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孩子我们一起成长(好父母好教育好未来)
内容
编辑推荐

《孩子,我们一起成长:好父母好教育好未来》由林越编著,崭新的亲子教育理念,实事求是的家教秘诀。

全方位打造孩子强项的十字教育方针:陪放容玩引教激导督帮,让你和孩子一起积极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朋友、老师、引路人,父母教育方法的好坏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那么就请给孩子最美的教育。

什么是最美的教育?就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借助他人的优秀教育经验,带上爱心、耐心、责任心陪孩子一起慢慢成长,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有着怜悯心、敢于承担责任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做到这一点,光有爱是不够的,还要借助《孩子,我们一起成长:好父母好教育好未来》中的方法和技巧。

在本书中,作者采用理论和实例完美结合的叙述方式,给出了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教育方法,不但告诉父母怎样才能提高孩子的成绩,还告诉父母如何教孩子做人,怎样培养一个自觉、自强、自立的孩子。相信父母读后不仅能够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意识也会随之改变,从而培养孩子成为德才兼备、真正幸福的好孩子!

内容推荐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如果教育方法错误,就可能误了孩子一生!因此,为人父母,我们就要像卡尔·威特那样,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才。这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孩子,我们一起成长:好父母好教育好未来》由林越编著,结合目前家庭教育方面的实际情况,总结概括了十个方面的核心问题,并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帮助父母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从孩子的真正需要出发,提升自己的教育效能,让孩子不断进步、健康成长。

《孩子,我们一起成长:好父母好教育好未来》适合广大家长阅读。

目录

第一章 用爱心和耐心陪孩子慢慢长大

 陪孩子一起活动

 给种子一片沃土

 真的不打不行吗

 每一个孩子都是懒羊羊

 教育就是马拉松比赛

 让爱无条件

 不急不躁教孩子

第二章 给孩子独立自由的空间

 让小鬼当家

 尊重孩子的选择

 “亏欠”你的孩子

 鱼缸里的鱼长不大

 把问题留给孩子

 重要的自我管理

第三章 创造和谐的亲子关系

 黑脸、白脸,行不行

 叛逆期那点事

 10010是父母,90%是朋友

 批评用点小“计谋”

 宽容你的孩子

 想象、说谎要分开

 进步了,就要表扬

 接纳孩子的情绪

 没关系,从头再来

第四章 引导孩子好好玩

 贪玩还要会玩

 玩中学,学中玩

 爸爸,做孩子最好的玩伴

 带孩子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借个孩子去旅行

 顺势而为

 游戏中提高孩子的情商

第五章 引导孩子成为交际达人

 引导孩子善于交际

 让孩子学会善解人意

 别做丢斧子的人

 给孩子创造分享的机会

 教给孩子赞美的技能

 说过的话怎能反悔

 给他人留“面子”

 “会听话”的好孩子

第六章 教

 财智教育,让孩子尽早学会理财

 要花钱自己挣

 零花钱的去向

 智慧花钱

 给孩子办理一个银行账户

 吃掉盘子里的汤汁

 小小购物狂,要不得

 “比”不出良好成长

 扼住孩子的“金钱至上”观

第七章 激

 激励孩子克服困难

 吃苦等于吃补

 让孩子“自食其果”

 重新开始的机会

 跳出玻璃杯

 没有“不可能”

 剩下的就靠你自己

 激励自己的魔法

第八章 导

 心理疏导,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

 尊重你的孩子

 谨慎踏人孩子的秘密花园

 是孩子不说,还是你不听

 孩子,你要这样想

 帮助孩子驱走自卑

 一生要滚三次泥巴

 要哭就哭出来

第九章 督

 督促弦子为梦想奋斗

 上天入地的梦想

 成就动机的重要性

 制订一个目标

 目标恰到好处

 伸向世界的“触角”

 把热情传给孩子

 永远坐前排

 努力才有收获

 挖井要挖出水

第十章 帮

 帮助孩子走向属于自己的人生

 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只有你能欣赏我”

 帮孩子建立良好的心态

 让孩子看清镜中的自己

 思考中进步

 帮孩子形成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

 做孩子永远的支持者

 帮助孩子确立自己的优势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陪孩子一起活动

一句话教育

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可逆的,父母一定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多陪陪孩子,把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满满地表达出来,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帮助颇大。

英迪拉·甘地是印度前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女儿。她本人也是一位政治家,1972年英迪拉在大选中获胜,成为印度第一位女总理,在位16年,政绩赫赫,被誉为“印度铁娘子”。但是这位铁娘子对孩子却关爱有加。

英迪拉·甘地小时候,因为父亲与圣雄甘地联手推动印度独立运动,工作紧张而且危险,她只能从多病的母亲身上得到一点关爱,所以她的童年充满了孤独和不安。痛定思痛,她暗下决心,如果自己做了妈妈。一定要多抽时间陪陪孩子。

