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精)
内容
内容推荐
《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是拉丁美洲的良心,《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镜子》的作者爱德华多·加莱亚诺的文学风格奠基之作。它将带领我们重新发现微观的个人历史:印第安人、游击队员、独裁者、行刑人、矿工、巫医、妓女、诗人、歌手和革命家,还有被失踪者……如此简短,又如此阔大。不仅仅是动荡流离的二十年,还有整个大陆的前世今生,或许还有:未来。
目录
风吹上朝圣者的脸
闭上眼我在海中间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5月:石油是一个致命话题
十年前,我参加了这部作品的总彩排
锁眼里看世界
我在山里认识的那些小伙子,还有谁活着?
为什么鸽子在破晓时分哭泣?
悲剧是预言成真
眼睑之间迟缓的光芒
被追捕者与夜夫人纪事
锁眼里看世界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7月:回到南方
幽灵时刻:我呼召他们,追踪他们,猎捕他们
系统
系统
系统

卡塔里诺的布罗及圣乔治如何骑着白马狂奔拯救他于魔鬼之恶纪事
神学入门
所有这些都不在了
神学入门
街道之战,灵魂之战
系统
他们把他活埋进一间地牢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7月:那群横渡河流的人
今天下午我撕碎了我的“博基”记事本,把碎片扔进垃圾箱
我的第一次死亡
归根结底,一切都是历史的问题
以及勇气
但是要懂得选择
我的第二次死亡
太阳消灭了万物的颜色与形态
但我更偏爱人类的光芒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10月:机器的日常生活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10月:她永不磨灭,尽管知道已注定失去
女孩唱着歌在人群中巡航
我是陶土做成,也是时间做成
为了开辟宽阔的林荫道
1942年夏
比任何悲伤或独裁更强大
最后的声音
我人生最艰难的任务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10月:暴烈的荣耀之光
里约热内卢,1975年10月:这天早上他离开家再没有活着出现
系统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11月:我喜欢感觉自由,如果想就留下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11月:他在烂泥里醒来
系统
系统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12月:交流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12月:交流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12月:交流
她坐着一列空车踏入新年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1月:音乐入门
一个寒冷噬骨的灰色早晨
我看不见光也走不了超过三步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1月:重遇
系统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1月:文学入门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1月:面对这样的美,没人能做任何事
锁眼里看世界
基多,1976年2月:第一夜
基多,1976年2月:一场大学讲话
埃斯梅拉尔达,1976年2月:你从来不记得你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吗?
基多,1976年2月:美洲历史入门
基多,1976年2月:好意
系统
基多,1976年2月:她不能停下,直到他们倒下
基多,1976年2月:我点火然后召唤
河的第三岸
他不知道我欠他几个故事,我来还上这些故事
关于痛苦的仪式
懂得沉默的人
基多,1976年3月:最后一夜
锁眼里看世界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3月:暗影与阳光
这位老妇是一个国家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4月:同伴沿着护栏前行
系统
记紫色土地上空的一次飞行
孩子
孩子
孩子
孩子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5月:他死了吗?谁知道?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5月:那个声音控制住收紧的情绪
那些城市存在吗?还是人们嘴里呼出的水汽?

锁眼里看世界
锁眼里看世界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5月:政治经济学入门
系统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5月:写字台上的炸弹
克拉洛梅克,1976年5月:致敬一个我不曾认识的男人
雅拉,1976年5月:街道之战,灵魂之战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5月:我打开今晚睡过的房间门
常言道:前进中死去比停下死去更值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7月:大地吞噬了他们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7月:街道之战,灵魂之战
系统
我从没听人谈过酷刑
咖啡桌前的幸存者
系统
系统
法律入门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7月:正午
写在墙上,喊在街头,唱在原野
面包师唱歌,他很高兴有泥土筑巢

记忆会允许我们快乐吗?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7月:一动不动的漫长旅途
锁眼里看世
锁眼里看世界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7月:言语不如沉默有尊严时,最好保持沉默
诗人说:“树在离开它的鸟里飞翔”
街道之战,灵魂之战
风中岁月
格兰迪埃拉纪事
消息
街道之战,灵魂之战
系统
街道之战,灵魂之战
街道之战,灵魂之战
艺术史入门
消息

卡莱利亚-德拉科斯塔,1977年6月:为了每天创造世界
如果仔细听,我们全都组成一股旋律
街道之战,灵魂之战
卡莱利亚-德拉科斯塔,1977年7月:市场
仪式进行中,我们和它一样变得有点神圣
消息
系统
消息
不是所有离开都是英雄,也不是所有留下的都是爱国
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真正美好的事物
补记:第三次死亡
导语
曾获“美洲之家”文学大奖的《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写于流亡期间,作者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游走于阿根廷、厄瓜多尔等国,从拉美各地动荡的社会中寻找和提炼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原型,以132段杂糅新闻报道、文学速写、旅行笔记与民间故事的短篇文字,记录并重新发现微观的个人历史。本书则是他成熟时期文学风格的奠基之作。
后记
真正美好的事物
我自身也好,
身外世界也罢,
有没有些“真正美好的
事物”呢?
