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漂泊古今天地间/王春瑜文史精华
内容
内容推荐
《漂泊古今天地间》是王春瑜先生的杂文随笔集,共分“胆剑篇”“人海浪”“鸡窗笔”三辑,旁征博引,趣味丛生。这是一部杂文和文史随笔兼容并蓄之作,透露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高度关注社会现实的心境。明快悦人的见解和活泼优雅的文字,对于启迪智慧心灵,丰富文史知识,陶冶情操乃至疏导情绪,都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目录
壹 胆剑篇
论“口袋运动”
哀赵妪
毕竟东流去
还有健忘不能卖
孔夫子神奇在哪儿
关羽二题
别了!“打虎将”
说纸老虎
说风马牛
再论九斤老太与谢都管
史家回归赞
“大有大的难处”
说鼓噪
哀小陈
学林探索贵涉远
吉羊无车马
贰 人海浪
国家不幸关公幸
刘备托孤赞
夔州情思
东坡优游僧道间
岳坟前的沉思
唐寅·张灵·杨云史·蒋檀青
饱含血泪的《四禽言》
义薄云天的马经纶
刘菊
且看梁门立雪人
沈右揆与《黛玉葬花图》
柏山忠魂何处觅
抢救美军飞行员
施耐庵故乡考察散记
残疾英豪谱
张松式人物谱
塾师的辛酸
抢新郎喽!
哀张宅
哀张墓
叁 鸡窗笔
打虎英雄谱
江南虎踪梦里寻
壮哉,伏虎妇孺
春风送暖入屠苏
《水浒》与明代社会一瞥
望月楼随笔
牛年逝水
秀屿碧水情
女儿唱的歌
如此风马牛
春城无处不飞花
垃圾滩作证
春在心坎里
《老牛堂三记》序
佛头着粪乎?——《评(碧血剑)》序
读金庸《碧血剑》札记
霜欺雪压见精神
功夫文章学子书
周恩来的一篇佚文
“沉舟”浮出水面——读向阳湖书二种
一本奇特的伪书
防骗奇书:《杜骗新书》
药名闲话
话腰带
缅铃趣谈
闲话猪脬
鼾声今古谈
一点红丹判贞洁
撒向帐中都是爱
江湖隐语知多少
“天地君亲妻”
酒话连篇
附录——今古何妨一线牵

附记
序言
陆放翁有诗曰:“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
。”读此诗,我感到特别亲切。我属牛,今年刚好八十。
童年乡居,曾与牛同居一屋(敝乡直呼牛屋),深夜,老
牛之叹息声,令我心酸。一九五八年,大刮“共产风”,
邻村一位生产队长,仅付五元所谓解绳费,即将牛牵走。
家母长叹一声,对牛说:老牛,从此你不姓王,姓公了!
老牛听了,顿时泪如雨下,家母连连叹息,家父赶忙又喂
了老牛一些草料,才只好与它依依惜别。我珍视、眷恋老
牛,颜书斋日老牛堂,遂请王元化前辈书匾,悬于书房,
朝夕相对。时时告诫自己,毋忘老牛之朴实、韧性精神,
耕耘不止。
感谢深圳海天出版社,将不才四本旧作《续封神》《
漂泊古今天地间》《看了明朝就明白》《新世说》重印。
这四本书,与我的其他书一样,都是我在老牛堂辛勤耕耘
的结果。今后,我当继续耕耘,与读者共享“稻花香里说
丰年”的喜悦。
2017年中秋节后第三天
于老牛堂
导语
本书属于海天社精心打造的一套历史随笔丛书“王春瑜文史精华”。作品以史见长,作者是明史研究专家王春瑜。可以说,该书是作者治史的文学结晶,是意图面向更多读者的普及性读物。王春瑜先生认为把历史作为一面镜子照一照,可能令人明白很多事情的原委。
丛书共有《看了明朝就明白》《新世说》《续封神》《漂泊古今天地间》4册,均为王春瑜先生的得意之作。
后记
这本小册子《漂泊古今天地间》,书名窃自杜工部“
漂泊西南天地间”诗句;他老人家既为诗圣,即使地下有
知,当大肚能容,肯定不会委托律师与我打版权官司的。
用这句诗作书名,决非故作潇洒,或像童话中的大灰狼摆
动硕大无朋的尾巴那样玩深沉;其实,只是我研究、写作
生涯的自况罢了。虽说我有时也有远行,甚至跨出国门。
但年年岁岁、晨昏月夕,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书斋中度过
的,宛如驾扁舟一叶,在茫茫书海上漂泊。十几年前,曾
偶然听到一首歌,有二句歌词是:“大海,你去向何方?
