 2019122364
中图分类号 B026-49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10
150
1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