哪怕是敌人也无妨,
无法触及亦可,
我只求知晓它的存在。
八木重吉
这是一本残酷的书。在阅读、翻译、修改它的十个月
里,我很多次如鲠在喉无法自持,赤裸的历史被他平铺在
面前,没有任何冗杂的渲染,当现实比艺术所能设想的更
加残酷,连形容词都显得多余。这是一本私人的书,加莱
亚诺只是在这些长短不一的段落篇目里“与自己的记忆对
话”,而我像一个不小心捡到日记本的粗心人,毫无准备
地打开一颗历经沧桑的心。这是一本热切的书,因为足够
清醒的作者目睹多少死亡,经历多少告别,都没有因此失
去热情。当强权机器试图把每个人变成一个没有心的齿轮
,他没有被摧毁,也始终没有被变成和“他们”一样,没
有像接受冬天的寒冷一样接受恐怖。
在他编年体的讲述里,一群乌拉圭人每周都有一天清
早出发泅渡乌拉圭河,去阿根廷朗读在祖国被禁的《危机
》杂志;一个充当陷阱的女人爱上了自己应当抓捕的男人
,眼睛里笼着奇怪的阴影说“我懂得失去”;一个会在“
我”笨手笨脚把卷烟又弄灭的时候挑起一块火炭靠近的男
人,曾经被埋进地底不见天日,扛过痛苦与暴力的考验却
依然保持温柔;旧年夜一个智利女人和一个巴西男人在远
离故土的地方分享巴黎火车的车厢以及悲伤;在乌拉圭一
座监狱,囚犯们没法把卡彭铁尔的《光明世纪》读下去,
因为他们从中感受到海浪的喧嚣碎在大船的龙骨上,看见
破晓时分天空的脉搏;刚刚坠入爱河的女人和爱人在赛马
场输光仅有的钱只能走路回家,却体会到绝对的快乐,想
冲到街上,拥抱路人,喊出“我爱他,出生即是幸运”:
一个律师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刻是借着当庭对证的借口,让
一对被捕两年无法相见的夫妻重聚:“我从没见过那样的
拥吻”。
还有那些偾张着拉美大地血脉气息的记忆:走进荒草
丛生的小礼拜堂,在百灵乌和凤头麦鸡的喧嚣中和上帝聊
天再失去他;从午睡里逃脱,几乎光着身子,纵身一跳抓
住马的鬃毛飞奔,蹄甲轰鸣,散发汗湿兽皮的气味,呼吸
炽热,属于年少的惊奇;战友中弹的时候第一发子弹先打
到自己的嘴,伏在他的尸体上却没有嘴唇可以亲吻他;深
夜寒冷里和心爱的女人走在路上,月光混沌,树盖摇摆出
缓慢的波涛,世界在脚下温柔地旋转;一伙朋友在大马路
上正对着布宜诺斯艾利斯最大的军营唱歌跳舞,转得像陀
螺,在地上打滚,跳高,高喊着生活多美啊摔断一只脚,
军营的探照灯锁定这帮疯子,哨兵却没有开枪。
这是一本残酷的、私人的、热切的书,只是,也许在
合上书的瞬间,也许某一天坐在火车上朝着阳光驶去的时
候,或者某个晚上在酒吧和朋友长谈的时候,一个加菜亚
诺的读者会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本关于真正美好事物的
书。原来他是想说,爱是真正美好的事物(“我对你说,
或是你对我说,活下来是值得的”),信仰正义是真正美
好的事物(“大雨冲刷围墙,白色涂料渐渐溶解。那些激
烈固执的话语又一点一点重新浮现”),自由是真正美好
的事物(“我们还活着,这是最重要的。让流亡成为另一
个可能的国家的见证”),希望是真正美好的事物(“二
十年后,我会给我的儿子讲现在这些事,我希望他看着我
的眼睛不相信我,希望他说我骗人”),写作是真正美好
的事物(“我为此而生。这将是我在死后与他人相处的方
式,这样所有我爱过的人和事不会随我死去”)。他知晓
并让我们知晓:真正美好的事物是存在的,是值得希望和
争取的。
一如书名中有“战争”亦有“爱”,这本小书令人震
颤的历史恐怖之下,始终暗涌着对“自己人”(亲人、爱
人、战友……)的温柔。有时想来,人世感情的互通之处
大抵可以超越语言、立场与国界,这或许才是最好的翻译
。译后记行至文末,在全书唯一短暂属于译者的私人空间
里,我却深感只有加莱亚诺书中的话可表心意:
“我的身体走过那么多路,那么多摔倒和迷失,它长
大是为了遇见你。”
——献给这本书稿的第一读者和更幸福的一年。
汪天艾
2015年3月30日
西班牙马德里城北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残酷的、私人的、热切的书,只是,也
许在合上书的瞬间,也许某一天坐在火车上朝着阳光
驶去的时候,或者某个晚上在酒吧和朋友长谈的时候
,一个加莱亚诺的读者会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本关
于真正美好事物的书。原来他是想说,爱是真正美好
的事物,信仰正义是真正美好的事物,自由是真正美
好的事物,希望是真正美好的事物,写作是真正美好
的事物。他知晓并让我们知晓:真正美好的事物是存
在的,是值得希望和争取的。
——译者 汪天艾
精彩页
风吹上朝圣者的脸
在加拉加斯,埃达·阿马斯讲起她的曾祖父。①她知道得不多,因为故事开始的时候,曾祖父已年近七十,生活在克拉里内斯区深处的一个小村庄。他年事已高,穷困潦倒,体弱多病,而且,是个瞎子。可是谁也不知怎么回事,他和一个十六岁的姑娘结了婚。