有谁知道你寂寞?有谁知道你忧伤?……”心灵为之一震
。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杂文作家,我的研究与写作差不多
都是“今古何妨一线牵”,那种形同从远古流淌至今大海
的历史沧桑感、寂寞感、忧伤感,每每油然而生。余性也
愚,既无特异功能,也不会施展空手道,连炒青菜、豆腐
都不像样,更遑论有多少人梦想一夜之间就腰缠万贯的炒
股票?得了,“六十而耳顺”,既已听惯了大海的涛声、
风声、雨声,乃至于她的低吟、叹息,就继续并永远地与
大海做伴吧——在朝晖、夕阳、月光、暴风、骤雨、雷鸣
、闪电中,神游八极,穿越历朝,漂泊古今天地间,不亦
快哉!
收入本书中的拙作,大部分是去年五月至今写的杂文
、随笔已刊及未刊之作的结集。但也有些作品,其主要部
分原载于台湾和香港的报刊上,特别是台湾的《中央日报
》副刊文史版“长河”及《大成报》副刊上,后收入拙著
《阿Q的祖先——老牛堂随笔》中。犹忆九十年代初,我除
了在“长河”上辟专栏,还在该报及他报写了不少弘扬中
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章,并一度随写随发,忙得使我应接
不暇。但曾几何时,随着台湾经济、政治、文化情势的变
迁,“长河”枯竭,寿终正寝;《大成报》上的文史版,
改成影视娱乐版,真是“我本有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
渠”,思之不胜感喟。这里,我重刊部分文章,至少也是
表明,报纸上维持文史专栏版面,一直办下去,谈何容易
!但是,无论在大陆还是台湾,任何轻视文史、漠视传播
民族传统文化的倾向,肯定都是愧对列祖列宗,也愧对子
孙后代的。《阿Q的祖先》面世已近五年,所印四千册,当
年即已售罄,除非我自掏腰包,不可能再版,而又每有读
者来信问我,如何才能买到此书?这也是我将此书部分前
述文章,编人本书的另一种考虑。对不少读者来说,既然
根本买不到此书了,那么有机会能在本书中读到部分文章
,又何为而不乐?
前些时候,报刊上曾经热烈讨论过一稿多投的问题。
我倾向于这种看法:区别对待,慎重其事,尽量少做,无
须张扬。如果以炒冷饭喻之,那么首先就要看是什么样的
冷饭。倘若是用发霉的、有不少蛀虫尸及屎的陈米做的饭
,本来就不该做,冷了更应倒掉拉倒;而上品八珍炒饭或
家常便饭中的蛋炒饭,如果虽冷了而味道仍鲜美,就无妨
再炒,继续食用。我不敢说《漂泊古今天地间》中的一些
“冷饭”,是上品八珍,但是我精心烹炒的“蛋炒饭”,
则是绝对可以担保的。这是否有王公卖瓜之嫌?请君品之
,当知老汉所言非谬也。
其实,作品正如食品,若不经过店家的加工、包装,
就不能到顾客手中。本书也不例外。因此,我谨向百花文
艺出版社表示谢忱。
著者,虎年春三月二十四日于老牛堂。其时也,正拟
束装就道,返南方为双亲及亡妻扫墓。慎终追远,乃国人
之传统,未尝一日忘也。
精彩页
论“口袋运动”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口袋,倘若以用途来划分,无非是两大类:装钱、装物。不才少见多怪,生平所见口袋中,给我留下特别印象的,有二:一是童年时所见新四军战士所背米袋,常常未能装满,看上去有点“松松垮垮”;二是四十年前,在复旦大学求学时,中文系的赵宋庆先生给我们上文学史,此老留着贝多芬式的长发,身穿长衫,走上讲座后,手伸进裤袋掏东西,身子渐成四十五度状,掏了好一会儿,才掏出一支粉笔。我很惊异他的口袋怎么会那样深?而且掏之良久,亦仅粉笔一支而已。如此看来,似乎口袋并无文章可作。其实,绝非如此。倘若形象一点说,中国历史就是一只“剪不断,理还乱”,举世无双的大口袋,只要你钻进去稍稍翻动一下,就会发现口袋是太有说头了。
