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突发公共事件--媒体传播政策过程与社会运动(精)/上海政法学院建校三十五周年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研究,大体上有政策过程、传播学和社会运动三大理论视角。既有的研究虽探讨了媒体议程、公共议程、政策议程的转化,但通常强调政府、媒体在设置议程上的优势地位,忽略了公民和公民团体自主推动公共议程向媒体议程和政策议程转化的情况。本书关注抽象的媒体、舆论和政策过程背后的具体的媒体人、公众和政府官员的利益诉求和行动策略。通过具体事例分析公众、媒体与政府的三方互动,以及公共议程、媒体议程和政策过程的相互转化。围绕突发公共事件,在公众、媒体与政府的三方互动中,各方均有各自的诉求,谋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由此导致不同的行为特征和结果。 作者简介 刘伟伟,男,1983年生,上海政法学院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南开大学政治学博士、硕士、学士,复旦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曾挂职担任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助理,主要研究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学报》《台湾研究集刊》《青年研究》等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总序 媒体传播、政策过程与社会运动——突发公共事件研究的三大理论视角 终结核电?——日本与德国的比较研究 政策终结的多源流分析——基于收容遣送制度的经验研究 上海市食品安全监管的政策网络分析 校车安全事故与政策过程:多源流理论的视角 中国海洋执法体制变迁:倡议联盟理论的视角 台生会的组织模式、政策诉求及政府回应 地方人大立法后评估的实施与效果——以上海市控烟条例执法检查为例 华人学者的政治信任实证研究:回顾与展望 大众传媒与西方社会的民主假象 “谣盐”与“乌合之众 农民群体性事件的政治过程论视角 华莱士和他的时代 附录:突发公共事件典型案例清单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突发公共事件--媒体传播政策过程与社会运动(精)/上海政法学院建校三十五周年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刘伟伟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14638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40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248 |
| 出版时间 | 2019-10-01 |
| 首版时间 | 2019-10-01 |
| 印刷时间 | 2019-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06 |
| CIP核字 | 2019208855 |
| 中图分类号 | D6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5.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37 |
| 宽 | 179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