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任正非传(精)/中国著名企业家传记丛书
内容
目录
第一章 生于1944:贫苦是生活的底色
我的父亲母亲
知识就是力量
入伍参军:用技术填补国家空白
军队转业:中年跌入人生低谷
第二章 开局:以奋斗者为本
从代理交换机做起
研发:中国企业中国技术
全员持股:“画蛋孵鸡”战略
向大型局用交换机市场进军
C&C08,抢占科技制高点
第三章 管理规范化的开端
高速运动之下的管理危机
没有《基本法》,华为会崩溃
削足适履,穿上“美国鞋”
没有新陈代谢,组织生命就会终止
建立“狼性”组织机制
第四章 开放是我们的唯一出路
国际化肇始:香港之行
破冰莫斯科:不顾一切地捕捉机会
非洲突围:硬着头皮往前冲
坚守中东:“业务像鸦片一样驱动着我们”
征战欧洲:啃下最难啃的“骨头”
第五章 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
面向客户是基础,面向未来是方向
眼睛盯着客户,屁股对着老板
坚持“普遍客户关系”法则
品牌建立在“以客户为中心”基础上
第六章 华为的冬天
战思科:敢打才能和
华为与港湾:敌对的“父与子”
卖掉华为?
历史遗留的股权危机
重度抑郁症患者任正非
第七章 人才机制的自我变革
华为大学:将军的摇篮
让听见炮火的人呼唤炮火
从单一领导权到轮值体系
家人永远不在接班人行列
奋斗者不能为懒惰者买单
第八章 自我约束,自我批判
自我批判的组织保障
绝不允许堡垒从内部打破
腐败就是组织的毒药
所有干部都应该不要“脸”
任正非炮轰任正非
第九章 管道策略
企业网:拳头握紧才有力量
运营商终端困局
消费者终端问世
在利润和服务水平上赶超苹果
华为云:做容千万家的英雄
第十章 不创新才是最大的风险
“鲜花插在牛粪上”
构造华为的“诺亚方舟”
得“芯”者得天下
5G攻上“上甘岭”
在智能社会里突围
第十一章 被“围猎”的华为
向华为“开枪”
“孟晚舟没有错”
“实体清单”
不能用民粹主义定义华为
华为不会死
第十二章 站在现在看未来
“不上市,就可能称霸世界”
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
下一个30年
附录
大事记
名言录
参考文献
精彩页
我的父亲母亲
在中国历史上,1944年是一个民不聊生、动荡不安的年份。矛盾交织、烽火连天、饥寒交迫……所有在风雨飘摇中生活的人们,都渴望着中国能够早日取得抗战的胜利,在和平的巨轮上抵达长治久安的彼岸。
这一年,在浙江省浦江县黄宅镇的一个叫做“任店村”的小村庄里,一位被追捕的共产党爱国青年上演了一场惊险大逃亡。为了不被国民党特务认出,他不得不装起病来,托乡邻用当地叫做“皮龙”的轿子,把自己抬到了距离村子十几公里外的郑家坞火车站。就这样,他坐着火车离开浙江,逃到了贵州一个偏僻落后的贫困山区——镇宁县。
这位逃亡者名叫任摩逊,其父任三和是浙江金华一带赫赫有名的火腿生产商。得益火腿生意,任摩逊在优渥的家境中长大,住着气派不凡的四合院,不愁吃也不愁穿。任家向来以经商为生,任摩逊的兄弟姐妹都没读过书,唯有任摩逊,强烈要求读书学习,并日渐表现出聪颖勤奋的一面,任三和这才准许了他。
在勤奋苦学之下,任摩逊考上了北平民大经济系,成为任店村唯一的大学生,任三和也因此骄傲无比。大学期间,任摩逊在爱国思想的熏陶下,成为一个热血青年,不仅参加学生运动,进行抗日演讲,反对侵华的《田中奏折》,还参加了共青团。然而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父母离世后,任摩逊失去了经济来源,大学上了三年就戛然而止。当时,正值国共合作时期,全国掀起了抗日高潮。任摩逊在同乡会的介绍下,到广州一个同乡当厂长的国民党军工厂做会计员。但又因支持共产党遭到了国民党特务的追捕,不得不走上了逃亡之路。
逃到贵州镇宁县后,任摩逊认识了贵州女孩程远昭。程远昭虽只是高中毕业,但性情好,能吃苦,模样好看,两人很快坠入了爱河,并步入了婚姻的殿堂。1944年10月25日,程远昭产下一名男婴。
任摩逊欣喜不已,给儿子起名为“任正非”。当时,谁也不会想到日后这位呱呱坠地的小孩竟会成为一名商业巨子,不会想到他日后所遭受的磨难和险境,更不会想到他在成功之路上付出的艰辛努力,以及他所具有的超人一等的商业头脑和智慧。