不必去考证是谁发明了口袋。事实上,即使是国学大师,倘若考证此事,也肯定是“枉抛心力作英雄”。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二十四史,就是口袋运动史。对广大蚩蚩小民来说,口袋足,知荣辱。这里所说的口袋足,是指最低意义而言,即尚能糊口,风雪年关时,杨白劳们、喜儿们,还能有两升白面、两尺头绳。而反过来,如果他们口袋里一个铜板也没有,锅灶上结了蜘蛛网,就会揭竿而起,吃大户,抢官府,用暴力手段争取自己的口袋也能鼓起来,这差不多就是历代农民造反史的缩影。而另一类人,不过是为了夺取黄绫袋里的金印,最终目的也还是使自己口袋里的财富永远装不完,甚至富甲天下或富有天下,并妄图“子孙永葆永享”。第一类人,令人同情,第二类人,令人憎恶;因为正是后者的巧取豪夺,才使前者的口袋空无一物。
回顾历代口袋运动史,耐人寻味。而从根本上说,封建统治者很难吸取历史教训。每个王朝前期尚能注意前朝被口袋运动覆亡的教训,中叶后即弃之脑后,真乃“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五代梁时,浙江奉化有位布袋和尚,经常拿一只布袋,见物即讨,然后又在人前倒出来,说“看看”。显然,他颇有透明度,收入、支出,毫无隐秘。临终前说偈,有谓“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对横征暴敛、贪赃枉法者而言,当然永远是“自不识”。据徐祯卿《翦胜野闻》记载,明初有人在破庙里的墙上,画一布袋和尚,并题诗曰:“大干世界浩茫茫,收拾都将一袋藏,毕竟有收还有放,放宽些子又何妨!”微服私访的朱元璋看到此画时,墨迹新鲜,但庙内空无—人,也许是知情者特意画给他看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家,真正能悟此诗真谛,恐怕为数寥寥。而几乎无官不贪的众多官员,倘若翻开其中绝大多数人的口袋,绝对不会像赵宋庆老师那样,只有一支粉笔,则是毫无疑义的。中国历史上真正袋中如洗的清官,只有几十人,为数之少,足可说明一切。据《濯缨亭笔记》载,明中叶后,“人皆志于富贵,位卑者所求益劳,位高者所得愈广……时人语日:‘知县是扫帚,太守是畚斗,布政是叉袋口。’”可见贪污成风,权越大,贪欲越大,口袋也越大。但是,取之不义,终难避免垮台。“千层浪里翻身,万丈崖巅失足,猢狲裹在布里,老鼠走在牛角。”(明·屠隆:《娑罗馆逸稿》卷2)落得这样的下场,悔之晚矣!
遥想古人,寄语世人:如能想到新四军战士——当然还有八路军及他们的前身红军战士的米袋,恒念创业艰难,又当如何?让我们还是回到布袋和尚的话题上来。岳飞之孙岳珂曾有诗日:“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不知贪心甚炽者读此诗,能从中有所悟否?
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漂泊古今天地间/王春瑜文史精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春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726000
开本 32开
页数 2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2
出版时间 2019-04-01
首版时间 2019-04-01
印刷时间 201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72
CIP核字 2019019662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00
142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0: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