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愿人生从容世事安好
内容
试读章节

善良来自内心的安定

看过一本小书,作者是日本的一位小众作家,她在谈到善良时说,人世间的善良若能以心为定向,给予他人诚恳与真实,此举就已是慈悲,善缘一场。而善缘,又可以让人性之美得以传递,人亦就因此看到自己和他人身上的光。

在这里,我们首要可以肯定,善良的人首先应该也是诚恳的人,就是无论任何场合,面对何种身份、等级的人,都没有丝毫的矫作,如此平静如水的对待,应该算是见过“世面”的一种。在他们眼中,能真正做到众生平等,所有身份、背景、荣耀被淡化,以诚相待,以善为首,良知之心得以清澈体现。

所以,我们若用心会发现,这样的人,心带有敏感和勇猛之气息,关注万物千象,保持难得的童趣,眼神里的真诚如同清水中映照的月光,明澈,坦荡,清冽见底。善良在他们心中,因为丰沛,得以溢出,从而浇灌他人。

朋友曾说,对于那些言谈举止感受得到的真性情,或许是某种一脉相近的性情属性,使得她总是愿意与之亲近,某种不被侵略的美好,是人性中因善而聚集的福德,因良扩散出的光芒,值得交付。

我说,是的,对类似的情感,同样也是心有珍藏,剔除保守,愿意与之做开放式的交流。善良所展示出的力量与气场,一如某个清晨绽开的花朵饱满,芬芳,通透。一花一期。珍惜在当下。那一刻,怎么看,都是好的。

它的好,体现在善良的人习惯无私、热情、付出,他们会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做出善的举动。可能会在你失落的时候,给予帮助;也有可能在你需要力量的时候,他会过来拉你一把;还有可能在你低谷的时候,始终陪伴,不离不弃。

善良的人,会低头做事,温暖人心,也不索求福德回报。他们身上所具备的纯善、利美之精神,有如甘露,直抵人心。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会遇见很多人,才华横溢,财富具足,美貌惊艳,但难以感受到人性的高贵与优雅。他们因为无以肩负善良的品格,习惯选择冷漠、拒绝的方式对待外界、他人,难以给人信任与温暖。

如此不够善良,还有最为明显的:你让我难受恼怒,我就必须回击伤你,睚眦必报。类似的人往往将此标榜为自我、勇气、真实的体现。恰恰相反,它是人性中的恶,与年龄无关,天性有染,它是人性里的缺陷。以为自己赢得争辩,实则那一刻,外表的张牙舞爪、得理不饶人,也显现了内在的扭曲和僵硬。

还有一种,我们会看到有些善良总是不够简洁,或许是因为夹杂了利益和交际的成分,总之很难看到心性的通透与纯粹。善良的本质应该是给予他人温暖、理解的同时,需要具备一颗不计较、懂得平衡、甘愿担当的心。

有人说,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善良正在成为一个被削弱与淡化的习气。人们可以违背甚至跨越它,只为满足自我私欲。事实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因为本性中的善,剔除了恶:不会参与暴力、嫉妒、攻击的行为,即便不够通透,至少骨子里有“良”的传递。

类似的现象,亦应验了,人很多时可以做到“善”,但未必能传递“良”。这种善是人的天性所具备;之所以无法做到良,是因为无以看到人性的利他、通透、豁达……诸如此类好的品格。此类的善良因为缺乏良的支撑,所有伪装的善也会因为良的缺失,拉低了它们之间的平均水平。所谓的假善以莠,不可取,大抵应该如此。

相反,真正的善良是来自内心的平和、强大、有力与安定。心有秩序,不去对抗,安定与平静,不生世事。他们知道得失有之,未必愿意去做无谓的纠葛与争辩。

保持公允之心,清透认识人世;不存在纠缠、执问、羁绊,有自己独立的价值体系,做人准则,不做违背世俗、规则之外的事情;对痛和苦难及不公、伤害,抱有痛而不言的智慧和笑而不语的豁达;对他人能做到宽恕和原谅,也能做到恰当的理解和悲悯。诸如此类的善良,因为通透变得温情具足,光芒四射,具备坚实的人格力量,使得心与行为,始终如一,也算是一种珍贵的福报。比如古人言,“好人有好报。”这应该是善良带来的福报。

“善良,是生命中的贵人。当你看到丑陋的变得越来越美,当你觉察一花一草都在对你微笑,当你发现每件事都充满顺缘,当你发现身边的人越来越喜欢你,这就是善良的回报。轮回的路上,我们看不到未来赋予我们的是什么,但未来却清楚无误地,像放电影一样地,对于我们今天所做所想的一切,一一再现。”

