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灵风景
内容
作者简介
杨更生,浙江金华人,1965年出生。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1988年)。中央民族大学文学硕士(2008年)。现任教于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在《浙江日报》《温州日报》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数篇;出版中短篇小说集《爱这个生命》(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一部。
目录
《心灵风景》(无目录)
精彩页
1
学生回校的当天晚上,洪校长来到尤昙华房间,叫他当幼师三班的班主任。尤昙华觉得意外。上学期幼师三班的班主任是英语老师陈玉兰,前几天开教工大会时并没有说换人。
洪校长从裤兜里掏出香烟,同时递给尤昙华一张皱巴巴的纸。这是一封全班同学签名的请愿书,说尤老师“多才多艺”、“工作负责”、“思想开放”、“为人坦诚潇洒”。
幼师是学校近年来新开设的专业,才招收了三届学生,一个年级一个班,幼师三班是老大,在全校以难管而出名。“不会读书,只知道玩”、“整天嘻嘻哈哈”、“油腔滑调”、“早恋现象普遍”、“中看不中用”……这就是老师们的共同评价。据说,幼师三班前两年换了三四个班主任,学生由当初的四十多人降到如今的二十多人。
不过,从一个局外人的眼睛看去,尤昙华觉得幼师班的学生个个都活泼可爱。接受,还是不接受?
“这是全体学生对你的信任啊!”
是吗?尤昙华仔细琢磨洪校长那张红扑扑的马脸,想弄清楚他的真实动机。
“好吧。”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不安排年轻男教师当幼师班班主任的。你是个例外。尽管你调到荷塘中学才一年,我们认为,你平时各方面表现都不错。我们相信,你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临走之前,洪校长特别说了这番意味深长的话。
学生联名要求他当班主任,尤昙华觉得奇怪。他并不在幼师班任课。班里的学生他只认识两个,一个是周彤林,美术挺不错;一个是孙凯,字写得很漂亮。两人是文学社的成员,他是文学社的指导老师。莫非是她俩首先想出的主意?
晚自修下课后,陈玉兰走进尤昙华的房间,捧着一个档案袋。
一股浓郁的香水味直扑房间。
“例行公事。”她把档案放在尤昙华面前,“完璧归赵。"
经过一年适应,尤昙华对她滥用成语的爱好已不特别惊奇了。
听机械班的学生说,陈玉兰的脾气很坏,“有点歇斯底里”,有的刻薄鬼甚至断言,谁娶了她谁就得倒霉八辈子。据数学老师廖文举的诊断,她的坏脾气是由于月经失调。
尤昙华估计,洪校长来找他之前,已找陈玉兰谈过话了。照常理,她这时心里会有些不好受。可是,她看上去好像并不特别难过。
陈玉兰“例行公事”完毕,并没有马上想走的意思。她说,她这个人太善良了,太好商量了,“仁至义尽”。结果有的学生就“敬酒不吃吃罚酒”,给校长打小报告,真是“岂有此理”。她劝告尤昙华一定要凶一点,给她们来一个“下马威”,“新官上任三把火”,“殚精竭虑”,三把火应该怎么烧……
尤昙华堆着笑脸,很有兴趣地欣赏着她那张方脸。宽大的下巴骨,加上稍稍突出的颧骨,组成了一个天然的镜框;两片单薄而狭长的嘴唇闭合伸缩;厚厚的镜片底下两只小眼睛还不失灵活,而眼圈底下那两个眼袋,却无情地泄露了主人的实际年龄。
不过二十五六岁,一个女人身上的青春就已丧失殆尽。
陈玉兰抽出学生档案,把学生的性格特点逐一分析给尤昙华听。
“夏玮琬,孤僻成性;程晓霞,口不饶人,英语课代表;周彤林,画画不错,脸上长满青春痘;陆珏,一般;叶碧蘅,窈窕淑女;裘芹,洋娃娃一个;刘芝芝,一般;王君妮,娇滴滴;唐姗姗,中看不中用,英语老是考二三十分;庄曼槿,药罐子一个;宋雪雅,有自卑感,长得很肥;柳含春,文艺委员;沈悦萍,大眼睛;俞静,风流成性,整天谈恋爱;曹虹桥,个子高得出奇,像长颈鹿一只;陈芙蓉,班长,比较成熟;方敏娟,可怜虫一个;杨飞琼,脑子有问题;朱美兰,假小子一个,身上有狐臭;孙凯,语文课代表,有文学天赋,老是哭丧着脸;楼飞燕,方脸;向小畹,一般;商丽贞,一般。”
陈玉兰似乎很了解学生,而尤昙华听上去总觉得不是滋味。
“哎呀,十一点四十五分了。”P1-3
导语
作者所展现的教育理想简单地说就是两条:一是“教育爱”,一是常识。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个农民工子女自杀时留下的遗书,他控诉逼着他去补课以便收取补课费的老师说:“我恨你们!”这些“眼镜蛇”哪里有什么“教育爱”?在分数就是一切、一切为了分数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常识也常常被当成了笑话。这部小说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它太吸引人了,平淡、枯燥、单调的幼师学生生活,居然在小说里变得那么富于诗情画意,着实让人为之陶醉,在这里,就是诗和远方,而且诗和远方两两相等,只是名称不同而已。然而小说的价值并不仅仅是让我们观赏春天的万紫千红,如果把这部小说比成《红楼梦》里那面“宝镜”,无比美好的另一面就是让人惊怖的骷髅!这不就是人性完全缺位、把学生异化为分数奴隶的应试教育吗?
