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住在岛上
内容
编辑推荐

一部深刻剖析中国时下年轻人城市生活的作品。鼓励年轻人遵从内心的声音,认识自己,坚持自己!由源远编著的《住在岛上》是青春畅销作家源远继《我就乐意这样寂寞了》之后首部长篇小说。内容折射出当下社会的一个问题,中国当下的年轻人(80后、90后)大部分出生在独生子女时代,孤独的成长环境和孤独的青春期,让他们从出生便习惯了这份孤独的感受。《住在岛上》指出了一个非常清晰并代表时下年轻人心声的观点:真正的孤独是不避世的,它在喧哗之中自有一片天地,一个活在自己世界中的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已经到达了完美的状态。

内容推荐

《住在岛上》描写了中国社会新一代年轻人自我寻找与成长的过程。主人公是一个有自闭倾向并且容易害羞的大男孩,不喜与人沟通,在现实生活和内心幻想两种世界里穿梭游离,慢慢地,将自己虚构成一个“住在岛上”的人。

一心想过正常生活将自闭治愈的主人公,开始试着在学校中结交朋友,并到心理诊所就医。在一次偶然的博客比赛中,他一举成名,结识了越来越多有意思的大人。国际知名作家红,艺术家经纪人美诺,《Time》杂志亚洲版的编辑Louis……他过上了美剧《欲望都市》一般奢华的生活,同时在上流社会中展开了一段有趣而不可思议的历程。伴随着孤单感地渐渐愈合,他发现成人世界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相较而言,更喜欢曾经单纯“住在岛上”的时光。

《住在岛上》由源远编著。

目录

Daydream Island

Eyes for the Moon

大人

17

羁绊

着迷

天上所有的星

飓风

养云

愈合

余晖

Bonus梦的散文诗

试读章节

在私立高中,我常常做那些关于海洋和动物们的梦。无一例外地,每一次快要睡醒的时候,梦中的一切都消失于天蓝色的尽头。我慢慢地接近那片海,从容地接受,最后不分彼此。

中考那年,因成绩落榜转而考入市内名牌大学附属的私立中学。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地方官或者有钱人家的孩子,也有一些从外地吸纳进来的中考状元,虽然成绩优异但是家境贫寒,学校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他们帮学校拉高平均分。除了那些中考状元,还有另外一些有意思的同学,比如已经当过兵的高龄生、中文不好的外国人……

学校位于北京远郊,校园四周能望见的,只有一望无垠的田野和树林。西侧有一片看起来被封闭了的居民区,那里的公共设施只有一座邮局和一个几平米的小超市。由于体制的封闭性,我们就像被囚禁在一处与世隔绝的岛屿,这里的一切都是独立而遥远的,与外界没有一点联系。

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我就陷入了一种莫名压抑的情绪,一连几天,我在有限的活动场所特别渴望自由,渴望走得更远一点,即使放眼望去校园的四周全是田地,但依然急迫地想要到栅栏外面去看看。这里与我之前生活的地方完全是两个世界,开学典礼上所有人被告诫必须在特点的时间出现在特定的区域:17:00准时出现在操场,18:20出现在食堂,19:30又必须回到教室自习。

我想我是班里唯一一个在19:30准时出现在教学楼天台的人,我总是坐在天台边缘对着校外的居民区发呆,看太阳在暮色中慢慢地、慢慢地沉下去。

有时候我会反问自己,为什么我就不能像别人一样,老老实实地在对的时间出现在对的地点呢?

大多数同学选择晚自习的时候写信,写给家乡的朋友。北京虽然是我的家乡,但毕竟离我的家太远了,离我生活的地方也太远了。我大概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学着写信的吧,我写很多信,和别人不同的是,我从来不投递。所以同学们总看到我写信,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谁给我回信了。

学校发现晚自习的弊端,于是开展了各式各样的自选课,我选报了英语,因为这样就可以和隔壁班的台湾同学坐在一起了。

和台湾同学相识于军训,每每提到军训,我就会不知所措地想尽办法躲避。

“喂,你又去哪儿逛了?再不归队就要错过晚饭时间了。”

“不要紧。”我转身面对他,“你是台湾人吧?”

他涨红面孔,因为害羞而结巴起来,“我有口音吗?”

“口音?你的口音还算好听的。”

“谢谢,希望慢慢会变好。”

“有什么用呢?不过是语言,我能明白你在说什么就成了。”

我们并肩步行回宿舍。

“你为什么要来北京上学?”