任正非出生于一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动乱时期,家中捉襟见肘。好在不久后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一场为期14年的战争终结。此时不到一岁大的任正非对于国家发生的大事浑然不知,但经历过战争年代的任摩逊和程远昭却通透地明白“和平”意味着什么,所以尽管贫苦,但他们还是相信“一切都会好的”。
抗战胜利后,任摩逊开始走上教书之路,先后在黔江、镇远、关岭、豫章等地的中学教书。程远昭也通过自学,成为学校里一名普通教师,一边教书,一边照料家里的饮食起居。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属于中国人民的新时代由此开始。新中国成立后,任摩逊参加了土改工作队,穿着土改工作队的棉衣,随解放军剿匪部队一同进入贵州山区,筹建了镇宁民族中学并担任校长。
但他那时的薪资依然非常微薄。两人结婚后一共生了七个孩子,这意味着两个人的工资要用来支撑一家九口人的生活,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可想而知有多艰难。别的贫困家庭顾及温饱就不让孩子上学了。但任摩逊与程远昭不同,他们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让任正非和兄弟姐妹们读书。
当时,一个孩子一学期需要交2到3元的学费,对于儿女众多的任家来说,开支非常大。每逢交学费时,程远昭都发愁不已。每到月底,任正非就看到妈妈四处向人借钱度饥荒,而且还未必能借得到。
日子尽管苦,但一家人还是和气融融地过着。
然而到了1959年,国家进入三年困难时期,全国性饥荒爆发,任家比以往所有时候都要艰难。为了保证全家人都能活下来,任家每餐都实行严格的分饭制。当时,任正非刚上高中,正是身体成长以及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但在饥饿的折磨下,他无法集中精力认真读书,以至于初中成绩很好的他沦落到了“高二还要补考”的境地。
看到孩子们挨饿,程远昭心里焦灼难安。于是,能吃的、不知道能不能吃的,她都开始尝试。山上的红刺果、厥菜根、青杠子都成了她给孩子们代食的选择。后来,她又跑到山上开垦荒地,种起了南瓜,也尝试让孩子吃起了美人蕉根。刚开始时,程远昭担心吃美人蕉根会中毒,只准每人吃一点。后来吃着吃着,孩子们都没事,她的胆子跟着就大了。每天晚上,任家兄弟姐妹们就围在火炉旁边,脸颊被烤得通红,两眼直直地看着程远昭正在煮的一大锅美人蕉根或南瓜,等待着用它们来充饥。
对于正在长身体的任正非来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饿,有时任正非实在是很难复习下去。当时,家里穷得连一个可上锁的柜子都没有,粮食就装在瓦罐里,但他也没有去抓着吃。因为他知道,如果他吃了,可能就有一两个弟弟妹妹活不下去。等到饿得实在受不了时,他就用米糠和菜和一下,烙着吃,好几次被任摩逊撞见。P3-5
导语
经历了百炼成钢、化茧成蝶的炼狱过程,任正非也不再是一个普通的企业家,他已经成为企业界的“教父”、创业者学习和膜拜的榜样、中国特定时代的一种标志,代表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划时代的创举。
他尤其懂得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活下去”,也更懂得活下去的重要性。在创业过程中,为了让企业活下去,一切艰难困苦他都愿意承受。
任正非被认为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商业思想家之一,他也曾自称是通过思想管理华为……最关键的几点是:开放、妥协、灰度、自我批判、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持续的艰苦奋斗。
序言
为中国商业立标杆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第二个40
年的肇始之年。春华秋实,灿烂辉煌。回顾新中国70年的
光辉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成就,中国企业
家作为一支重要力量,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
贡献。进入新时代,企业家群体更应该继续携手共建中国
商业文明,继往开来,创造卓越!
