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照亮校园的常识 |
内容 | 内容推荐 基础教育最重要的原则,是了解常识,尊重常识。实践中,常识不断地被关注,被重新认识,特别在出现失误和遭遇困境之际,理性的反思总是促使人们回归简明的常识。常识并非静态的知识,常识也在发展。人们尊重常识,必然能发现常识在不同情境中所呈现的丰富。尊重常识并能始终守常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书以随笔形式,结合中小学校园实践,从学校教育、课堂教学和教师修养等不同层面记录了有关常识的问题与思考。 作者简介 吴非,本名王栋生,1950年生于南京,1968年去农村插队,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著有《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不跪着教书》《致青年教师》《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等。 目录 序 I 简明的常识 校园的常识之光 简明的常识 这些,是普通的常识 要“人”,还是要“才” 回归常识,重铸教育的人道精神 没有好奇心就难有新世界 儿童的好奇心何以丧失 为什么要在童年发展想象力 习惯的养成 “趣味”“热爱”和“适合” 应试教育怎样败坏人的思维 爱阅读的家长是孩子的榜样 让“人民”了解什么是“教育” 在童年的土地上 Ⅱ 照亮校园的常识 是美好地生活,还是“活着” 比“成功”更有价值的是趣味 没有智慧和情感,教育就没有发生 让学校静下来,静下来 不能夸大教师的作用 正常标准,合理要求 不要随意“从难从严” 学生要有“课外” 教师必须有“业余” 学校一定要有“特色”吗 在学校,不要称学生为“孩子” 在基本判断力的形成期要减少干扰 什么样的学校蕞理想 如果想走,不妨悄悄地走 小学何须比“选修” 我在教室里自由地想 Ⅲ 课堂的常识之光 引导学生关注思维方法 要了解学生的“想” 推动阅读的目的在于培育思维品质 如果多给学生一分钟时间思考 遇上有智慧的启蒙之师 优雅而有趣味地学习 “少学”与“多习”的矛盾 阅读量不足,诸事皆废 合理的作业负担 不能“读死书” 课,怎么“赛” 该“反思”的是谁 用“人的教育”融合学生群体 Ⅳ 教师是守常识的学习者 教师的第一要务是“守常” 教师的职业认识与态度 缺乏“热爱”,何以任教 恪守师道是为自我生命的完善 教师要带头守住底线 你是教师吗 期待新一代堂吉诃德式教师 教师应当是自觉的学习者 在开始的十年 教师会“剩下”更多东西 读书不就是为了让自己寂寞一些吗 教学之余读闲书 你是被“培养”出来的吗 要保证教师公平的发展机会 “好老师”不该是应试积极分子 我上课是为了自己快乐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照亮校园的常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非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027338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9-09-01 |
首版时间 | 2019-09-01 |
印刷时间 | 2019-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80 |
CIP核字 | 2019185797 |
中图分类号 | G5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8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