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古代儿童品德故事读本(儿童版)
内容
编辑推荐

由陈兰村著的《中国古代儿童品德故事读本(儿童版)》分为六个板块:

潜力篇: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习惯篇:态度决定成败:好习惯胜过好老师

意志篇:意志产生能量:人生需要精神能源

志向篇:家国的理想:人生航船的灯塔

感恩篇:感恩和孝敬:生命之舟不会失联

诚信篇:诚实和廉洁:心灵旷野里的甘泉和绿洲

每个板块先有一小段板块导语,下设若干单元。

本书按主题分单元,每单元下也先有一小段单元导语。每单元选若干篇;同一单元内的作品以年代顺序先后排列,个别也有例外。

本书的每篇六个环节:自拟标题;人物简介;经过编选者用现代汉语翻译或改写的故事正文;文言原文;注释;最后是编选者针对小读者写的“助你阅读”(帮助儿童理解,提升学习效果)。

内容推荐

中华美德是中国文化的血脉和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祟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与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

由陈兰村著的《中国古代儿童品德故事读本(儿童版)》面向10岁到15岁的中小学学生及老师和家长,从古代史传、笔记、古代儿童故事中选出古人尊老爱幼、敬师重教、诚实守信、廉洁清白等基本道德,激发少年心怀大志、培养刻苦自学、专心一致、坚忍不拔、机智勇敢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以涵养自身才艺、发现人生潜力,给中小学生提供课外优质文本资源,扩大课外阅读视野,接受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少年精神生活,给中小学生在德育和语文素质上的快乐成长增加正能量。

目录

序(蒋风)

前言

一、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第一堂课 学会动脑

1.两小儿辩日

2.书戴嵩画牛

3.戴震难师

 第二堂课 敏捷应对

1.田文幼时

2.鲁连驳田巴

3.解缙敏对

 第三堂课 超常记忆

1.观棋复局

2.七遍背万言

3.司马光背书

 第四堂课 才艺超群

1.王勃作《滕王阁序》

2.白居易见顾况

3.黄履庄小传

二、态度决定成败:好习惯胜过好老师

 第五堂课 刻苦自学

1.路温舒编蒲写字

2.朱买臣担柴读书

3.董遇三余读书

 第六堂课 学须专心

1.薛谭学讴

2.管宁割席

3.怀素练字

 第七堂课 敬师重教

1.郑玄求师

2.赵至寻师

3.程门立雪

4.宋濂从师

 第八堂课 失败教训

1.赵括的悲剧

2.项羽小时“三不成”