这段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善良具有积极和利美的意义,你给予及付出的一切,流向外界,最终都会回到你身上。你在此过程中,如何善待他人,关键在于你的心。善与良的挥发传递,使得人性中的好品质,如同天地般大美,静幽深邃,具备清凉,洗涤人心的作用。

善良的人,他们因为诚恳,真实,具备宽悯之心,懂得顾及、理解别人的感受,所以,在面对人、事、问题的时候,总能做到智慧的宽恕,适当的妥协,给他人的生活与前路留有余地;同时也因为利他与无私,慈悲与同理的交织,流露出人性的好品质。

那一刻,在善良面前,人的性别被忽略,他们都值得给予敬重。

P37-41

作者简介
蒋婵琴,写作者。文字清淡,内心清静。关注生命实践、精神成长、内在探索。只为记录自己给时间,以交待。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后来才发现:人生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杨绛

不应有追求的执着,但也没有丝毫的消极。全心全意做完一件事情,也可以什么都不做。用全部身心爱一个人,也可以消失。没有粘滞和妄求的外在,这是一种训练。每个人都需要掌握一些可通过训练得到的基本技巧,知道如何不伤害自己。

——庆山

说来说去大家活得好与不好,拼的就是一个心态。有人童心未泯初衷不改,于是笑起来还会像个少女,有人痛而不言笑而不语,于是幸福就不舍得离开。在面对梦想、爱情和生活的时候,我们应该坚持单纯和温暖,但在面对追梦的过程、爱情的伤痛和生活的磨砺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克制和坚强。

——王珣

有这样一类女性,眉宇环佩间,看得到的优雅与安静。她们可以天真如孩童,也可以温暖如母性。对他人、外界能做到坦荡交付、大方给予、无私笃定。她们有自己的原则又不失随意,懂得自控和自我成长。走在这个时代浪潮里,明确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不虚伪亦不做作、不炫耀也不盲从。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情。一鼓作气,用尽努力,脚踏实地,珍惜时间不虚度,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自利利他。

——蒋婵琴

目录

自序:愿人生从容,世事安好

第一部分:惜福、感恩、质朴、静心

 尽量买好东西,买完后珍惜

 是你在占据东西,还是东西已占据了你

 不要老想着你没有和已有的东西,而要想着你认为好的东西

 你为什么不留点时间给自己去认知和体验

 在从容中触碰老去的美好

 善意如清流

 善良来自内心的安定

 无论遇到什么都要感谢

 素心如兰,安然处之

 有耐心的人,能看到他所期望的

第二部分:成长、自省、精进

 心之道

 诚恳的品质

 有一种梦想,只是跟着心走

 你爱自己吗

 整容只一时,做人要一世

 朋友很多,真朋友有几个

 爱不是施舍,是尊重与往来

 谁告诉你,婚姻里只有柴米油盐

第三部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让懂的人懂,让不懂的人不懂

 与人之间,尽量避免恶的碰撞

 可以没有大智慧,但不要耍小聪明

 成长这条路,走过才会懂得

 你打发时间,时间也会打发你

 所有坚持的背后都是常人难以忍受的枯燥与寂寞

 我们要尽全力去做,但我们的心要放松

 这年代,找好自己的坐标很重要

 尊重每一个为生活努力且踏实的人

 修心,只为完成更好的自己

第四部分:看透红尘爱红尘

 世事洞穿,天真不泯

 说稳当话,做本分人

 不要老觉得自己是受害者

 内心富足,默默无闻又怎样

 在缺憾的世界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透过他人看自己

 控诉他人过失前,先想想自己是否已做到足够好

 说得灿烂,不如做得漂亮

 理解了无常,也就不会有不甘

 爱,需要你更好地活着

序言

自序 愿人生从容,世事安好

这本书中的文章大多是过去近一段时间的生活。梳理想法和观点的过程中,我也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人唯有努力和自律,才可能完成自我的解放与自由,让人生从容。其实,活得好不好,拼的就是人的心态。比如,不抱怨、懂得感恩、断恶向善、自我修正、学会觉醒及相信努力比天分重要。

