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清江大木商
内容
试读章节

1

吴寨人祖上的祖上,本也来自吴越,因为厌恶战争,才逆流而上,历经坎坷,来到这个山高坡陡同时也山清水秀的地方,过着男耕女织打鱼捞虾、与世无争、平平和和的生活,并日渐富足起来。

吴寨当家人叫吴恭,恭俭勤勉一生,却也文韬武略、老辣干练,兄弟几个都住在吴家大院老宅。

吴家大院坐落在山围子中间的山梁上,左抄青龙右包白虎,后山龙盘虎踞地延伸着,面对最宽最平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江面,河对面是郁郁葱葱层层叠叠的森林。据说吴家祖上在这里搭的也只是一个窝棚,在这里淘金发了迹,才建了一座大院。进入吴家大院有七级台阶,门楼上赫然“延陵堂”几个大字,是明万历年间巡府所题,两旁两个大石狮固守着门楼。大院有三进,进门一个大天井,一边是青石长条的花台,一边是雕龙刻凤青石板围就的鱼缸,旁边一口清亮的水井。两边窨墙一边书“清风明月”一边绘松鹤延年,墙上的吊兰时不时飘来阵阵清香。上五级台阶是正屋,门窗都是花鸟鱼虫图案的双层透雕。堂屋中间是神龛,供奉的是吴氏祖宗和孔夫子,左边是家训右边是族规。

吴恭请来吴检、吴勤、吴勉几位兄弟和大侄子吴中原,议一议朝廷军队过境的事。吴恭拱手作揖后一甩粗布长袍端坐在太师椅上,眉头有些颤动却两眼炯炯。他主张和处理过家里族里寨里及家、族、寨与外界大大小小若干的矛盾和事情,是少有疏漏和失误的,可朝廷军队过境这样的大事却是从未经历过。西陲闹独立和苗民抗税他倒是早有耳闻,但这是不是大军压境的全部成因他却是拿不准的。再则大仗打起来难免会殃及吴寨,又如何对付如何收拾,是必须未雨绸缪的。这是他这几天思前想后眉头不展和打定主意要请几位兄弟、子侄前来商量的原因。

三弟吴检听完吴恭讲完议事的意图后,第一个站起来说:“二哥想事做事缜密细心是对的,打仗确实也是非同一般的大事,但我觉得也未必如此多虑。朝廷开大军过来,要对付的也不是我们这样的人,再说我们素来与外界往日无怨今日无仇,应该是不会受到什么惊扰的。”

四弟吴勤展开皱起的眉头,看了看刚讲完话的三哥,说:“三哥说得有一定道理,但从朝廷军队过境的规模看,仗是一定要打了,而且打的是大仗。打大仗就必然会有生灵涂炭,有灾荒有饥民有匪患,还是有必要早作准备提前防备的。”

五弟吴勉没等吴勤的话落音,急忙抢着说道:“几个哥哥讲得都有理,大道理我讲不来,但我是习武之人,在武讲武,觉得还是多备些兵丁和刀剑是错不了的。也算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至于到时乱了手脚。”

大侄吴中原在听完长辈们的议论后,端端正正地站起来鞠躬后说:“长辈们议事,本轮不到我说话。但听了你们的话,我也听出了点门道来。我觉得朝廷既然大举派兵进入西境,除了打仗平乱,还应该有占地扩疆和一统管理的打算。这后面的事是难以预料的,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但这可能才是我们现在无法绸缪的更大的事。”

吴恭听着大家的议论,也不插言,最后站起身来说道:“大家都想到一块去了,二哥深感欣慰。那就三弟负责接济灾民,四弟负责联络周边防务,五弟负责招兵买马训练家丁,贤侄负责了解和观察事态动向,并为我初算一下开支项目。大家就各负其责分头行动吧。”

几天不见战事也无兵扰,吴寨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男人种田捞鱼,女人织布洗衣,街上人来人往街谈巷议,仿佛忘了大兵又仿佛大兵还在眼前。但接下来确实是灾民来了匪患也来了,而且来的人是一拨接一拨出的事也是一桩接一桩,吴寨是有备无患井井有条并无大碍。

过了些时候,一位身着长袍马褂的青年人一早便登了吴府的门,此人眉清目秀温文儒雅,眉宇间藏有几分精明和干练,后面跟着一位挑夫。一进门便熟客一般叫道:“吴掌柜在家吗?”

吴恭见有客来访,急忙迈出堂屋迎到门前。“请问贵客有何贵干,莅临寒舍?”