“我妈带我来的,我的爸爸支持‘台独’,妈妈支持回归,我读初中的时候他们两个人就离婚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

每晚军训之后,我们总是一起偷偷离队到操场的看台上聊天。即使是夏天,后半夜还是很冷的,冷风阵阵袭来,夜空的星星像熟悉的床头灯,我们坐在光亮里依偎着说话,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我和那些从小被父母留在寄宿学校里的孩子们相处得不好,他们总是能够想到办法从父母手中拿到最新的奢侈品、球鞋、数码产品……每逢周一返校,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内心的雀跃,让司机提前在教学楼前停下,然后携着新款宝贝,炫耀般地走回宿舍。  时间长了,这似乎成了不成文的规矩。私家车一律只能停在教学楼前,而从教学楼走回宿舍的路上,就像最新一季的时装秀。

渐渐地,同学们开始按照家乡地域凑在一起,派系林立,敌我难辨。东北团伙和江南帮派,你方唱罢我登场。如何见缝插针,如何哄老师开心的技巧每个人都谙熟于心。我的同学们给我上了人生的第一课,就是千万不要对身边的人掉以轻心,否则随时会在毫无防备的某一刻惹上风波。

我发自内心地佩服他们,因为他们脑子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生存法则,而我的脑袋里除了那些规律性的几何公式,再也没什么其他的了。

除了台湾同学之外,我几乎不与任何人说话,每天回到宿舍直接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听音乐。所有人都以为我睡得很早,然而每晚寝室鼾声震天时,我一直是醒着的,我只是在这个封闭的环境把自己的心也彻底地隔绝开来。

自从入学,夏季的白昼便一日日地缩短,天黑得越来越早了。每次到了该去食堂吃晚饭的时候,台湾同学就会陪着我先到天台看夕阳,然后再去食堂。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去天台的人渐渐多了,几乎全是各个班级最次的学生,他们躲在天台抽烟,见了面,彼此也不打招呼。

我喜欢坐在屋顶的边缘,把双脚荡在半空,让整片夕阳懒懒地洒满我的全身,闭着眼,让风黏在我的鼻尖与额头。傍晚的风舒服极了,它是我熟悉的童年时的风,就像团结湖公园假山上的风一样,吹走心底的不安,让我暂时忘却自己正身处一个陌生而荒凉的地方。

每当太阳在居民楼中不动声色地沉下去的时候,我的心里就会生出一种巨大的空虚和无奈。我多想和它说请晚一点再走,可是夏天眼瞅着将要过去了。

就在夏天过去之前,不知道哪个调皮的学生从天台上面扔东西砸到了路过的老师,于是天台就被封锁了,回家的时间也从一个星期变成了两个星期。

一时间里,同学中发出不满的声音,但只是敢怒不敢言。私立学校的教育是全封闭式的,谁也不想被监禁。当我第一次坐在教室听到这个消息时,内心生出无限的落寞。那个寄托着梦想的自由之岛在我的眼前渐渐沉没了,我失去了唯一可以供我娱乐和抵御寂寞的地方。

我突然体会到一个人原来可以如此孤独。

天还未亮,被窝正暖,闹钟“丁零零”地响起来。

大家搬着椅子到操场参加年级大会,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片不规则的光网,通向操场的路变得光影婆娑,胃液在翻涌。

忍耐了大约半个小时,我开始剧烈地头痛。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放下椅子一步都走不了。班主任过来问我的情况,我说我头疼,没有办法再往前走了。他说,那我先找同学带你回教室吧。我扬扬手,说,不用了。

我没有去参加操场上的会议,站在原地,把椅子放好,坐在教学楼前一片空旷的空地上,用手环抱住头,窝着躺在膝盖上,缩成一团。台湾同学在一旁陪我,过了半个小时,他看我没有动静,拍了拍我,问我好些了没有?我应付着说好多了,但心里只想着还是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了。

吃完医务室开的止痛片后,我的双眼依然畏光,我很怕再看见那种模糊而不规则的光网。

“十一”假期我回家,去医院拍了片子,确诊为偏头痛。我以为这是偶尔一次剧烈的头痛,没想到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虽然那时医生说只要好好休息就会没事的,但我根本不会相信。这种没有征兆的疾病在未来的生活总是说来就来,那种头疼得连带视觉模糊的感觉,我发誓没有人会想要第二次。

我第一次意识到健康是如此奢侈,所以我要珍惜每一天,尊重自己的感受。我决定改变我的生活。

七天假期实在短暂,回到学校,我开始想方设法找到校长和主任的联系方式,我决定要为自己的孤独与自由出面,和那些管事的领导好好谈一谈。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台湾同学,他说:“你的想法根本不可能实现,还是算了吧。源远,不是有我们大家一起陪着你吗?”

