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八百万人的实践--来自二孩生育政策地区的调研报告/当代中国人口问题研究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本报告集的所有报告都来自二孩生育政策地区的实践调查,是对二孩生育政策学术讨论中许多问题的一份优秀答卷。书中精辟的理论、翔实的数据、深入的分析、朴素的事实、经验的总结、问题与挑战、得与失、正面与负面影响、长期与短期效果的评估等,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800多万人二孩生育政策实践历程的全景画,既洋洋大观、全面详细,又重点突出、高屋建瓴,在实践中回答了当前我国人口态势和生育政策争论的三个焦点问题,即生育水平与生育政策的关系、出生性别比与生育政策的关系,以及计划生育工作与生育政策的关系。

内容推荐

“21世纪中国生育政策研究”课题组在2005~2007年期间陆续对甘肃省酒泉、山西省翼城、河北省承德、湖北省恩施等多年来实行“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二个孩子”政策地区的人口状况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的深入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丰富生动的调研报告,目的是为了在实践中回答当前我国人口态势和生育政策争论的三个焦点问题,即生育水平与生育政策的关系、出生性别比与生育政策的关系,以及计划生育工作与生育政策的关系。

书中精辟的理论、翔实的数据、深入的分析、朴素的事实、经验的总结、问题与挑战、得与失、正面与负面影响、长期与短期效果的评估等,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800多万人二孩生育政策实践历程的全景画,既洋洋大观、全面详细,又重点突出、高屋建瓴,可谓是对“二孩生育政策”学术讨论中许多问题的一份优秀答卷。

目录

背景介绍

 关于几个实施二孩生育政策地区人口状况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甘肃酒泉调研报告

农村“二孩”生育政策效果研究

点评一

点评二

 河北承德调研报告

关于承德农村实施“二孩”政策效果调查报告

点评一

点评二

 广东调研报告

广东省的生育率与生育政策

点评一

点评二

 山西翼城调研报告

农村地区“晚婚晚育加间隔”二孩试点生育政策研究

 点评一

点评二

 湖北恩施调研报告

恩施州计划生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点评一

点评二

专题论文

 山西翼城和甘肃酒泉农村近20年实行“两孩”生育政策情况的报告

 梅开二度:湖北省长阳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新二孩生育政策调研报告

 唐山农村人口生育行为和生育意愿调查

 二孩政策地区经验的普适性及其相关问题

 生育政策究竟如何影响生育水平?

 二孩生育政策地区的实践

 对“二孩政策”实施效果和生育控制作用机制的思考

论坛

 二孩生育地区的实践及启示

 从甘肃酒泉的农村“二孩”实践看生育政策的作用

 山西翼城“晚婚晚育加间隔”二孩生育政策试点实践的启示

 从承德地区看稳定低生育率的机制

 从湖北恩施看生育政策与生育水平的关系

 主持人评论

附录一 召开“二孩地区人口态势”课题研讨会的最后通知

附录二 “二孩地区人口态势”研讨会日程安排

附录三 “二孩地区人口态势”研讨会参会人员名单

试读章节

三 调研启示

参与这次调研的这四个二孩政策地区都是从1980年代中期,经上级部门批准,开始实行“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至今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了。这四个地区中三个是地区(酒泉、承德、恩施),一个是县(翼城),覆盖的人口达840万左右。在这么长的时间中、这么大的范围内进行“二孩政策”试点,应该有助于我们对生育政策对人口态势的影响建立足够的认识。从对这四个实施二孩生育政策地区的调研结果来看,尽管这些地区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并不完全一样,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人口态势也不尽一致,但我们可以从它们各自的实践中体验到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些实践经验对我们今天关于生育政策的讨论,具有重要的启示。

这些地区位于我国中西部,当地经济不发达甚至贫困,发展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些地区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占大多数,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有相当的代表性。

这些地区的汁划生育工作的基础比较好。如翼城在试点开始前就是计划生育的先进县,酒泉在1980年代初就达到了低生育水平。在试点开始前这些地区都作了认真的准备工作,如人口预测、干部培训、群众摸底等,对试点要达到的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这些地区在比较宽松的政策环境下,多年来人口保持低增长,总和生育率保持在两个孩子以下。进入21世纪后,尽管人口基数增大,人口增长却呈越来越低的趋势,出生率、自增率、生育率都低于或接近于与它们条件相似但实行“一孩半”政策的地区,并没有因政策较宽松而引发出生反弹,没有出现多孩生育增多的情况。这些实施二孩政策地区的实践证明,“允许生育二孩人们就会生育三孩”的推断并不符合事实。

尽管政策允许生育二孩,但这些地区一孩比例不断上升,二孩比例不断下降,“生了一孩想再生育的家庭越来越少了”,三孩生育“微乎其微”。说明即使在普遍可以生育二孩的较宽松政策下,人们也并非一定都要生二孩。

不想再生的原因主要是考虑到孩子教育、经济负担和政府号召。这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育意愿已有转变,生育行为理性化,生育政策的约束作用已经不是主导人们生育行为的首要因素。

二孩政策更接近群众的生育意愿,更易为群众所接受,缓和了干群矛盾,减少了工作难度,推动了计生工作向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导向的优质服务转移。较宽松的政策环境有助于“孕期愉悦”、防止出生缺陷;避免意外妊娠,减少计生事业开支。

