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形似神异(三国演义在泰国的古今传播)/北大人文学古今融通研究丛书/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
内容 | 作者简介 金勇,朝鲜族,1979年,吉林长春人,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南亚系副教授,专事泰国及东南亚的民俗文化和社会历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著有《泰国民间文学》《泰-汉语音译规范研究》(合著)《泰国史纲》(合著),译著《泰国文化艺术》(合译)等。 目录 引言 上编 从《三国演义》到Samkok 第一章 异文化语境下的文学传播 第二章 《三国演义》初传时期泰国的社会概况 第三章 《三国演义》的初传方式与特点 第四章 泰国的华人社会与《三国演义》 第五章 昭帕耶帕康(洪)版《三国》经典泰译本 第六章 昭帕耶帕康(洪)版《三国》的影响 下编 《三国演义》在泰国的本土化 第七章 泰国的社会变迁与文学场域的现代转型 第八章 重写:泰文《三国》本土化文本的生成方式 第九章 经典之争——《三国演义》诸泰译版本 第十章 故事新编——泰文《三国》的改写与再造 第十一章 显幽阐微——泰文《三国》的阐释与申发 第十二章 创新扩散——泰式“三国文化”与泰国社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泰文版本《三国》相关研究评述 附录二 泰文《三国》类文本一览 附录三 书中泰文拉丁字母转写对照 后记 导语 本书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双重维度系统地展示了《三国演义》在泰国长达数百年的传播的动态过程,并分析这套传播机制及其背后的深层动因,总结《三国演义》在泰国传播的模式。《三国演义》在泰国的传播是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根据传播主体人群、传播文本、传播方式和手段、传播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可将整个传播过程划分成2个传播阶段,分别归入上下两编,而作为两编分水岭的标志性事件就是昭帕耶帕康(洪)版《三国》经典泰译本的产生。 内容推荐 中国的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在泰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昭帕耶帕康(洪)版经典译本已被泰国人视为本民族文学财富,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泰式“三国文化”。金勇著的《形似神异(三国演义在泰国的古今传播)》从异文化语境下的文学传播角度出发,从历时和共时的双重维度系统展示《三国演义》在泰国长达数百年的传播进程,并分析这套传播机制及其背后的深层动因,以及《三国演义》对泰国的文学、社会和文化的深刻影响及其本土化特征,并总结传播的总体模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形似神异(三国演义在泰国的古今传播)/北大人文学古今融通研究丛书/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金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9453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6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00 |
出版时间 | 2018-04-01 |
首版时间 | 2018-04-01 |
印刷时间 | 2019-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78 |
CIP核字 | 2018068121 |
中图分类号 | I207.413 |
丛书名 | 北大人文学古今融通研究丛书 |
印张 | 30.2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6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