事实证明,她也的确是这么做的,即使是日理万机,工作繁忙的情况下,她也会抽出时间和两个儿子一起玩,一起读书。

无独有偶,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虽然公务繁忙,但他总是希望通过灵活安排时间来尽可能过“正常的家庭生活”,好跟6岁的女儿南希和4岁的儿子亚瑟待在一起。戴维·卡梅伦在接受英国《乐购》杂志采访时说:“我在很大程度上是个典型的父亲,跟孩子一块儿去种蔬菜,一块儿骑自行车,一块儿玩游戏。我最喜欢的就是跟孩子们一块儿做饭。'’

家是孩子心灵的归宿,温暖的港湾。家庭的温馨和睦存在于家庭成员的丰富多彩的共同活动中,一起做饭、做菜,一起打扫、布置房间,一起庆祝节日、生日,一起走亲访友,一起郊游、参观,一起交谈、争论……在共同活动中,家人互相了解,互相磨合,互相影响,互相学习,良好的亲子关系自然就形成了。

日本教育家池田大作说:“在家庭中,一个和谐的亲子沟通氛围至关重要。它简直就是孩子性格和品格生长的土壤。”但是很多父母,都浪费了这个机会。他们总是以事业为重,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就撒手不管了,从来无暇顾及孩子。即使回到家,也会以工作很累为借口,不让孩子接近自己,“爸爸,陪我一起去放风筝吧。”“别烦我了,没看我正忙着吗?就知道玩,作业写完了吗?”孩子只好灰溜溜地自己去了。“妈妈,给我讲个故事吧。”“明天吧,宝贝,妈妈今天累极了,你自己玩积木吧。”孩子只好独自一个人去玩。还有的家长把孩子交给了电视、电脑、游戏机,结果,孩子成了名副其实的“媒体儿童”。

当父母终于有一天想好好关心孩子的时候,发现竟然无法与孩子进行沟通,父母对孩子已经变得无足轻重。这个时候,再想去修补感情,为时已晚。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父亲,下班回到家已很晚了,他没想到5岁的儿子正靠在门口等他。并且一见面就这样问道:“爸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当然,什么问题?”“爸爸,你一个小时赚多少钱?”“这不关你的事。怎么问这样一个问题?”父亲生气地说道。“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吧,你一个小时赚多少钱?”小男孩乞求地说。“我一小时赚20元。”父亲很不耐烦地回答说。小男孩从储蓄罐里拿出一把又一把的零钱,慢慢地数着,然后抬头看着父亲。“爸爸,我现在有20元了,我可以买你一小时的时间吗?请你明天早点下班,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饭。”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对父母亲情的渴望,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陪伴,陪伴孩子会让孩子感受到爱,感受到安全,有利于孩子完善人格的培养。

有的事情错过了,或许可以重新开始,但是孩子的童年一旦错过就再也回不了头。如果我们不能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陪伴在他们身边,以一言一行去感染孩子,引导孩子,那么就将留下终身的遗憾。

所以,无论父母有多么忙碌,有多么辛苦,应酬再多,都要尽可能地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和他一起玩玩积木、捉捉迷藏,体验游戏带来的愉悦快乐;和他一起唱唱歌、打打球,体验一下运动带来的快乐;和他一起讲讲故事,念念诗歌,分享文学带来的精神快乐;你还可以陪同他一起到外面的世界走走、逛逛,体验大自然带来的无穷快乐……

不要以“自己忙,没时间陪孩子”为借口。其实只要用心,机会无处不在。

孩子起床,你可以问问他梦见什么;可以利用接送孩子路上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分享今天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洗衣服做饭时,可边做边和孩子聊天;看电视、阅读时,也可以就节目或书本的内容简单地谈谈,还可以提些问题让孩子思考;或者一起哼哼小曲,一起分享晚餐;可以在睡觉前陪孩子看一会书;可以在节假日与孩子逛商店、游公园,可见事论事……总之,只要和孩子在一起,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或者一句温馨的言语都能给孩子带来爱的温暖,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多么爱他。

给种子一片沃土

一句话教育

孩子健康的成长,需要和谐、愉快、充满爱和上进心的心理环境,因此,如何保持、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是每一个合格父母应该认真思考并努力做到的。

在加利福尼亚有一片高大的红杉树林,其中有一种叫做“大谢尔曼”,高70多米,树围有2米5左右,它被砍倒后,木料足够建35幢带5个房间的房屋。日本人种植一种叫“盆景艺术”的树,它虽然只有1米左右高,却有着完美漂亮的树形。“大谢尔曼”与“盆景艺术”种子的质量都不足0.2克,但长成后差别却是巨大的,差别的背后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令人深思。

比较一下两种植物的生长环境,我们就会有所得。。“大谢尔曼”扎根于加利福尼亚的沃土,吸收丰富的水分、矿物质和阳光,最后长成一棵高大的植物,而当“盆景艺术”冒出芽时,日本人将它拔出泥土,除去直根和部分须根,故意抑制其生长,最后它就长成了一棵虽然漂亮但是很小的小型植物。