稻盛和夫说:“所谓现世,是上苍赐予我们提升心性的一段时间,是上苍赐予我们磨练灵魂的一个场所。”于我们而言:人的一生难免遇到缺憾与不易。

只是,生而为人,我们对美好、圆融的生活追求似乎从来都不曾改变,总是渴望人生的安稳与吉祥。

偶尔我会想,既然我们无法摆脱这样、那样的坎坷与艰难,不如把它们当成生命的考验和礼物;把打击作为意念成熟的开始;把悲伤带来的破碎,转化为灵魂唤醒的艺术,以此开始新的生活;又或者,坦然接受世事带给我们的酸苦甘辛咸,有直面它的勇气,感恩它的赐予,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自我磨砺,获得精神的提升、高贵的灵魂,及与众不同的个体经验与人生价值。

人生不过是一场经历。凡是过往,皆有恩典。

我也越来越相信生而为人,唯有自知与踏实,才可能遇见沉静、有力的自己;让生活更坚定与简单,清静与明朗。

卡尔维诺说:“我对任何唾手可得、快速、出自本能、即兴、含混的事物没有信心。我相信缓慢、平和、细说长流的力量,踏实、冷静。我不相信缺乏自律精神、不自我建设、不努力,可以得到个人和集体的解放。”这些若能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无疑会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精进,也能认真做到珍重每一个当下。

于我而言,是一个以书写完成内心磨砺、获得真正意义上成长的人。完成的所有文字,终究只是为了更好地安顿内心,然后才是其他。这种心性也影响了我对待人生的态度,尽量做好本分的事情,其他的按自然发生的状态展开,相信水到渠成、随遇而安。

固定、持续不断的书写,时间于我,更像清净的庙宇。一如此刻,在寂静无声的房间,敲打下这些文字,在北方一个偏远的山庄。每天可以看到陌生家户升起的炉灶,炊烟袅绕;远处山脉蜿蜒,景象壮观;傍晚夕阳映红山巅,如血色布满;偶尔能听见喜鹊在枝头鸣叫,满是祥和与寂静;夜色有繁星点缀,大地一片漆黑,隐喻着某种神秘的深邃。

我置身其中,与它们融为一体,与自然万象交织,也体会内心柔软如荒野中的花朵绽放,它们让我邂逅了美,也亲历了伤。这种伤也提醒我,一切皆流,无物常住。而命运的美好与绚烂,无非是在看淡这一切后,依旧能保持内心的热情和旷达,在静默与守望中无所畏惧、勇敢向前。

最后,愿所有与这本书知遇的读者,能永葆爱愿和唤醒心,在生活的磨砺中,获得自律、冷静与平和的力量;愿所有坚强而努力生活的人在历经茫茫黑暗后,都能见到黎明,守得花开;愿你我之人生从容,世事皆安好。

蒋婵琴

2012年2月16日 于北京

内容推荐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善良来自内心的安定》《是你在占据东西,还是东西已占据了你》……一篇篇文章告诉我们大家,要安守内心,要知取舍,要精进努力,要懂得宽容和理解。对于现实追求和精神追求,都要有“断舍离”的能力,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

无论是谁,这一生总要经历苦难,但也有欢喜;生活总是充满希望,又充满遗憾;人生低谷时需要豁达,人生得意需要收敛。“难得最是得从容”,其实,人生说到底,只有从容是对一切的成全。单纯、善意地活着,是给自己的祝福;从容、淡定地处世,是给自己的礼物。

愿我们都能抵达人生的从容,安享世事的美好。

《愿人生从容世事安好》由蒋婵琴著。

编辑推荐

人生有那么多遗憾和为难,到头来才发现,只有从容是对一切的成全。人生难得是从容,单纯、善意地活着,是给自己的祝福。当自己的内心得到从容与淡定,拥有善意和美好,世界便会自然而然地安好。蒋婵琴多年修心与写作,每有感悟,必有记录,历尽悲欢,不断精进自我,终于明白了人生的真谛是从容。在《不要老觉得自己是受害者》《爱不是施舍,是尊重与往来》《善良来自内心的安定》等文章中,处处都能感受到她的清醒、冷静、从容和善意。于是不再有过多的欲求,于物质,于生活,都学会了“断舍离”,不依赖,不纠缠,在个人的独立中,在简单中,保持纯粹的安静和从容。纵有背叛,依然信任;纵有悲苦,仍可看开;纵有念想,亦能放下。愿我们都能抵达人生的从容,终享世事的安好。

《愿人生从容世事安好》由蒋婵琴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愿人生从容世事安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蒋婵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69914153
开本 32开
页数 2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6
出版时间 2017-04
首版时间 2017-04
印刷时间 2017-04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47
CIP核字 2017038633
中图分类号 I217.2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1: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