较宽松的生育政策有助于促进出生性别比的正常化。翼城、酒泉、恩施所在的山西、甘肃、湖北都存在出生性别比严重不正常的情况,2000年普查时分别为112.5,114.8,128.2。但这些实施二孩政策地区的出生性别比多年来一直保持在正常范围,而且近年来“越来越正常”。生育二孩缓解了生育数量和生育性别之问的矛盾,为招赘婚创造了条件,减轻了养老压力。但同样实行二孩政策的承德地区出生性别比仍然不正常,表明较宽松的生育政策不是实现出生性别比正常化的唯一条件,要实现出生性别比正常化需要从多方面开展工作。

不能把较宽松的生育政策看作灵丹妙药,它不会使计划生育工作所面临的一切难题迎刃而解。二孩生育政策的实施,不仅不应成为放松计划生育工作的理由,相反对强化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地区在实施二孩政策后都从宣传教育、行政管理、技术服务、网络建设、队伍培训等各方面加强了计划生育工作,努力在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实现“两个转变”上下工夫,把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满足群众需求”的轨道上来。强化计划生育工作是二孩生育政策成功实施的必要保证。

这些地区20多年的实践表明,二孩生育政策的实施达到了“既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又为群众拥护、干部好做工作”的目标。它们的实践可以证明,在一定的条件下,相对宽松的允许生育二胎的政策,可以实现低生育水平,而且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开展。如果在20多年前起步的这些试点地区能在实践中取得如此可喜的成果,那么在我国社会经济条件和计划生育工作基础更为优越的21世纪,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二孩生育政策在更广大地区的实施必将迎来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长治久安。

这些地区的实践具有代表性,为我们向更广大地区推广二孩生育政策提供了经验,同时也提示我们,在推广中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讲究实施步骤,应在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区先行试点,逐步推进,以实现平稳过渡,保持低生育水平的稳定。P10-12

序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实现了人口再生产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历史性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生育政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一个有着巨大地域差异的国度,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在省与省之间,甚至在县与县之问,乡与乡之间,经济水平、社会发展、文化传统等都存在很大差别。生育政策也是如此。除了20世纪80年代初短暂的几年外,1984年以来,全国一直执行的是有地域差别的计划生育政策。大体上,一孩政策覆盖了全国35.4%的人口,1.5孩政策覆盖了53.6%的人口,二孩生育政策覆盖了9.7%的人口,三孩以上政策覆盖了1.3%的人口。也就是说,二孩生育政策覆盖的人口总量几乎达到1.3亿人之多。

随着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完成,中国人口发展已经迈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人口问题由数量为主的问题转变为数量、结构、素质、分布等多元性问题。在设计未来人口发展战略时,未来生育政策的适时、适度完善与调整自然成为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关于二孩生育政策的设计、预测和讨论很多,但来自二孩生育政策地区的调查报告和案例研究却十分缺乏。理论来源于实践。二孩生育政策并不是“新鲜”的政策,它已经在全国不同类型的地区,在1.3亿人口中实践了20多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至理名言。一切结论只能产生于调查之后,而不是调查之前。实行二孩生育政策的人口、社会、经济效果,实行二孩生育政策的经验、教训,风险、影响,问题、困难,等等,对所有这些问题的回答,都不是假设和模型能够完成的。只有深入实际,脚踏实地到农村,到家庭,到亿万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去调查,才能得到问题的答案。从这个意义上说,二孩生育政策地区亿万人民的实践已经为新时期二孩生育政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财富。

所有报告都来自二孩生育政策地区的实践调查,是这本报告集的最大价值所在。报告撰写者的主体是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兼职研究人员,他们长期从事中国人口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学术造诣。他们既能在国际最高水平的学术论坛上做学科前沿的报告,又能深入中国最偏僻、最贫穷、最落后的农村山寨走访调查。为了调查二孩生育政策地区的实际情况,一年多来,他们多次到酒泉、翼城、承德、广东、恩施等农村,足迹遍及那里的山山水水,访问了许多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搜集了大量第一手的资料和数据。读着眼前的这些报告,你能强烈地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实践气息。探索的实践,精辟的理论,翔实的数据,深入的分析,朴素的事实,经验的总结,问题与挑战,得与失,正面与负面影响,长期与短期效果的评估等等,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800多万人二孩生育政策实践历程的全景画,既洋洋大观,全面详细,又重点突出,高屋建瓴。这是对二孩生育政策学术讨论中许多问题的一份优秀答卷。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百所重点研究基地的人口学基地,在开展理论研究,推进学科建设的同时,紧紧围绕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组织研究,为国家在重大问题上的重大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是研究基地义不容辞的任务。近几年,基地的研究人员在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生育间隔、生育政策、流动人口管理、知识分子健康、老年政策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政策咨询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赞扬。《八百万人的实践——来自二孩生育政策地区的调研报告》是基地生育政策研究系列最新成果之一,我们希望这本报告能够在推动二孩生育政策研究方面和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翟振武

2008年12月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八百万人的实践--来自二孩生育政策地区的调研报告/当代中国人口问题研究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顾宝昌//王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05506
开本 16开
页数 4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32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24.21
丛书名
印张 3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6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