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大学中庸熙解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继《论语熙解》之后,重新解读《大学》《中庸》。本书,回归经典本源,还儒家以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本来面目。《大学·中庸熙解》以先贤的格物致知之法,清理被异化“知识”造成的思维障碍,突破思维的边界,回归本真。 作者简介 文武,本名王志斌,字文武,号狮仙。熙华国学堂创办人,上海熙华国学研究院院长。具有IT、媒体、金融、国学等多个领域丰富的知识和阅历,受益于国学。十年来一直从事国学的研究与践行,致力于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融入现代生活。 目录 第一部分 《大学》熙解 《大学》原文解析 启示:“格物致知”的三个步骤 启示:格物致知与思维的边界 启示:宽视野、大格局,思维无边、止于至善 附:《大学》全文 第二部分 《中庸》熙解 《中庸》原文解析 启示:致中和的三要素 启示:学习“达德”内涵,摒弃“三纲”糟粕 ——透析三纲五常的形成、演变和异化过程 启示:国家九经与六部 启示:天人感应 启示:中华文化“十六字心传” 策论:《说秦始皇议礼书》 申论:隐驳《说秦始皇议礼书》 启示:《中庸》的作者考证与版本演变 附:现代本《中庸》全文1 附:现代本《中庸》全文2 附:现代本《中庸》全文3 第三部分 絮矩之道:格《论语》以致知 《论语》背后的逻辑结构 头脑风暴:做蛋糕vs《论语》的逻辑思维结构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参考文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大学中庸熙解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文武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44093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7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57 |
| 出版时间 | 2019-08-01 |
| 首版时间 | 2019-08-01 |
| 印刷时间 | 2019-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64 |
| CIP核字 | 2019172556 |
| 中图分类号 | B222.1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2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四川 |
| 长 | 260 |
| 宽 | 190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