可是总有人一再逃跑。不是她:是他。他一次次逃跑,一直走到大路上,蹲在大树中间等待头盔或轮胎的声响。然后走到十字路口,请求来车带自己去随便什么地方。
如今,他的曾孙女这样想象他:在驴屁股上一路大笑,或者脸朝后坐在牛车后面,被升腾的灰尘包裹,欢欣鼓舞地抖动着小鸟一样的双腿。
闭上眼我在海中问
我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丢过不少东西。尴尬也好,霉运也罢,总之没人知道那些东西最后都去哪儿了。我离开的时候只带了几件衣服和一小堆稿纸。
不过我不抱怨。那么多人都失踪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丢失东西哭泣实在对痛苦有失尊重。
吉卜赛式的生活。那些东西陪伴过我然后离开。晚上还有,白天就丢失。我没有被这些东西囚禁;它们决定不了任何事。
我和格拉谢拉分手的时候,背后留在蒙得维的亚的家完整无缺。古巴的蜗牛,中国的长剑,危地马拉的挂毯,碟片,书籍,全都留在那里了。带走任何东西都会是诈骗。因为它们全是属于她的,属于我们共享的时间,一段我深深感激的时间;我就这样上路了,走向未知,干净且了无负担。
记忆会保留一切值得记住的。记忆比我本人更了解我自己;它从不丢掉值得存档的东西。
我的内心深处激动万分:城市,人民,从记忆里剥落,向我航行:我出生的土地,有过的孩子,曾经让我灵魂成长的男男女女。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5月:
石油是一个致命话题
1.
昨天,《观点报》一个记者被发现死在埃塞萨。他叫豪尔赫·莫内。手指被烧过,指甲拔光。
编杂志的时候,比利亚尔·阿劳霍细细咂着烟斗嘴问我:
“那么,什么时候轮到我们?”
我们相视而笑。
在已经发行的那期《危机》里,我们刊登了比利亚尔写的阿根廷石油调查报告的最后一部分。文章揭发了这个国家现行石油合同里的殖民条款,讲述了充满无耻行径和犯罪传统的行业历史。
只要事关石油,比利亚尔写道,没有任何死亡是意外。1962年10月,在贝亚维斯塔一幢独栋别墅里,蒂博尔·拜雷尼遭到枪击,三枪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打中身体的不同部位。根据官方书面报告,这是一起自杀。然而,拜雷尼并不是柔体杂技演员,他是壳牌公司的高层顾问。看起来他还同时担任数家美国公司的双面甚至三面间谍。更近一些的,今年2月,阿道弗·卡瓦利的尸体。卡瓦利以前当过石油工人同业工会的领导人,最后颜面扫地下台。失去权力显然让他的头脑变得好用。近来他预言石油业的国有化,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在军方有足够影响力。他在索达迪维拉被子弹做掉时手里拿着一个公文包。这个公文包失踪了。日报纷纷报道公文包装满了钱。犯罪动机是谋财抢劫。
比利亚尔把阿根廷的这些案件与国际上充满石油气味的暗杀联系起来,而且还在文中建议:“诸位读者,如果我写完这篇文章之后,过马路被小公交车轧扁,请尽管往坏处想,就一定没错。”
2.
新闻。比利亚尔兴致勃勃地在我办公室等我。有人给他打了电话,用十分紧张的声音说卡瓦利的公文包里装的不是钱,是文件。
“没人知道那是什么文件。只有我知道。因为是我把文件给他的。我很害怕。比利亚尔,我想让你也知道。那个公文包里有……”就在这时,咔。电话断了。
3.
昨晚比利亚尔·阿劳霍没有回家睡觉。
4.
我们四处找他。记者宣布罢工。内省日报今天都没出报。部长许诺亲自过问此事。警察否认掌握任何线索。我们在杂志社接到许多匿名电话,给出互相矛盾的信息。
5.
比利亚尔·阿劳霍昨夜出现了,在埃塞萨附近一条空荡荡的路上,活着。他和另外四个人一起被扔在那里。
过去两天他没吃没喝,头上一直罩着头套。他被审问文章信息的来源。他只看到了对方的鞋。
联邦警察发布对此事的声明,称比利亚尔·阿劳霍是被错拘了。
P1-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乌拉圭)加莱亚诺
译者 译者:汪天艾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66968
开本 32开
页数 37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64
CIP核字 2015078095
中图分类号 I782.65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3
出版地 天津
189
136
2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7: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