3.伤仲永

4.千轴不如一书

三、意志产生能量:人生需要精神能源

 第九堂课 坚忍不拨

1.韩信受胯下之辱

2.赵广拒为贼画

3.于江杀三狼

 第十堂课 机智勇敢

1.王孙贾平乱

2.常林责客

3.李寄斩蛇

 第十一堂课 改过自新

1.皇甫绩自责

2.寇准改过从学

3.周处改过

 第十二堂课 迂笨可笑

1.不知米从何来

2.“万”字一万画

3.傅显迂缓

四、家国的理想:人生航船的灯塔

 第十三堂课 少怀大志

1.班超投笔从戎

2.马援年少有大志

3.宗悫志在乘风破浪

 第十四堂课 心忧百姓

1.外黄令舍人儿

2.骆统散粮救荒

3.祖逖散财

4.小夏香直言劝县官

 第十五堂课 志趣高下

1.李斯与老鼠

2.自学成才的数学家信都芳

3.岳飞精忠报国

4.王冕磊落有大志

五、感恩和孝敬:生命之舟不会失联

 第十六堂课 孝敬父母

1.缇萦救父

2.止母念佛

3.赵重华万里寻父

 第十七堂课 兄弟和睦

1.白衣尚书郑均

2.弟兄砍树

3.阿豺折箭

六、诚实和廉洁:心灵旷野里的甘泉和绿洲

 第十八堂课 诚实守信

1.尾生守信

2.颜回蒙冤

3.晏殊说实话

 第 十九堂课 廉洁清白

1.裴度还带

2.林积拾珠不昧

3.朱锐诚实待人

试读章节

第二堂课 敏捷应对

■单元导语

所谓敏捷应对,就是指人与人的交往中,自己的对答语言能做到既快又准,大方得体。这体现一个人的智力与说话能力。

在社会生活中,个人处理公关事务或私事中经常需要用语言与别人交流,所以儿童从小训练自己的口才,培养自己的敏捷应对能力相当重要。

口才的基础最主要的是知识的储备和有条不紊的表达。听听古代儿童敏捷应对的故事,可以从中得到一点启发。

1.田文幼时

■人物简介

田文,战国时齐国大臣田婴的小妾所生的儿子,因封于薛(今山东藤县东南),又称薛公,号孟尝君。曾任齐国宰相,门下有食客数千,开战国养士的风气。他家养起来的士,是一些能出谋划策的策士,或能说会道的辩士,或有突出的一技之长的人,如所谓鸡鸣狗盗之徒,即能学鸡啼叫,装狗偷盗的人。这些人都能为他所用,他的一生际遇与养士相关。

■故事

战国时齐国有个孟尝君,姓田名文。他的父亲田婴即靖国君(“靖国”是封地,在古薛城;“君”是封号),是齐国齐威王的小儿子。

起初,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他的小妾生了个儿子叫文,田文是五月五日出生的。田婴告诉田文的母亲说:“不要养活他。”可是田文的母亲还是偷偷地把他养活了。等他长大后,他的母亲便通过田文的兄弟把田文引见给田婴。田婴(见了这个孩子)愤怒地对他母亲说:“我让你把这个孩子除掉,你怎么敢把他养活了,这是为什么?”田文(见到这个状况)立即叩头就拜,接着反问田婴说:“您不让养育五月生的孩子,是什么缘故?”田婴回答说:“五月出生的孩子,长大了身高同门户一样齐,将会危害父母的。”田文说:“人的命运是由上天授予呢?还是由门户授予呢?”田婴回答不出,便沉默不响了。田文接着说:“如果是由上天授予的,您何必忧虑呢?如果是由门户授予的,那么只要加高门户就可以了,谁还能长到那么高呢!”田婴无话可说,只得说:“你不用说了!”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田文趁机会问他父亲说:“儿子的儿子叫什么?”田婴答道:“叫孙子。”田文接着问:“孙子的孙子叫什么?”田婴答道:“叫玄孙。”田文又问:“玄孙的孙子叫什么?”田婴说:“我不知道了。”田文说:“您执掌大权参与国政,担任齐国宰相,到如今已经历三代君王了,可是齐国的领土没有增广,您的私家却积累了万金的财富,门庭之下也看不到一位贤能之士。我听说,将军的门庭必出将军,宰相的门庭必有宰相。您的姬妾可以穿着丝绸服饰舞蹈,而贤士却穿不上粗布短衣;您的男仆女奴有剩余的饭食肉汤,而贤士却连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也吃不到。现在您还注重加多积存,过多储藏,想留给那些不知道的什么人,反而忘记国家在诸侯中一天天失势削弱,我私下对此感到很奇怪。”从此以后,田婴开始器重他,让他主持家政,接待宾客。宾客来往不断,日益增多,田文的名声随之传播到各诸侯国中。各诸侯国都派人来请求田婴立田文为太子,田婴答应下来。田婴去世后,追称为靖郭君,田文果然在薛地继承了田婴的爵位,人称之为孟尝君。

■原文

孟尝君名文,姓田氏。文之父曰靖郭君田婴。

初,田婴有子四十余人,其贱妾有子名文①,文以五月五日生②。婴告其母日:“勿举③也。”其母窃举生之④。及长,其母因兄弟而见其子文于田婴。田婴怒其母日:“吾令若去此子,而敢生之,何也?”文顿首⑤,因曰:“君所以不举五月子者,何故?”婴曰:“五月子者,长与户齐⑥,将不利其父母。”文曰:“人生受命于天乎?将受命于户邪⑦?”婴默然。文曰:“必受命于天,君何忧焉?必受命于户,则可高其户耳,谁能至者!”婴曰:“子休矣。”