“鄙人李万山,未曾通报,冲撞府邸,失礼了。”

吴恭急忙回应:“有客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请先到堂屋坐下喝杯茶,解解乏吧。”

李万山随吴恭进了堂屋,双方作揖拱手礼毕落座太师椅上。李万山招呼挑夫把带来的东西担进屋里,放在板壁边,便打发挑夫走了。

吴恭招呼张嫂先端上侗乡油茶,再去备些酒菜,以待贵客。

李万山急忙起身弯腰作揖道:“不请自来,打扰贵府,已是十分失礼了,怎敢再劳驾掌柜的。将来我们打交道的日子还长,下次我定当亲自登门请你。今天算是认认门,道明一下来意吧。”

吴恭起身请李万山坐下,回道:“来到侗寨进了侗家,就不要匆匆地来匆匆地走了。有什么话坐下来慢慢说,也算是陪我打发打发时光吧。”

李万山说道:“那就不好意思,打扰掌柜的时间了。”然后接着说,“我家远在吴越,是听在军中当差的表弟介绍过来的。没曾想贵地竟如此山美水美,真是让人乐不思蜀的好地方。尤其是杉木,漫山遍野、经纬巨大,是我们那里望尘莫及的,我们缺的也就是这样的好东西。这次来就是想把吴越的东西运些来,换些木材回去,还望老兄成全。”接着把担里的丝绸陶器拿出来,摆在吴家堂屋的八仙桌上。接着说,“今天带了些小东西,算是见面礼,事情办得成不成,绝没有为难兄长的意思。”

吴恭见李万山从担子里拿出东西,脸一下红到了脖子根,忙答:“这可万万使不得,我们这里的杉木长在山上,你看中哪棵拿走就是,哪有换不换的,让人听见笑掉大牙,还说我吴恭是个财迷心窍的吝啬鬼呢。带来的东西你拿回去,我们这些山野农夫不在田间就在河里,不是一身汗就是一身泥,吃饭喝水也都是大碗大瓢的,哪里用得上这样好的东西,算我心领了。”

李万山见状,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显出一脸尴尬的样子。说道:“我在这里无亲无故,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难不成我又把东西担回吴越去?我来这里要换的东西不在少数,所以打算坐下来的日子也不是短时间,算是先把东西寄放在贵处行吗?”李万山见吴恭没有执意反对的意思,接着说,“我这次来找你商量办的事其实是件大事,办成了不仅你的家庭家族会更富起来,整个寨子都会很快富起来。”

吴恭听说能有很快让全寨富起来的事,慢慢动了心思。问道:“在我们这个山沟僻壤里,还会有什么能让全寨人很快富起来的好事?”