我不甘心,因为我真的不想长期生活在压抑中。我还是试着联系了号称全校最凶也最严格的主任,他斜斜地瞥我一眼,说:“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就反映给自己的班主任吧。”

我知道找班主任是没用的。一次晚自习的时候,我独自走到校长办公室的门口,她一直在打电话。为了不让别的老师发现,我在两个办公室之间的夹缝里藏了一节课,支着耳朵听着办公室的动静。等她打完电话,我便推门进去了。

她似乎正在桌子下面找什么东西,听见声音,抬起头,与刚好从门缝中探出头的我四目相对。她明显感到吃惊,问:“有事吗?”

我走进来,坐在她对面的沙发上,情绪非常紧张,甚至连身体都有些抑制不住地微微颤抖。这是我第二次见她,第一次是在军训接近尾声的开学典礼上,她四十出头的样子,面上略施淡妆,只是坐着不动,气势却让人抬不起头。

对视了一秒钟,我不自觉地将目光挪到了一旁的茶杯上,准备了很久的话却不知从何说起。

“你是哪个年级的?有什么事吗?”

她态度礼貌客气,我也因此放松了些许,告诉她我的班级和姓名之后,我说:“开学时规定的是一周可以回家一次,现在却变成了两周一次,我还不能适应。北X大学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名校,总不能言而无信吧。”

她看着眼前这个幼稚的孩子大方地以笑回应:“时间改变了,是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利用时间学习。我读大学时一年才回一次家。人总不可能在家里住一辈子,早晚要学会适应生活。”

我马上反驳她:“那至少要给我们一段适应的时间,刚开学一个月就改变作息,我暂时还不能完全接受。”

话刚说到一半,就被突然走进来的主任打断了。他看着沙发上的我,露出了惊愕的表情:“你怎么在这儿?”

我当时心想这下可完了,是啊,我怎么在这儿呢……让我去找班主任的,我却跑来找校长理论。

“我们马上就谈完。”校长姓易,她用眼神示意主任先出去。等主任转身出门之后,她转向我说,“你继续说。”

“我认为教育应该是多方面的,眼界和经验同样重要。这里没有互联网,甚至连电脑也只能在计算机课上才可以使用。我需要知道我生活的世界每天都发生了什么事,我不想过目前这种乏味枯燥的生活……”

“我相信你可以像其他同学一样适应学校的制度。你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努力提高成绩,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其他都不是值得关心的。”

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还有别的事吗?”易校长问。

“我真的没办法接受现在的学校制度。”我还想补充些什么。

她应付着“嗯”了一声,传达出一丝不耐烦。我不再说话,知趣地转身要走。

她看着我的背影,补充了一句勉励我的话:“你的意见我会考虑,我相信你没有问题的,赶紧回去上课吧。”

出了她的办公室,我顿时心灰意冷。晚上回到宿舍,几个同学关切地围过来问我:“怎么样怎么样……”我摇了摇头,给他们讲了大致的经过。他们急切地问:“主任后来没再找你吧?”“没有。”说完,我一头栽在床上睡着了。

晚上又做了个噩梦,梦见一个人站在天台上看夕阳,昏昏沉沉的。低头时发现自己并没有踩在天台上,而是悬在空中,急速地坠落。

就在快接近地面的时候,我一下子醒了,坐在床上,感到无情的偏头痛又悄无声息地来折磨我,胃里一个劲地犯恶心。我的情绪混乱极了,我想我必须尽快离开这里,否则早晚会郁郁而终。

第二天还是如往日一样,六点准时被闹钟吵醒,走二十分钟的路,沿着教师宿舍和学校的围墙,穿越庞大的操场到教学楼上早自习。我开始认真观察学校的结构,告诉台湾同学我想离开这儿。他又一次深深地叹了口气:“算了吧,你已经做过努力了。源远,不要走,你走了,我们也舍不得你啊。”

听到这番话的时候,我的心里不禁动容,但还是决定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离开这里。

我开始安排从学校逃走的计划,学校里的大部分活动都需要集体列队进行,所以只能利用课后和晚餐前的自由活动时间。很明显,下课的时间是不够的,那只剩下晚饭的时间可以利用了。

天黑得越来越早,这对于我的离开大有帮助。恼人的是,学校大门处有警卫把守,怎么出去成了问题。渐渐地,一些同学知道我要走的事情,也有人愿意帮助我,提供给我一些不被人发现的逃跑捷径。

离东门不远处有一道破了洞的围墙,植物密密麻麻地缠绕在一起。翻越围墙后,再想办法绕过墙外的护城河,然后穿过马路,隐匿在玉米田里继续向东走一阵就能安全逃出了。

原计划逃跑的那一天出人意料地下起了秋天的第一场雨,室外不仅大幅度降温,护城河的水也变得特别湍急。晚饭过后,台湾同学一直在身边寸步不离地陪伴着我,担心我会做出什么反常的事情。我们在晚饭后回到教学楼,我却不肯进教室,独自站在教学楼的走廊上。他陪着我,与我一同看着这个灰色的悲情的学校,以及慌乱地往教学楼里跑的同学们。

