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顾炎武天下经世之学研究/社科文库青年文论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明朝何以覆亡的沉痛问题,是清初士大夫反思的焦点。在这种反思的大背景下,晚明学风的蹈虚凿空成为严厉批判的众矢之的,从而使得清初学风由玄虚蜕变为健实,使得经世致用的为学态度深入人心。本书对顾炎武走向天下经世之学的内在逻辑、主要思想、深远影响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 目录 引论 一、顾炎武走向天下经世之学的内在思想逻辑 二、天下经世之学的卓越范本:《天下郡国利病书》 三、封建和郡县 四、作为天下政治重要根基的风俗论 第一章 晚明经济的繁荣与危机 一、东南膏腴竭于倭寇 二、商业的繁荣 三、粮食困局 四、白银危机 第二章 君主政治批判 一、君主专制批判 二、朋党 三、法令繁密的弊害 四、吏治的败坏与胥吏之弊 五、科举取士之弊 第三章 《天下郡国利病书》(一):赋役问题 一、赋役制度的败坏 二、黄册 三、里甲制度的瓦解 第四章 《天下郡国利病书》(二):屯田的衰落、军制的衰败及盐政马政问题 一、屯田的日益衰落 二、军制的破坏和军事的衰微 三、盐政 四、马政 第五章 《天下郡国利病书》(三):一条鞭法改革及其利弊 一、土地清丈 二、赋役改革的尝试 三、一条鞭法改革的利弊 第六章 钱粮论 一、明代白银的货币化及弊端 二、钱粮论 三、财与利 四、钱法 五、黄金 第七章 转向天下政治:郡县治理之道 一、惩贪与养廉 二、生员论 三、寓封建于郡县之中 四、宗室与宗族 五、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 附录(一)倾心经世之学的家学渊源 一、倾心经世之学的冢学传统 二、嗣祖和嗣母的言传身教 附录(二) 复社经世之学及其对顾炎武的影响 附录(三) 天下经世之学领域中的顾炎武诸道友 参考书目 评阅意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顾炎武天下经世之学研究/社科文库青年文论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陆月宏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422295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7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70 |
| 出版时间 | 2019-02-01 |
| 首版时间 | 2019-02-01 |
| 印刷时间 | 2019-0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10 |
| CIP核字 | 2018174820 |
| 中图分类号 | B249.1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8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29 |
| 宽 | 155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