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音乐与生态文化(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音乐与生态文化》是资深音乐教授张平多年来专注于音乐与生态美学研究,着力发掘音乐艺术深广价值与未来方向的一部评论著作,同时也是一部体现新世纪以来音乐艺术研究的更高追求和深度探索的著作。收入其中的三十余篇文章从歌唱与自然生命、音乐与生态美学、现代音乐与民间艺术等诸多关系出发,围绕音乐与生态文化相互交叉的学科研究,展开作者的思考与探索;多数篇章融会学理、田野考察和实践,角度新颖,独树一帜,开拓了音乐艺术研究的边界。 作者简介 张平,现任苏州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黄河科技学院特聘教授。长年从事音乐文化、民间歌唱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教学,并注重深入民间开展田野考察。出版有《聆听大地——民歌艺术精神新探》《唱归天地——歌唱艺术的生态视域》《中国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坠子》等学术专著。曾荣获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荧屏奖、中国曲艺节牡丹奖及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颁发的奖项。 目录 序言 第一辑 歌唱生态学浅议 生态时代的民间歌唱 歌唱的野种 民歌与野合 歌唱的身体性 歌唱的地域性 少数民族音乐的生态美学意蕴 音乐的“本真性”及其他 歌唱艺术中的非科学场域 内科技·外科技 气息与气的哲学 时代境遇与流行歌唱 中国古代声乐艺术蠡测 《牡丹亭》与“士文化” 第二辑 歌唱艺术要“走心” 人声表演艺术家 唱出绿色的心声 把音乐穿在身上 穿绿衫的小乐队 妖精变身的生态意蕴 进退维谷“原生态” 高雅的音乐素朴的人 艺术天性的护持与委弃 第三辑 礼失求诸野 草根间的祥符遗音 捧一把戏曲之乡的泥土 海南岛有一个豫剧部落 河南坠子:植根中州大地的曲艺奇葩 我与赵派河南坠子 第四辑 提高音乐教育的人文素养 讲台·舞台·赛台 艺考风与艺术“下流”化 音乐教育的文化普适性 艺术教育在于涵养性灵 后记 导语 本书是张平三十余篇音乐评论与音乐随笔的集结,是一部既专注于音乐与生态美学研究,又着力发掘音乐深广价值的著作。 该著作从作者近年来见诸报刊和以往出版的著作中挑选了一些与“音乐文化”主旨相关的文章。围绕音乐学与生态文学跨学科研究,既有专业的音乐学术评论,也不乏通俗易懂的音乐随笔散文,可谓雅俗共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音乐与生态文化(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95871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4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35 |
出版时间 | 2019-10-01 |
首版时间 | 2019-10-01 |
印刷时间 | 201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00 |
CIP核字 | 2019221675 |
中图分类号 | J605.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38 |
宽 | 161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