李万山见吴恭心里有了一些动静,就开心地说:“这样的事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茫茫林海就是摇钱树聚宝盆,这是你们的金饭碗啦。”李万山慢慢开始细说这杉木的质地品相及在中原的用途,吴越是如何需要。也是隐去了一些关于这些优质杉木是如何珍贵如何有价值的说法。吴恭仔细听完李万山的叙说,疑惑地说:“我小时候倒也听到征用‘皇木’的说法,说是把这边的木材运到京城去修宫殿,但不是在我们吴寨,我就觉得是人们编的故事。现在这倒变成真事了,这样大的木材如何运往远隔千山万水的吴越哟?”李万山站起身来,面朝门外向东远去的大河,轻声慢语地说:“我怎么来的这木材就怎么去。”吴恭还是表现出不解。李万山从行囊里拿出一张图来,展在八仙桌上,对吴恭解说起来。说:“你看你们家在清水江边上,这条江属长江流域的一条支流,流经洞庭而入长江,下游就是我的家乡。”吴恭似乎听懂了点什么似乎又不懂,一会儿点头一会儿又摇头。李万山继续说:“采伐下来的木材得要集中到码头,扎成大的木筏。在春江涨水的时候,顺流沿江放下去,到了目的地再解开筏子抬上岸,按照当地的需求截成段,就能成为商品卖给需要的人家了。”对木材怎么走,吴恭倒像是听懂了一些。但对这样大的木材连成大筏能放到千里之外去还是心存疑虑的。听说能变成商品,就更是一头雾水了。干脆就不再问这完全不懂的事,再问道:“那木材砍多了,林子不是越来越少了吗,这样对老祖宗和子孙后代都不好交代哟。”李万山就开心地笑了。说:“吴掌柜还真不愧是族中寨中德高望重的好领头人啦。做事深谋远虑,想着大家更想着后人,看来我来找你是找对了。”李万山就显得轻松而兴奋地继续说,“把树砍来变成钱,大家的日子就好过了,这是当下的事。树砍了,是可以种的也是要种的。据我观察你们这里的土壤和气候,只要树子种得好,不出二十年,就又能长成大树,这是长久的事。”吴恭心里像受到什么外来力量的揉动和冲击,有一种舒展开来的轻轻颤动又微微作痒的感觉,说:“过去我们就知道砍树修房子,还真不知道这树子能卖得出钱来。更不知道种树,而且种的树还会有这样的生长速度。看来,我真是闭目塞听才疏学浅了,也只能以后慢慢学了。那我们就谈谈具体的吧。”李万山顺手拿起八仙桌上的两样东西,说:“你看这陶器就权当是你们的木材,这丝绸就是吴越的产品,开始时我们可以分别论价来进行交易。你们需要什么,比如丝绸、陶器、盐等等,市面上大体有个价,也可以共同来商量确定,木材也要按质量按径级大小议价定价,双方按共同认定的价格来进行交换,以后你们如果想要钱不要物了,就直接进行买卖。如何交换或买卖法,我们都要把它写在纸上,订立合约,当然还有交货的时间地点等,共同商定共同遵守。”吴恭看着李万山的比画,听着他的讲话,眉头忽而舒展开来忽而皱起来,两手摩擦着,说:“好倒是好,但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新东西,也是个大事情,容我想想也和大家商量商量,你看如何?”李万山立即回道:“这是情理中的事,只是请为兄放在心上抓紧一些,事能办成的话,好趁春水涨时把第一批木材运下去。我们那边太急需这样的木材了。”吴恭也赶忙说:“那是自然,那是自然。”说完,两人才吃了早就摆在桌子上的侗乡油茶。李万山走后,吴恭闷在屋里想了很久,越想越复杂,越想头越大。毕竟这样的事情自己未曾经历过,就是老祖宗也没有经历过。就想最近是怎么了,这没经历过的事总是接踵而至。难道真应了大侄子的那句话,朝廷出兵西南边陲,会改变我们的生活会改变这世道,他突然就怀疑自己老了吗见识少了吗,怎么这脑子就不够用了呢?他慢慢踱出屋来,到后山的林子里待了很久,看着这些参天大树盘根错节巍然屹立,就觉得难道这外来的风竟有如此的神力,能把这千年的古树带到外面去。吴恭走出林子独自来到河边,他知道,这河水表面看似平静,但却往往潜伏着漩涡和暗流,尤其是涨水季节,山洪下来汹涌澎湃摧枯拉朽,那力量是不可阻挡的。他似乎晤到了点什么,觉得脑子身子都轻了一些,放开了步子向吴家祠堂走去,他想一股脑地把最近的心里话向祖宗倾吐出来。P2-7

内容推荐

黄承钧编著的《清江大木商》内容简介:明末清初,中国西陲兵荒马乱中的清水江畔,是侗族、廿族的聚集地。朝廷知晓了此地盛产优质木材,涌入了成批的官商、民商,木材生意呈现热火朝天的景象。吴恭是清水江流域最早涉足木材经营的领头人,他与吴越商人李万山联手做木材生意。准知,刚刚起步就遇到了洪水袭击和明清改朝换代的沉重打击,几乎走入绝境,但他们以过人的胆识和魄力,顶过了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逐步竖起了清江木业的大旗,进而把吴寨木行建成了综合性经营的商号。在利益的驱使下,又出现了木材掺假等恶性竞争和造瑶中伤等相互倾轧的行为,也出现了林地权属之争和沿江航运权之争等山寨之间的冲突。最终,大家选择了用契约形式规范行为,稳定权属关系,发展了沿江的木业和树木种植业。

木材生意的经营不仅把市场经济引进了侗寨和苗寨,也使中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有了交流交融,健进了民族团结和文化进步。

《清江大木商》是一本长篇小说。

编辑推荐

黄承钧编著的《清江大木商》内容介绍:吴寨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大寨,三面的山陡峭而翠绿,河水清澈而平静。山上长满遮天蔽日的大树,巨塔一般指向蓝天,每棵树都像要撑开一个天的口子,把白云挂在树的梢头。两条江从崇山峻岭中的两个山洼挤了出来汇流在寨前,再向东淌了出去。山寨多是木楼,或三柱两层或五柱三层,一幢一幢地连着,时而间隔着几栋高墙青瓦围着的窨子屋,顺着山形地貌蜿蜒起伏地呈现或隐蔽在江边的山坳上山洼中,沿江木楼的吊脚一排排地伸到江边的石崖上,木楼就一半搁在街上一半映在水中。木楼夹成的街道,都是用青石或鹅卵石铺砌的,时而平缓时而陡峭。屋檐水把门前的石阶滴出了一排排的小坑,顺溜地流淌成无数小石槽,连着屋檐沟,一直通到河堤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清江大木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承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69640
开本 16开
页数 3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5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2
CIP核字 2013154996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2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3: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