序言
就在眼前的“远方”——《心灵风景》小引
我今年八十了,在我求学的时代,尚不知有“穿越”
一词,但回想我当年对于文学阅读的沉迷,实际上就是沉
迷于“穿越”,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就到了别一个世界,看
到了别样的人生风景,体验到种种别样的人生况味。最近
我读杨更生的《心灵风景》,心灵经历了一次异样的巨大
震撼,因为它让我穿越到了教育的“理想国”。我一辈子
都在学校生活,先是求学,再就是从教;而从教,前二十
八年就是教语文,也做过班主任。我的中学、中师学生生
活,比起书中尤昙华老师的学生,我只有羡慕,遗憾,甚
至妒忌;倘若真有可能,我要真诚地祈求上帝,一定让我
来一次穿越,去做一回尤老师的学生,在他指导下阅读、
写作,跟他一起登高放歌,制作漂流瓶,排练节目,到“
养着月亮”的“月渊”旁拉小提琴,诉说青春的梦想,探
究人生的奥秘。在中师、中学任教时,我比小说里的尤昙
华老师差得实在太远了,只有无比的愧悔!这些当然不能
全怪我自己和我的老师,环境的种种压力实在难以抵御。
毕竟《心灵风景》所营造的是一个理想国。即使就在这样
的理想国,也难尽如人意。小说以一位著名作家的话作结
:“美是令人忧伤的。”我掩卷沉思,不能不为尤老师这
群学生毕业以后的命运担忧;而更让我感到无比沉重的是
,倘若我能穿越到往日,和尤老师一样年轻,并且也在中
专、中学教书,我会像他那样去教吗?更关键的是,我能
像他那样去教吗?
作者所展现的教育理想和我多年的梦想完全一致,简
单地说就是两条:一是“教育爱”,一是常识。前些天在
网上看到一个农民工子女自杀时留下的遗书,他控诉逼着
他去补课以便收取补课费的老师说:“我恨你们!”这些
“眼镜蛇”哪里有什么“教育爱”?在分数就是一切、一
切为了分数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常识也常常被当成了笑话
。这部小说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它太吸引人了,平淡、枯
燥、单调的幼师学生生活,居然在小说里变得那么富于诗
情画意,着实让人为之陶醉,在这里,就是诗和远方,而
且诗和远方两两相等,只是名称不同而已。这不禁让我想
起普希金的诗句:“幸福曾经那么临近,那么可能!”然
而小说的价值并不仅仅是让我们观赏春天的万紫千红,如
果把这部小说比成《红楼梦》里那面“宝镜”(在读小说
的过程中,我时不时会想起《红楼梦》里的“大观园”)
,无比美好的另一面就是让人惊怖的骷髅!这不就是人性
完全缺位、把学生异化为分数奴隶的应试教育吗?
我深信,《心灵风景》的艺术魅力将会倾倒无数的老
师和同学,鼓舞富于教育爱的真正改革者继续奋勇向前!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展现当代中学校园生活的长篇小说。幼师三班全是女生。在全校以“难管”“不会读书”而出名。年轻的语文老师尤昙华接手担任幼师三班班主任。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教学别出心栽。在学生遭遇种种生活危机和不幸时,他总是给予体贴入微的关怀和慰藉。他以浸透着“教育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营造了一个洋溢着浓郁诗意的教育“大观园”,令人陶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灵风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更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0205103
开本 32开
页数 3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3
出版时间 2018-10-01
首版时间 2018-10-01
印刷时间 201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88
CIP核字 2018138432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05
145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9: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