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灯塔血案
内容
内容推荐
科姆岛,一座富人用来逃避世俗生活的世外之岛。小岛戒备森严,每年只有少数人能够获准登岛,享受难得的假期。
然而,在一个浓雾弥漫的清晨,岛上的宁静还是被打破了:脾气暴躁的作家离奇失踪。没过多久,在被遗弃的灯塔上,作家突然出现在众人面前:他被吊死在灯塔的围栏上!
案件古怪离奇,就连岛民也和科姆岛一样神秘莫测:每个人都对作家怀抱怨恨,但每个人都认定作家死于自杀。很快,案件调查陷入停滞,就连死亡带来的恐惧也被人渐渐淡忘。
直到另一场杀戮悄然发生……
作者简介
P.D.詹姆斯(P.D.James, 1920—2014)
英国作家,她在英文世界享有盛誉,被誉为“当代推理小说女王”。
自从P.D.詹姆斯创作以来,她获奖无数,其中包括推理小说界的两座丰碑——“钻石匕首奖”和“大师奖”。她是为数不多的同时拿下两项大奖的作家之一。此外,她也是继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之后,被请进“国际犯罪小说名人堂”的第三位作家!
她一生写了20本书,创造了亚当·达格利什和科迪莉亚·格雷两个名侦探,其中达格利什是与夏洛克·福尔摩斯齐名的大侦探。
P.D.詹姆斯的作品很有文学性,她获得了伦敦大学等八所高校的荣誉博士学位,曾担任英国作家协会主席、艺术委员会文学顾问团主席、布克文学奖评委主席,其文学观深刻、独到,一生受人尊敬与喜爱。
目录
作者按
楔子
第一卷 近海岛屿上的死亡
第二卷 壁炉里的灰烬
第三卷 来自过去的声音
第四卷 在黑暗的笼罩下
尾声
导语
《泰晤士报》在评选50位伟大的推理小说家时称:“P. D. 詹姆斯多产而理智,她是当之无愧的英国推理小说夫人。”
《灯塔血案》是“亚当·达格利什系列”的转折之作,借由这部作品,作者重新思考了这个陪伴了自己近半个世纪的小说角色。
《灯塔血案》出版时,P. D. 詹姆斯已是85岁高龄,她在书中寄托了自己对早逝丈夫的怀念。
在《灯塔血案》出版三年后,P. D. 詹姆斯入选“世界推理小说名人堂”。
书评(媒体评论)
在《灯塔血案》的谜题被揭晓的那一瞬间,读者
会拥有一个非同寻常的“惊醒时刻”。
——《纽约时报》
《灯塔血案》中少了份肮脏的罪恶,多了份永恒
的悲痛——这种语言里特有的感性,只有在P.D.詹
姆斯的作品中才能体会到。
——《星期日泰晤士报》
在《灯塔血案》中,P.D.詹姆斯通过微妙的人
物塑造、准确的场景构建和绝妙的情节设计,取得了
职业生涯又一场标志性的胜利。
——《多伦多太阳报》
在《灯塔血案》中,P.D.詹姆斯再次展现了她
超凡的写作实力,读者甚至会产生置身于案发现场的
错觉:你会看见英国海岸崎岖的岩石,感觉有风吹过
脸颊、灌木蹭在靴子上。现在。总警司和他的助手们
已经回到了案发现场,而你,就是下一个解开谜团的
人!