由此可以发现,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条件会造成多么大的不同。在我们的生活中,孩子就是一颗种子,他们最终是长成参天大树,还是成为小型植物,家庭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乌鲁木齐市少年管教所曾对少年犯作过一项调查,发现40%的孩子是由于父母离异无人管教而走上了犯罪道路。有一个少年犯曾这样说:“我的童年是在父母的吵架、打架声中,瑟瑟发抖地度过的。”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现在很多父母的不正确做法,使家庭氛围紧张,影响了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有的父母爱慕虚荣,苛求孩子的学习成绩,什么事情都要求最好的。吃要给孩子吃最好的,穿要给孩子穿最好的,上学要进重点学校,成绩必须前十名,最好是第一,每年要力争“三好学生”,甚至身高都要超过其他孩子一头、,事事要求完美,弄得孩子每天都在紧张的氛围中生活,生怕一点儿做不好就招来父母的雷霆之怒。这样的父母在中国占了大多数。

有的家长自己的人生不如意,就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继续追求梦想的工具,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情,逼着孩子上各种补习班,特长班。也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有没有这方面的潜能。自己不会弹钢琴,就逼着孩子学钢琴,自己没有上过大学,就非要孩子上大学。

孩子在父母梦想的沉重压力下,精神疲惫,学习没有了兴趣,甚至还产生了逆反心理,有个被妈妈逼着学钢琴的女孩,就故意弄伤自己的手指来逃避。这样的家庭氛围也不利于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

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成长采取顺其自然的做法,孩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爱玩就玩,想学就学,很少去约束孩子,这样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孩子需要的不是这种放任自流的宽松环境。

美国著名家庭教育学家塔尔贝克曾经写过一首小诗,非常好地概括了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挑剔当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刻,名利当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寂寞当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宽容当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当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公平当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直。”

良好的家庭气氛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温馨和睦的爱的气氛。这不仅要求父母相亲相爱,还要求家长与子女关系融洽。当着孩子的面夫妻不要吵架,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信任和体贴,以免给孩子精神上带来苦闷。有个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孩子,在高考前夕,他的父母闹离婚,严重影响了他的备考,结果孩子错失了考入名牌大学的机会,父母后悔不迭,但是为时已晚。

二是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父母本身对知识就有巨大的兴趣和追求。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无形的巨大力量。这与父母的职业、文化水平、经济地位无关,关键在于父母的所作所为,如果父母每天看电视、玩游戏、打麻将,那么孩子不可能专心学习。

王强是新东方创始人之一,他的孩子已经以优异的成绩被耶鲁大学录取。在他的家里,几乎所有的空间都被书柜占领了,密密麻麻地放置了各种书。他把书分门别类,哪些书是他爱读的,哪些书是孩子爱读的,他的书孩子也可以去读,他的家庭就是一个温馨的图书馆,什么书都可以找到。他说,他们家每天晚饭之后全家会有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大家都在看,看完后会互相交流看书的心得。这样日积月累一个很好的看书环境就形成了,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就抱着一本看不懂的书津津有味地看。

可见,孩子健康的成长,需要和谐、愉快、充满爱和上进心的心理环境,因此,如何保持、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是每一个合格父母应该认真思考并努力做到的。

P002-007

序言

天才儿子是教育的结果

在欧洲,有这样一位父亲,52岁的时候,他的儿子出生了。孩子一生下来就四肢抽搐,呼吸急促,明显先天不足。婴儿时期,孩子反应迟钝,看上去有些痴呆。这位父亲无法掩饰自己的悲伤,曾经哀叹:“这是造的什么样的罪孽呀!上帝怎么给了我这样一个傻孩子呢?”孩子的母亲也绝望地说:“这样的傻孩子教育他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只是白费力气罢了。”

但是这位父亲没有放弃,他要尽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他在给自己弟弟的信中写道:“我52岁才得到一个儿子,怎么会不爱他呢?我要用我认为正确的方法去爱他。我已制订出周密而严格的教育方案。现在儿子看起来虽然毫无出色之处,但我必将他培养成非凡的人。”

结果怎么样呢?这个先天不足的孩子,八九岁时已经能够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6国语言,也通晓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和物理学,而他尤为擅长的是数学:9岁时他考入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这个孩子成为了天才。

这位父亲骄傲地说:“天才儿子是我教育的结果。”这位父亲叫卡尔·威特。后来他把自己的教子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

翻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曾经出现了许多被认为是“教不好的孩子”,诸如经常挨罚的达尔文,被逐出校门的爱迪生,被认为是低能儿的牛顿,还有1906年摘取诺贝尔生理学桂冠的卡哈尔,这些顽童最后都成为了科学家、发明家。我们能说他们是教不好的孩子吗?

许多父母总是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如他人的孩子好,殊不知,孩子生下来的时候,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人家的孩子越来越好,自己的孩子就越来越不行呢?

原因在哪里?原因就在于孩子的教育者是不同的,采用的教育方法是不一样的。所以,孩子教不好,父母应当认真地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是否存在失误,自己的言传身教是否有欠缺?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如果教育方法错误,就可能误了孩子一生l因此,为人父母,我们就要像卡尔·威特那样,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才。这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编著者

2012年7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孩子我们一起成长(好父母好教育好未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490719
开本 16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4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3: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