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第一章 近期窘境一瞥
第二章 我们已取得的成就
第三章 我们为何陷入困境?
第四章 工作:(对大多数人而言)经济恶化,公共政策变糟
第五章 深度贫困:安全保障网上的巨洞
第六章 集中贫困:“被遗弃者”
第七章 年轻人:增加机会
结语
致谢
注释
| 图书 | 贫富之惑(美国如何才能消除贫困) |
| 内容 |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近期窘境一瞥 第二章 我们已取得的成就 第三章 我们为何陷入困境? 第四章 工作:(对大多数人而言)经济恶化,公共政策变糟 第五章 深度贫困:安全保障网上的巨洞 第六章 集中贫困:“被遗弃者” 第七章 年轻人:增加机会 结语 致谢 注释 导语 本书深入探讨了美国不幸的贫困和收入不平等危机,并制定了相应解决方案的框架。这是任何一位为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而不懈努力的人士必读的著作。 本书引人入胜,内容翔实,信息丰富,见解独到,是决策者和公众的必读之书。 本书对贫困问题的分析通俗易懂,对解决方案的阐述鼓舞人心。我强烈推荐所有致力于消除贫困和创造更美好明天的人阅读这本书。 内容推荐 在美国这个富裕国家里,现在的收入差距大于大萧条以来的任何时候。2010年,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公司首席执行官(CEO)的平均薪酬超过1100万美元,而全国1/4工作岗位的薪酬低于贫困线——个四口之家22万美元。然而,美国的GDP现在已超过了15万亿美元。为什么有的人如此富有,而有的人却如此贫穷? 本书发人深省,令人深思。反贫困运动的终身倡导者彼得-埃德尔曼,在书中对如此富有的美国为何却有数目如此庞大的失业致贫者和工作致贫者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详实的分析。尽管埃德尔曼认为,美国已经采取了重要的积极措施,若没有这些措施,会有4000多万人陷入贫困,但是,贫困情况仍会随着商业周期的波动而波动。美国今天的经济结构使半数劳动者的工资增长停滞不前,而底层和有色族裔劳动者的情况甚至更糟,但公司高层却坐享数十亿美元的薪酬。 本书深入研究了统计数据背后人们的真实经历,尤其是探讨了有色族裔年轻人所面临的持续危机。作者指出,这些年轻人在步入成年之路时,往往失去了过上富足生活的可能性。这本书是大选之年至关重要的一本读物,对于任何想了解21世纪美国大困境的人来说都不可或缺。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贫富之惑(美国如何才能消除贫困)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彼得·埃德尔曼 |
| 译者 | 译者:苏丽文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65094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3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39 |
| 出版时间 | 2019-10-01 |
| 首版时间 | 2019-10-01 |
| 印刷时间 | 2019-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294 |
| CIP核字 | 2019040050 |
| 中图分类号 | F171.24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8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9 |
| 宽 | 146 |
| 高 | 12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