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活在心中的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怀人忆事之作,见证和记录历史。透过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和某些场景,反映时代风云变幻和历史发展的曲折。

内容推荐

本书是八十高龄老人的怀人忆事之作。著名党史国史专家程中原老先生,深切缅怀杨尚昆、刘英、胡乔木、邓力群、耿飚、曾彦修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师长朋友。这些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活在作者心中的故事,具有见证历史和记录历史的意义,反映了时代风云的变幻和历史发展的曲折,呈现了那一代人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品格。

作者简介

程中原,生于1938年,江苏无锡人,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1952—1955年在无锡市任小学教师。1955年一1959年在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毕业后先后在涟水农校、淮安师范、淮阴师专任教。曾任函授进修部主任、教务科长、学报主编等职。1983年起任《江海学刊》副主编、主编。1991年调当代中国研究所,任编研室主任。1996—2006年任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2003—2007年任《当代中国史研究》主编,为国史学会学术顾问。
   主要著作有:《张闻天传》、《中国道路的奠基与开创: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历史转折论——从遵义会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合著)、《历史转折的前奏——邓小平在一九七五年》(合著)、《历史转折三部曲:前奏·决战·新路》(合著)、《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谈谈四重证据法》等。主持或参与编写的主要作品有:高校重点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题组第一首席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五卷本,副总主编,第三卷主编)、《胡乔木传》(编写组副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实录》(副总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百科全书》(副主编)、《胡乔木集》(主编)、《乔木文丛》(编写组副组长)、《张闻天选集》(编辑组成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基·开创·发展》(主编)等。

目录

——追思刘英同志/029

胡乔木与张闻天的几本书/036

终生不忘的导师

——怀念邓力群同志/043

至诚长者耿飚同志/062

他是一个真人

——缅怀曾彦修同志/068

终生效学的榜样

——纪念二姐夫吴宝康/082

我的老同学唐去非/089

永存心中的印象

——追忆老院长王癤生同志/092

我心目中的周本淳先生/096

留在记忆中的几件事

——缅怀纪普洲部长/100

姚士贵印象/105

记北大的几位先生/110

冲破禁区 不断求索

——傅兆龙著《求索集》序/114

充满爱心是成为优秀教师的要诀

——王鹏著《挚爱》序言/117

中国诗歌鉴赏与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庄叔炎编著《中国诗之□》序言/122

中国知识女性抗战历程的真实记录

——《新四军中两姐妹程桂芬、程兰芬自述》编后记/131

我家的三次搬迁/136

我心中的故乡———严家桥/144

从苦涩到欢乐

——怀仁中学读书时的回忆/146

《少先通讯》的编印与1949年暑假热火朝天的生活/151

《大众哲学》对我的影响/159

我的心到了/160

我对普通淮扬菜的认识/163

创办《淮阴师专学报》的回顾/166

我怎么研究起张闻天来?

——节录自2007年4月16日、4月23日回答李卫民先生的提问/173

改革开放使我走上党史国史研究的道路

———回答《人民日报》记者张贺的提问(2016年6月2日)/187

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一些体会/193

《胡乔木传》是怎样写成的?/212

我的学术生涯

——2016年10月17日在淮阴师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讲座/219

附录 学者风采

党史研究专家程中原———历经风云变幻 不忘赤子初心/230

后记/234

导语

《活在心中的故事》是作者多年来写的随笔的结集,包括他因为工作关系而与所经历的人和事的回忆与思考。程中原,江苏无锡人,1938年5月生,1959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先后在淮安师范、淮阴师专任教。先后出版专著、论文集十二部,发表论文近百篇。

后记

按中国的习惯算法,我已经80岁了。岁月流逝,许多
事情已经淡忘,但有不少人和事总是挥之不去,时时浮现
在眼前。我不如把这些一直活在我心中的故事写下来,留
作永恒的纪念。这样,就有了编在这本集子中的这些篇章

   按内容来说,大致是这样三类。一类是对一些领导同
志的回忆。我认识和了解他们都是因为工作关系。我同他
们有近距离的接触,聆听他们谈过往的历史,人物的活动
,看到他们的音容笑貌,触摸他们的思想感情,受到教育
和感染,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记下他们活在我心中的故
事,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记录历史和认识历史的意义。一类
是对我的师友的回忆。他们对我的关爱以至教育培养,对
我的成长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我的上
代人和同代人的精神风貌、思想品格。还有一类是个人经
历中活在心中的人和事,从我走过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看到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成长的历程。
   我是从事国史党史研究工作的。也许是受职业习惯的
影响吧,我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总是希望通过我这个人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与时代的面貌。我出生于抗日战
争爆发之初,经历了从沦陷到胜利的历史巨变,亲身感受
了解放前后的对比,经历了各种政治运动的洗礼,特别是
遭受了“文化大革命”的迫害和磨难,感受到了第二次解
放的恩惠和舒畅。时代风云和个人经历自然会在我的这些
回忆中得到反映。如果读者从我的这些回忆文字中能够约
略看到中国这80年历史的某些场景,增加对历史的了解和
认识,我就心满意足了。书中不足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
正。
   程中原
   2017年12月23日干北京

