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李庚辰集/中国杂文
内容
编辑推荐

《李庚辰集》是《中国杂文》系列丛书之一,收录的是我国著名杂文作家李庚辰近些年来的优秀随笔杂文。面对历史上的那些人和事儿及当下的社会现象,作者都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作了深刻的剖析,见解深刻,启人才智,让人品尝到历史深处的隽永况味。

内容推荐

《李庚辰集》收录李庚辰从事杂文创作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杂文代表作《浅析“清净官”》、《将进酒,杯宜停……》、《不怕“穿小鞋”》、《“知人善任”一说》、《“奇装异服”辨》、《做官的“诀窍”》《钱字两支戈》、《何谓“尊敬领导”?》、《“数战数胜”之后》、《孟子的用人观》等。

《李庚辰集》中的这些文章有事实、有根据、有分析、有理论、有文采,是非常优秀的杂文。

目录

浅析“清静官”

将进酒,杯宜停

不怕穿“小鞋”

“奇装异服”辨

“知人善任”一说

做官的“诀窍”

“钱”字两支戈

何谓“尊敬领导”?

“数战数胜”之后

“酌情处理”种种

假话的实效

“笔墨官司”笔墨打

“说话的艺术”与“说话的骗术”

“影射”何罪?

“我是群众选的?”

死人的墓葬与活人的灵魂

笑的乱弹

说“受骗”

姑娘难当

直言者。国之良药也

狗的故事

“穷烧”

天下有道则庶人公开议

虚词招谤

紧急建议:成立“盖章公司”

何谓“德”

史思明写诗

学会“打折扣”

洛加尼斯的哭

武大郎改行

“跪”的论辩

宋维这号人

打错了比方

也说“君子要与小人斗”

说“度”

难学的“艺术”

孙权与张昭

汲黯与公孙弘

谢军的脑子

吃喝风源小探

读报存疑

闲话“骗皇帝”

人言可……

“让你出出洋相”

“贪官短命”说质疑

流氓三术

晴雯现象

“请示学”发凡

“恨富笑贫”病

曹操奈何?!

难说的“架子”

试读章节

浅析“清静官”

山西运城地区水利局局长王忠有句名言,叫做做官要做“清静官”。

何谓“清静官”?王局长的高见是:“分工负责,各负其责,谁出了问题谁负责。”将责任“三一三剩一”,一“分”而给了属下各位,自己则来个“金蝉脱壳”,万事不理。有事找到他头上,他便两手一摊说:“分工负责,我不分管,我管不了。”把二郎腿一翘,闭目养起神来。

王局长这一手,使我想起了“天下中庸有胡公”的东汉胡广。胡老官浮宦海几十年,不仅没喝水,还把官儿越做越大,靠的就是这把戏:表面上你好我好,面慈心善,骨子里极端自私,一意营利。二位言行略同,彼此彼此。不过,公平而论,胡广耍油儿,还多少有点儿其情可悯,在那王朝后期,别说当个官儿,便是“吾皇万万岁”,也像走马灯一样倒来换去,胡某人如不学泥鳅,不仅当不了“历事六帝”的“不倒翁”,说不定脑袋也不牢靠。我们的王大局长可就走运多了。坐的是无产阶级江山,逢的是建设“四化”盛世,当的是共产党的“官儿”,打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旗号,既无“倾覆”之忧,更无杀头之虞,不啻坐在红色保险箱里边。“条件”这么好,他老兄偏偏不走正道走邪道,要当混饭拿钱不干事的“清静官”,给党和人民耍起滑头来,这就不能不使人觉得毫无道理。

王局长图的“清静”,说到底,是要躲避矛盾,保身保官。就是说,既捞了做官的“实惠”,又没有做官的劳苦;既推卸做官的责任,更远离“犯错误”的风险。“有理有利又有节”,能攻能守又能溜,如此而已。所以,遇事便“宁可委曲求全,决不惹是生非”,对坏人就“明知不好也得用,明知要权也得给”,免得“捅了马蜂窝不好收场”。面对一伙贪污盗窃,“要权要钱不要脸,坑国害民肥自家”的吃人“狼”,他可以睁只眼,闭只眼,相逢面带三分笑,甚至“搂着老虎睡觉”,公然充当坏人的保护伞。对上他“狠抓一个‘靠…字,“与地委副书记过从甚密”,对下则压制打击,群众揭发坏人,他一概装聋作哑,以为把眼睛闭起来,耳朵堵起来,就可以天下太平,万事“清静”了。殊不知,这样“清静”的结果,只是“清静”得“好人受气,坏人神气”,压制了正气,助长了邪气,单位搞得乌烟瘴气!一个一百多人的地区水利局,两年多内竞发生二十五起盗窃案,五年里就挥霍浪费二十余万元,把个“水利局”弄成了“藏贼窝虎”的“贼利局”!“清静”至此,我们的“清静官”还能够“清静”得下去吗?

可见,王忠之类的“清静官”,其实是混官、糊涂官、失职官、白相官,是藏污纳垢、压正助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死官僚主义者!

“七品芝麻官”说得好:“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今天做领导干部的,如果没有坚定的原则,没有强烈的革命责任心,没有明确的是非,分明的好恶,鲜明的褒贬,那他就不配做共产党的“官”,这种人倘仍在其位而不思改过,那么最好请他立即打报告辞职,回家拖孩子、哄孙子去。要知道,从根本上说,“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革命而怕负责、怕麻烦、怕得罪人、怕打屁股,岂不是笑话?用列宁的话说,那是连“投机家”都不如啊,那还“在其位”干什么!