都说时势造英雄,英雄亦当顺应时势,成就一番伟业
。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企业家面临空
前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企业转型升级、品牌价值重塑
、精神文化复兴。成功的企业家不仅要满足客户、成就员
工、回报股东,更应该实现自我,以管理智慧、商业思想
、人生哲学塑造人格品牌和企业文化,形成超越行业、引
领未来的时代影响力。
“立德、立功、立言”,这是儒家追求,也是人生大
道。在过去8年间,我所创办的润商文化秉承“以史明道,
以道润商”的使命,汇聚一大批专家学者、财经作家、媒
体精英,专注于企业定制出版和传播,为中国标杆企业立
传。我们为招商局金融、华润、戴尔中国、用友、卓尔等
数十家著名企业提供知识服务,策划出版过美的、碧桂园
、小米、奇虎360等具有影响力企业的企业史类作品,将部
分优秀作品版权输出到海外,而且出版了近百部研究顶级
企业家智慧和企业发展模式的财经图书,堪称最了解中国
本土企业管理水平和商业模式的知识服务机构之一。在我
看来,人类总是在不断重复相同的错误,企业发展史亦是
不断犯错的过程,而真正能够超越历史的企业才称得上“
以史为鉴”。
正是出于对中国商业文明的专业研究精神和时代使命
感、责任感,当我提出策划出版“中国著名企业家传记”
丛书的倡议之后,得到了团结出版社的大力支持。2019年
初,我们启动“中国著名企业家传记”丛书的调查研究和
出版工程,聚集业内知名财经作家组建研究团队,花费大
半年时间进行专题研究和创作,作品陆续出版问世。为了
高标准、高品质打造精品工程,我们首批仅选取李嘉诚、
任正非、马云、雷军、董明珠、彭蕾等著名企业家作为样
本,特别是董明珠和彭蕾两位女性企业家,让我们真切感
知到这句话:“商业因女性而美好。”
一直以来,我们致力于实现文化工作者的梦想——为
有思想的企业提升价值,为有价值的企业传播思想。作为
中国商业观察者、记录者、传播者,我们将聚焦于更多中
国标杆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区域领导品牌、高成长型创
新公司等有价值的企业,将“中国著名企业家传记”丛书
不断完善。为企业家立言,为企业立命,为中国商业立标
杆,重塑企业品牌价值,推动中国商业进步。
通过“中国著名企业家传记”丛书的调查研究和出版
工程,我们意在为更多中国企业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为读者在喧嚣浮华的时代打开一扇希望之窗:
在这个美好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奋斗和努力,成
为想成为的那个自己。
“中国著名企业家传记”丛书主编
2019年9月1日
内容推荐
本书从任正非的出生、求学、工作及初期创业经历讲起,回顾了其带领华为,由初创到经历磨难,一步步发展壮大的过程,并总结其在经营管理中的战略战术、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人才机制、领导艺术、创新精神、事业情怀等方面的做法和智慧,让读者深入了解华为做大做强的奥秘,以及领略学习任正非的强大人格魅力,汲取前进的动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任正非传(精)/中国著名企业家传记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邱晓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673779
开本 32开
页数 28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20-01-01
首版时间 2020-01-01
印刷时间 202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500
CIP核字 2019206815
中图分类号 K825.38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7
153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7: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