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法学的社会学启蒙(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清末沈家本法律改革以来,中国逐步探索建立现代法律体系和知识体系,其问虽然多有曲折,现代法治的理念与制度也已逐渐被国人接受与认可。尽管如此,由于在中国传统的思想资源中,并无直接对应的概念与理论,由此导致,无论是在国人的日常生活经验中,还是在知识分子的智识经验中,都缺乏合适的概念工具与理论经验来处理与现代法治遭遇形成的经验与感受。因此之故,国人在接受现代法律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困惑和不理解。本书试图在法律专业研究之外,结合具体事例和论著,用一般人文知识界熟悉的语言来阐述“法律是什么”“法律学问的特质”,以及“现代法律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演化而言意味着什么”等问题。 目录 自序:法学的自省 上编 法学的自我反省 法学的社会学启蒙——社会系统理论对法学的贡献 社科法学的贡献与局限 缺失“法学”的中国法制史研究——评《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 求解中国法治的李约瑟难题——评《转型中国的实践法律观:法社会学论集》 走向一种“希望”的法哲学——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建构中国司法研究的场域 迟来的理论馈赠——评《法律与文化:法律人类学研究与中国经验》 部门法研究对中国法理学的可贵贡献——兼谈如何理解中国法治困境 判例研习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 政治宪法学的可贵尝试与中国史学“论史”传统的苏醒 欣慰和遗憾 中编 思想的自我启蒙 《大宪章》签订800年后,英国是否需要一部成文宪法 过一种正义的生活乃是人类最深的本性——柏拉图和他的教育理想国 西塞罗的肤浅与深刻 卢曼与他的现代社会观察 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一次最激进冒险远征 自由也是有成本的——评《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 英格兰基层司法与韦伯的普通法问题 美国法律学会:美国化的边沁主义法律改革实验室 如何理解现代西方 下编 社会的自我观察 超大规模陌生人社会治理——中国社会法治化治理的基本语境 如何理解中国的超大规模性 谁是陌生人 哀悼杨德昌先生 哪一个中国,何种之问题?——评《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信访》 中国法治转型期的疑难案件 从“彭水诗案”看民意沟通渠道 新闻发言人制度:一个美丽的陷阱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本书主要收录了作者最近十多年围绕中国法治转型时期出现的重大疑难法治事件所写作的短篇评论、对中国法律领域同时代学者的重要法律理论和法社会学理论著作的短篇书评,以及对西方相关重要学理资源的短篇评论,这些文章多数曾经发表在《读书》《法治周末》《北京日报》《光明日报》《民主与科学》《新京报》等报刊媒体,获得较好的社会反响。也有部分文章专门为文集写作。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法学的社会学启蒙(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泮伟江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78693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16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9-09-01 |
| 首版时间 | 2019-09-01 |
| 印刷时间 | 2019-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80 |
| CIP核字 | 2019209060 |
| 中图分类号 | D920.0-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192 |
| 宽 | 135 |
| 高 | 21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