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国海洋资源空间/中国海洋空间丛书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在《中国海洋资源空间》里,作者站在陆海整体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海洋地理资源空间、海洋物质资源空间、海洋能资源空间、海洋文化资源空间和海洋资源空间拓展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的海洋资源空间。摆脱了过往研究割裂资源与空间、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联系的缺陷,书中将上述两组对象放置一起,对中国海洋资源空间的现状、海洋资源空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资源空间的开拓都作了比较全面的解说。 作者简介 杨国桢,1940年生,福建龙岩人。1961年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1985年晋升教授,1986年为全国第三批博士生导师,1985年起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主编,1987年一2006年任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政协第七、八、九、十届委员,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首批优秀专家。先后赴日本京都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研究讲学,受聘台湾“中央”大学、政治大学客座教授。2005年—2008年受聘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985工程”海洋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首席专家。2008年一2010年,首都师大历史学院讲座教授。2017年,获厦门大学“南强杰出贡献奖”。福建教育出版社“福建与海洋”系列丛书联合主编。 目录 第一章 海洋资源空间概述 海洋资源空间的内涵 海洋资源空间的研究对象 21世纪中国海洋资源空间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中国海洋地理资源空间 中国海洋地理空间格局 中国海洋地理资源空间 美好愿景:中国海洋地理资源空间的开发利用 第三章 中国海洋生物资源空间 海洋生物资源分类 中国海洋生物资源的空间分布 中国海洋生物资源空间的开发利用 中国海洋生物资源空间的危机与维护 第四章 海水与海洋矿产资源空间 我国严峻的资源形势 海水资源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海洋矿产资源空间的开发利用 拓宽海水与矿产资源空间 第五章 中国海洋能资源空间 绿色的宝藏:中国海洋能资源空间 沉睡的空间:中国海洋能资源空间开发利用 第六章 中国海洋文化资源空间 海洋物质文化资源 海洋非物质文化资源 海洋文化资源空间的开发与保护 第七章 中国海洋资源空间拓展 拓展中国海洋资源空间的基本要求 拓展中国海洋资源空间的有效路径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海洋资源空间/中国海洋空间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杨国桢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海洋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100278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1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09 |
| 出版时间 | 2019-01-01 |
| 首版时间 | 2019-01-01 |
| 印刷时间 | 2019-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90 |
| CIP核字 | 2018272703 |
| 中图分类号 | P7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4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12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