【原载1984年第1期《新观察》】P1-3

序言

人类的文学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随着社会的推进、发展,其分门别类日益精细——从最初的歌曲、舞蹈、神话、故事等逐步演绎出诗、散文、小说、戏曲。直到上个世纪初,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融合,又有了电影、电视剧等。

有一种文学艺术虽然在中国问世两千余年,由于后人未给予“名分”,以致到二十世纪初,才从文学艺术谱系中分野出来,这就是古老而年轻的杂文。

人类和自然界大体都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萌芽、生长与消弭。两千多年来,杂文本应与小说、诗、散文、戏剧、音乐、电影等姊妹艺术一道,繁花似锦、根深叶茂。然而,它没有像先贤们渴望的那样,而是纤弱,时生时灭,时有时无,同其他汗牛充栋的文学艺术作品相去甚远。

时序到1915年,中华文学艺术宝库迎来新曙光,一个精灵出现了——杂文在多灾多难的中华大地,被一些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接受了!

杂文这个新成员一俟来到华夏,其特性便与众不同——首先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它主张顺应历史潮流。它不重复生活,不还原历史,不演绎过去,而最突出展示将来,预期社会走势,判断人间是非。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便告之,它向往和平、民主、科学、自由、平等、人道、富裕及真善美;杂文憎恶专制、昏聩、愚昧、野蛮、特权、贪婪、奴性、虚伪及假恶丑。杂文与其他文学艺术既相通又有自己的特性。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就融于文学大家族,与各种文学艺术形成天然的血肉联系。它不像小说刻画人物,而是粗线条勾勒人与事;它不像诗、散文等那样纤细、抒情,而是明白如话,开诚布公。但杂文能够调动各种姊妹艺术如寓言、故事、说唱、戏曲、元杂剧等“为我所用”。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它就友好地“拿来”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多种文化元素。它不是政治学,但只有不迷失政治选择,才能解析身边社会的变数;杂文不是社会学,但只有掌握瞬息万变的时代脉搏,才能适应人间丛林法则;杂文不是历史学,但人总应拨开历史雾障,略知历史长河的走向;杂文不是生理学不是心理学,但它能解剖人性、解读人生、理顺人际关系;杂文不是方法论,但它无处不闪烁思想方法光芒;杂文不是文艺学,但它评价文艺现象既深刻又形象;杂文不是美学,但每篇优秀杂文无不抨击假恶丑,无不向往美、赞扬美……

理解杂文、认识杂文,才能与杂文为友,才懂得杂文的大爱。杂文真的是半部百科全书。

杂文打捞历史风尘,知耻近于勇。杂文对于文化批判,社会批判,历史批判,人性批判,世世代代惹来不知多少是非。

嫉妒杂文、讨厌杂文者,甚至欲将杂文从百花园中斩草除根,所以,杂文往往难以长成大树,多少代都不能像其他文学艺术那般枝繁叶茂。有人说杂文偏激,有人说杂文片面,有人说杂文招惹是非,更有人对杂文产生各种各样的误解。以致于把杂文称之为乌鸦,恨不得把一切不祥之物都推到杂文身上。

杂文,曾为作者“惹”下多少祸根,有人曾因杂文葬送自己的大好前途,多少代杂文人曾为自己带来难以洗清的污秽。

然而,实践证明,杂文只能为民众造福,世世代代多少志士仁人,曾为杂文洗刷了一切不实之词,它为人们启蒙越来越受人们欢迎。

本书作者共计三百八十位,分当代、现代、历代。

我们试图把1915年《新青年》“随想录”诞生前的杂文划为历代,1915年到1949年划为现代,从1949年到当今划为当代。

1915年“随想录”之前称之为杂文,主要是根据作品性质、特点,而不是按刘勰在《文心雕龙》所谈的“杂文”。

当代作家选五十位,每人一部杂文,五十篇左右。另有合集十部,每部二十几位作家,共二百多位作家,四百多篇作品;现代作家二十位,每位五十篇杂文,七万多字,另有四十多位杂文作家,十部合集;最后选七十多位历代杂文作家,均为合集,每篇作品都有注解、题解、古文今译。

当代五十位杂文作家大体是根据五点遴选的。

一、杂文创作时间超过二十年;二、曾创作有影响的杂文作品在三十篇以上;三、曾创作经典性杂文作品;四、作品强调思想倾向的同时,艺术性也不为之忽视;五、曾在国内组织带领作家创作杂文卓有成就者。

二十多年来,我曾在助手们协助下选编各种版本杂文集五十余部,选编如此大型杂文丛书,对我是一种尝试,深知其难度。这部《中国杂文》(百部整整花费我四年时间。杂文作品浩如烟海,读数百册杂文集、数百7-篇杂文作品,难免挂一漏万,特别是这部大型丛书在国内尚无参照系,错讹在所难免,恭请诸位指正。

选编者2012年11月10日

于长春杂文选刊杂志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李庚辰集/中国杂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庚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3416311
开本 16开
页数 1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
CIP核字 2013065546
中图分类号 I26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4
15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