久之,文承间⑧问其父婴曰:“子之子为何?”曰:“为孙。”“孙之孙为何?”曰:“为玄孙。”“玄孙之孙为何?”曰:“不能知也。”

P11-13

序言

近日浙江师范大学老同事陈兰村教授将《中国古代儿童品德故事读本》书稿给我看,让我写个序。

我很高兴借此机会对古代儿童故事说几句话。我在2006年曾经写过一篇题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回顾与前瞻》的文章,其中说:“在中国,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说,儿童文学是20世纪初的产物,至今也不过百年左右的历史。但它不是在20世纪初的某个吉利日子的早晨突然从天而降的,它是在数千年灿烂的中国文化的孕育下,在继承和发扬中国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的传统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有在自己独特的人文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发展特点,也有值得认真探索的产生、发展的社会原因和历史经验。”在20世纪以前中国虽没有儿童文学这个名词,但它或多或少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古代儿童故事就是一例。它确实是中国古代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代儿童故事既需要做学术探索,也需要向小读者介绍。

陈兰村教授从古代史传、先秦诸子、古代笔记散文和小说四个来源中编选出一本适合小学高段到初中学生阅读的文本,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第一,这个读本在内容上能为小读者提供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所选的故事内容有益于借鉴古人传统优秀道德,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激发自己的智力与潜能。

第二,这个读本的体例比较适合小读者自学。每个板块和单元前面都有“导读”,篇后有“助你阅读”,对内容和部分写作特点作了提示。读本的正文部分,有白话故事,也有文言原文,有较浅近的注释,对读者读懂故事和原文都比较方便。

第三,这个读本非常有利于小学高段学生和初中生学习古文。小读者初读古文,即学习文言文,因存在文字障碍比起学现代文要困难些。但文言文和现代文都来自我们的中文母语,所以两者血脉是相通的。由于现代文的故事与文言原文可以对照,而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比较曲折与生动,能对读者产生一定的吸引力。聆听或朗读这样的故事,不仅容易领会,而且轻松愉快,或许无形中会提高文言文的语感和阅读能力。读故事,学古文,真的可以一举两得。小读者们不妨试试看。

第四,这个读本有助于提高小读者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我建议小读者不仅自己看古代儿童故事,也可以由你们自己来复述,而且允许在保留故事基本情节的基础上,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做一定的发挥与渲染,使故事更具体,增加更多的细节,使故事更活灵活现。有关的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或课余开展讲故事比赛。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说故事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把故事改写,提高写作能力。有条件的家长也可以鼓励孩子在家里休息时讲故事给家长听听,家长与孩子可以一起讨论。

我们的孩子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发育阶段,需要多样的营养。我相信《中国古代儿童品德故事读本》的出版,将给孩子们的书架上增添一本新读物,孩子从中可以吸取成长所需要的精神营养。我也相信本书的编者和我一样,期待得到小读者们对本书学习后收获的信息!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古代儿童品德故事读本》是深入传记文学的相关资源撰写的少年儿童教育的读物,描写古代名人优秀品德的小故事,立意深挚高远、选材新颖恰切、编注精审妥帖;也是一部记录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古代名人童年成长的微传记,对中华民族传统历史和文化充满温情和敬意。它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并照耀今天和未来。

——王尚文(浙江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教授)

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关系,其根本的内涵就是解决如何立德修身的问题,这是价值观,荣辱观,也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个民族信仰的基础。

《中国古代儿童品德故事读本》用古人小时候的成长故事传承文化、启迪人生、滋润心灵,讲好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新故事。

——方卫平(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古代儿童品德故事读本(儿童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兰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291289
开本 32开
页数 2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5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2015314043
中图分类号 I286.5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0
14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8: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