精彩页

杨尚昆三忆张闻天
   1985年8月30日是张闻天85周年诞辰。前一年,就预定届时出版《张闻天选集》,同时出版一本张闻天生前战友、学生、部下和亲属写的回忆文集《回忆张闻天》。为此,1984年8月问,张闻天夫人刘英同志在北戴河海滨就向尚昆同志约稿。可是,到1985年编集同时要交《人民日报》的时候,尚昆同志的回忆文章还没有着落。当时杨主席正忙于处理中国人民解放军裁军一百万的大事,他的夫人李伯钊又在病危之中。怎么办呢?
   军委办公厅杨尚昆处给我们《张闻天选集》传记组打招呼:你们先搞一个初稿吧!这任务就落到了我头上。
   我首先同萧扬、张培森、施松寒商量,列了一个张闻天和杨尚昆一生交往半个世纪若干节点的提纲。大致有十四个节点:
   一、1924,一1925年在重庆:杨尚昆的四哥、四川党的创建人杨闇公对在重庆从事新文化运动受到军阀压迫的张闻天、萧楚女的支持;张闻天在二女师当语文教员,杨尚昆的夫人李伯钊当年是张闻天的学生。
   二、1927年初至1930年:在莫斯科的学习和斗争。
   三、1931年冬:结伴回国。
   四、1932年:在上海中宣部时共事。
   五、1933年2月:瑞金会面。杨在宣传部协助张工作。
   六、遵义会议。
   七、长征中同张国焘的斗争。
   八、到达陕北以后:纠左(肃反,对富农政策),瓦窑堡会议,东征西讨。
   九、西安事变前后。
   十、延安整风。
   十一、农村调查。
   十二、庐山会议。
   十三、经济研究所。
   十四、“文化大革命”后杨读到张的文稿。
   按这十四个节点搜集整理现有材料,主要是张闻天1942年整风中写的《反省笔记》,杨尚昆在审看话剧《北上》时的谈话,代拟了一篇以杨尚昆身份写的回忆录稿子,送给杨主席参考。
   过了没有几天,军委办公厅来电话了,约我到三座门去谈,叫我把车号报给他们。我说:我没有汽车,我骑自行车去。他们一点不介意,说:来时先打个电话,我们到传达室接你。
   我想,听他们谈意见,责任重。我一个人去听,有遗漏,有偏差,都不好。我立即向工作小组组长萧扬报告,建议他一起去。萧扬说好。他当时是世界知识出版社总编辑,有车,随即报了车号。
   军委办公厅的同志很热情地接待我们。他们说:你们代拟的稿子已经向杨主席报告了。杨主席说:对闻天同志的评价还不够,要提高。你们稿子中写到的这些事,从哪里来的,依据是什么,写清楚。军委办公厅的同志说,按首长的要求你们回去再修改一下报过来。    我们听了很高兴。我们就是希望通过尚昆同志这样的权威人物给予张闻天应有的高度评价,现在认为我们评价不够,要提高,真是求之不得。但究竟如何评价,这分寸我们还是拿捏不准。回来修改稿子,把文中列举的杨尚昆与张闻天交往的十几件事,一一详细注明材料来源、依据,对张闻天的评价没敢怎么放开来写。
   我们把改写后的稿子报送上去。这时已是7月初了。8月30日是张闻天85周年诞辰,《回忆张闻天》的书要赶在此时出版,杨主席的文章也要在此时发表。我们也不便催促,唯一的办法是等,等待尚昆同志改定签发。出版此书的湖南人民出版社特事特办,把全书其他文章全部排校完毕,前面空出12个页码,只等杨尚昆的文章一到立即插入付印。同《人民日报》方面也进行了预约。
   杨主席这篇缅怀张闻天的文章最终在8月24日定稿,赶上纪念张闻天85周年诞辰时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回忆张闻天》一书也赶上同时出版。
   杨尚昆同志在回忆文章中增写了不少人们不知道的重要情节。如:张闻天被四川军阀驱逐出境,在离开重庆前,曾在重庆二府衙70号杨尚昆家中暂住;杨尚昆赴上海前夕,他的四哥杨?公要他到上海后去会张闻天;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得到张闻天在学习、生活、工作上兄长般的照拂;1931年初杨尚昆同张闻天结伴回到上海,在马路上遇见一位莫斯科的同学,当晚就接上关系;1932年2月,他们在瑞金会面,杨尚昆协助张闻天工作,准备召开中央苏区宣传工作会议。杨尚昆接受张闻天的思想影响在苏区《斗争》上发表了批评“党八股”的文章;特别是第一次指明:“我清楚地记得,遵义会议上反对‘左’倾军事路线的报告(通称‘反报告’)是闻天同志作的。他作报告时手里有一个提纲,基本上是照着提纲讲的……
   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活在心中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程中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研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903442
开本 16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9-04-01
首版时间 2019-04-01
印刷时间 201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10
CIP核字 2019026469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5
1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0: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