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直面人性(催眠治疗的艺术) |
内容 | 作者简介 艾瑞克·格林利夫,纽约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临床心理学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湾区米尔顿·H·艾瑞克森学院创始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拉阿图MRI心智研究所督导,米尔顿·H·艾瑞克森亲自选择的第一位艾瑞克森催眠写作卓越奖获得者(1970年)。 目录 1 梦境和治疗 ■邪恶的声音 与梦一起工作 梦中的行动和梦的意义 人的能力 梦境中的现实主义 ■坏女巫的故事 体验的不同形式 潜意识的隐喻 ■事故 ■复苏 ■像催眠师一样思考 ■皮尔逊的砖块,伍德的骨折,格林利夫的车祸 潜意识的社会属性 ■辗转反侧的睡眠 催眠传递 ■直面人性的问题 2 举步维艰的疗法 活用和想象 治疗师其人 治疗师作为替身 争斗与合作 源点,结构和意义 错位的源点和关系解决方案 ■对孩子们的威胁 ■你以为我是白痴吗 3 来自邪恶的影响 ■心中的刀 ■一个乱伦的案例 ■在心碎之前—鲁斯·达特 ■注定要死的宿命—苏珊·肯尼迪·斯塔福德 同情 潜意识的心镜 4 意象叙事 走向户外的心理学 语言和意象 故事的隐喻 解读人类行为 史瑞伯案例 叙事的转向 叙事疗法 无知治疗 ■美丽的棕色眼睛 行动得真知 ■我想要那张桌子 解决未知的问题 ■湖心女神 通过意象发展替代性知识 ■张拉整体 ■残酷的现实 ■想要发出光芒 ■把自我写成存在 5 疗愈的构图 原型与意象 意象与思维结构 视觉思维 无意识表征 结构的提炼 终章小记 ■潘多拉的好奇心 附录 一个乱伦案例的实录 引用文献 导语 这是一本关于催眠治疗的书。书中用翔实而艺术的语言描述了一个个来自格林利夫博士身边的案例,包括他自己经历的催眠相关事件。事件里的人们经常痛苦挣扎于外部和内部世界带来的压力、矛盾和冲突,却因为获得了艺术、温柔而坚持的心理治疗的力量,得以重新回到正常的成长轨道上,人性也变得更加完整。而格林利夫博士自己,作为车祸的亲历者,也在不自觉中运用了非常神奇的催眠力量,帮助自己用非常短的时间快速地恢复健康。 内容推荐 催眠暗示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教育、医学、犯罪侦破和运动等方面。而在心理治疗方面,催眠可以用于治疗或改善多种心理症状,消除压力、痛苦、忧郁、焦虑等。本书由美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博士、资深催眠治疗师格林利夫博士著,通过叙述梦境和治疗的生动过程,运用酣畅优雅的文字来诠释对症下药之功,勾画了治疗师如何帮助来访者了解他们的内心深处或最超现实的梦想的可治愈潜力,并告诉人们,治愈是一个以积极的方式重新排列患者记忆中的画面,重塑故事,来引导情绪、经验和关系的变化,从而唤醒他们健康的心理,影响人类的心灵。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直面人性(催眠治疗的艺术)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艾瑞克·格林利夫 |
译者 | 译者:金毅//杨丽萍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84410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2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0 |
出版时间 | 2019-06-01 |
首版时间 | 2019-06-01 |
印刷时间 | 2019-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变态/病态心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74 |
CIP核字 | 2019069512 |
中图分类号 | R749.057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51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