晚上,我梦见自己跑出学校,四周很黑,什么也看不见。我在一条又黑又狭长的小径上跑步,跑一会儿,走一会儿,跑一会儿,走一会儿,却怎么也走不到头。次日六点醒来,全身疲软,我躺在宿舍的小床上不停地责备自己:为什么还在这里……

醒来脸是肿的,就像被陨石击中换了张脸似的。我的脑子涨得快被撑爆了,我绝望地又和同学们一起准时出现在教室里。我知道我在等待一个机会。

没过几天,班上另外一个学习非常好的同学李雷告诉了我一件事,他下午要到隔壁社区的邮局取家里寄来的包裹。他爸爸和非常凶狠的主任是大学同窗,靠这层关系主任给他开了后门。他说他愿意帮我一次,这样一来,我就可以跟着他出去了。

和李雷不算熟,他跟我借过几次手机。当时学校规定不准学生带手机入校,但是大家又难免有需要打电话的时候,于是个别同学央求家长买了手机,比如我。

在这所学校念书的外地同学比较多,打电话基本上都是长途漫游,没有人喜欢把电话借给别人。但每次我都是想也不想地就把电话借出去,因为我能体会到那种想家的感受。我们就像一群封闭在容器里的鱼,总想融进更大的海洋。

当李雷把能出校的好消息告诉我的时候,我简直高兴坏了。我万万没有想到,这个老实成绩好的孩子会给我这么大的帮助。

我和李雷约好晚饭前出发,这样利用晚饭的时间就不会有人发现我不在了。等到晚自习发现的时候,我早就远走高飞了。

整个上午都很顺利,我又一次检查了昨天放在储物柜里的行李,准备随时出走。终于熬到下课,我们俩一路狂奔到学校门口,警卫仔细地看了出门条之后,上下打量着我和李雷。我的心悬在了嗓子眼,心里不断说服着自己表现得轻松些,轻松些。

警卫问:“这出门条上明明白白写着只允许一个人外出,你们俩谁是李雷?”

我一下子愣住了,仿佛听到了自己的心跳。

这时,李雷突然指着我说:“他,他叫李雷。”

警卫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李雷,“那你来干吗的?”

李雷说:“我是他同学,老师怕他一个人出去会出事,要我陪他一块儿去邮局取东西。”

警卫听完,犹豫了一下,挥挥手说:“算了,你们俩结伴一起去吧,早去早回。”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踏出了学校的大门,李雷笑着冲我眨了眨眼。我看着他露出的胜利眼神,长长地叹了口气。我们相伴沿着校外的路走了一会儿,走到第一个十字路口时,我冲他挥手告别,他也冲我挥了挥手,转身往另一个方向走。我站在他的身后,愣愣地望着他的背影,想到这一别,也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再见。

身后是坑坑洼洼的泥路,路面很窄,道路两边全是忘不见尽头的农田。我用手背抹掉了眼角悄然滑出的泪水,然后转身,像《绿野仙踪》里的女孩一样,头也不回地,奔向前方的那一片麦田。P3-13

序言

这是我的第二本书,依然是一本关于孤独的书。

在出版了《我就乐意这样寂寞了》之后的一年里,在最自在的状态下,不与人沟通,埋头写作,独自完成了这本书。

从小到大,我喜欢一个人窝在自己的房间里,不看书,也不上网,只是坐在地板上发呆,心里什么都不去想。这时候,就会察觉到身体里流露出来的孤独的节拍,慢吞吞的,像一种节奏。

偶尔外出时,就用耳机为自己隔出一道屏障。渐渐地,形成了一种习惯,一个人走在马路上、坐在地铁里、独自呆着的时候,只要闭上眼睛就可以感受到心底存在的那个世界。

那是美好与脆弱并存的世界,回忆里的每一个瞬间化作一条条回路,在心底生根发芽,蔓延在黑暗中搭建出清晰的脉络。然后有云霞,有湖泊,栖息的动物们在星空下的山坡上跳舞,生动得犹如一座被孤立的岛屿。

站在这座岛上呼吸,无边无际的海水带来隔绝的安全感,一个人走在落日渐渐消逝的海边,和向日葵一样专注着太阳的光影,有时甚至忘记了风的声音。忍不住反问自己,有什么可值得寂寞的呢?不过是太阳在慢慢降落,缓慢且持续着,日复一日罢了。

从来都没有方向,自顾自地走着,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自己将要往何处去。于是只好在这简单的生涯中,对于天地万物真心相待,慢慢学习自我满足,收集一路的点滴。

我知道我的心中有一座岛屿,一切美好的、不变的,都在那里。

每当闭上眼睛就看见它,风平浪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住在岛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源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534573
开本 32开
页数 1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4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3: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