——《巴尔的摩太阳报》
精彩页
总警司亚当·达格利什已经习惯了突然被拉去参加原本不在日程安排上的会议,至于会议究竟有哪些人出席,通常也无从得知。不过,大多数会议的目的都是相似的:他敢肯定一具尸体正躺在某处等着他去调查。有时候,其中一些加急电话或者会议还是最高级别的。身为署长的常设参谋,达格利什肩负很多职责,这些职责的类型和重要性都呈现出与日俱增的态势,职责间暧昧的界限也渐渐令大部分同事望而却步,他们早就放弃了界定达格利什职责范围的尝试。然而,此次会议是由新苏格兰场七楼助理署长哈克尼斯办公室于10月23日,也就是星期六上午的10点55分致电召集的。甫一踏进办公室,达格利什便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这是一起谋杀案。这种奇怪的感觉并不是由那些忽然转向他的严肃面庞带来的——部门的失职或许会引发格外的关切,但是,一起非自然死亡案件往往能够催生出一种令人不安的气氛。空气中隐隐地透露出一种信息:有些情况或许已经超出了当局的掌控。
办公室里只有三个人,出乎达格利什意料的是外交和联邦事务部的亚历山大·柯尼斯通竟然也在其中。达格利什对柯尼斯通颇有好感,在这个越来越墨守成规、政治化的政务机构中,他是为数不多的怪咖之一。柯尼斯通擅长危机处理,这种能力为他赢得了不少赞誉。在柯尼斯通的观念里,没有什么突发事件是不能够遵循先例或者既定规程解决的,不过,一旦正统的做法无计可施时,他便能立刻想到一些不同寻常的、危险的、有时甚至充满了想象力的举措。按照寻常的官僚思维,这些措施最后难免会以失败告终,然而事实上它们全都奏效了。达格利什对于威斯敏斯特官僚机构中的那些门道并不陌生,所以他很早就决心将柯尼斯通的这种处事原则继承下去。柯尼斯通家族世代从戎。为柯尼斯通家族危机管理而献出生命的无名氏们数不胜数,也正是他们的尸体滋养了不列颠帝国主义早先的境外领土。就连他古怪的外表也透露着一种难以捉摸的感觉:在那群同僚中,只有他像20世纪30年代的公务员,穿着一丝不苟的细条纹西装,有着坚毅、嶙峋的面庞,斑驳的双颊和枯草一样的头发让他看起来像个农夫。
他坐在达格利什的身侧,正对着一扇大窗户。会议开始的前十分钟,柯尼斯通一反常态,只是端坐在微微倾斜的椅子上,一言不发,出神地打量着窗外高耸的塔尖和巍峨的楼宇,神情甚是满足。一道稍纵即逝的晨光不合时宜地笼罩着眼前的建筑物。办公室里坐着四个人,分别是柯尼斯通、亚当·达格利什、助理署长哈克尼斯和一个来自军情五处名叫科林·里夫斯的新人。柯尼斯通对眼下这起案件最上心,但迄今为止鲜少开口。里夫斯全神贯注地做着笔记,丝毫不觉得自己现在的模样有什么丢脸,忙得根本没有工夫说话。这时,柯尼斯通挪动了一下身体,看样子似乎是要总结发言。
“谋杀案最令我们无地自容,自杀案也好不到哪里去。意外死亡案件或许比较容易处理些。可是无论哪种状况,只要出现受害者,就势必面对公众的责问,但无论怎么说,也好过处理谋杀案。眼下的问题是,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虽然日期尚未确定,不过首相打算将此次绝密的国际会晤定在1月初。不错的时间段。议会休会,圣诞节刚过,不会发生什么特别的事儿,当然谁也不希望发生什么。首相似乎已经决心将地点定在科姆岛。那么……你会接手这起案子,对吗,亚当?嗯,很好。”
没等达格利什开口,哈克尼斯插了一句:“安全等级……如果真这么安排的话,安全等级一定得是最高级别的。”
达格利什心想:就算你们已经知晓了内情,恐怕也不会向我透露究竟有哪些人出于什么原因要出席这次绝密会议。不该知道的不许知道——安全通常取决于信息的保密程度。达格利什能够猜到一些,不过并没有特别好奇。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他被委派调查这起暴力死亡案件,有些情况需要告知他。
不等柯林·里夫斯意识到轮到他发言了,柯尼斯通又接着说:“当然,一切都得考虑到。我们可不希望出什么岔子。几年前曾有过类似的状况。哈克尼斯,那时候你还不在任,有位政界要人想甩开保镖透口气,于是预约了两周的科姆岛行程。刚过了两天的安静日子,这位大人物就意识到,没有了文件箱,他的生活毫无意义。我本应该想到那就是科姆岛存在的作用吧,而他却没有领悟到这一点。不,我认为没必要为泰晤士河南岸的那些朋友们担心。”
好吧,至少,可以松一口气了。一直以来,一旦牵扯安保工作,情况就会变得复杂。达格利什不由得联想到,这个特勤机构同这个君主政体一样,因为公众期待更大的透明度而被迫放弃了自身的神秘性,而肩负这些机密工作的人员似乎也因此而丧失了一些半宗教式的权威感。现在,机要机构头目的姓名及照片时常见诸报端,上一任负责人甚至还著了书立了传。坐落在泰晤士河岸的总部大楼状似一座古怪的现代东方纪念碑,其设计宗旨似乎是为了引起关注,而不是抑制人们的好奇心。放弃神秘感也带来了另外一些弊端;在大众看来这个机构同其他官僚机构没有什么不同,雇用的同样是些爱捅娄子、不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灯塔血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P.D.詹姆斯
译者 译者:潘鹤文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69733
开本 32开
页数 3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3
出版时间 2019-02-01
首版时间 2019-02-01
印刷时间 201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66
CIP核字 2018298148
中图分类号 I561.45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6
150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4: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