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本书读懂中国历史(超值典藏)
内容
编辑推荐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秦皇汉武的霸业,各归尘土;银台金阙的浮华,日渐沉寂。轻轻拭去岁月的尘埃,五千年的历史显得如此亲切而清晰。

《一本书读懂中国历史》力图让广大读者通过一本书就能把握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本书以历史编年为经,以每一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艺术、社会生活和民俗风情为纬,纵横捭阖地勾勒出中华民族上起原始社会、下至清亡的历史进程。本书由崔晓军编著。

内容推荐

以史为鉴,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以把握中国社会治乱兴替的内在规律,可以洞悉修齐治平的永恒智慧。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曾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是一面镜子,映照的却是当下的社会现实。因此迷恋历史的背后,是“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旷世忧伤和凝然思虑。

然而,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掌握中国历史中所蕴涵的深层次的东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人物多,事件多,神话与传说并存,正史与野史交错,头绪繁多,内容庞杂。而现代社会生活的紧张忙碌,令许多人对中华五千年厚重悠远的历史、卷帙浩繁的历代典籍只能望而兴叹。即便有时间,又有多少人愿意皓首穷经呢?

有感于此,我们精心编撰了这部《一本书读懂中国历史》,力图让广大读者通过一本书就能把握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

《一本书读懂中国历史》以历史编年为经,以每一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艺术、社会生活和民俗风情为纬,纵横捭阖地勾勒出中华民族上起原始社会、下至清亡的历史进程。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力图将繁冗、艰深的历史梳理得更加简洁、清晰。通过一个个简明的词条、生动的花絮和珍贵的图片,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变迁、战争风云、人物风流和文化艺术剪辑成一部异彩纷呈、雅俗共赏的历史巨片。本书由崔晓军编著。

目录

约800万年前-约前2070年

史前史

 禄丰腊玛古猿/安徽繁昌人字洞猿人

 重庆巫山猿人/元谋人/蓝田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马坝人和丁村人/山顶洞人

 裴李岗文化/河姆渡文化:中国稻作农业起源

 大汶口文化兴起/仰韶文化繁荣期/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约前2070-约前1600年

夏朝

 夏朝建立

 太康失国/后羿代夏

 寒浞生乱/少康中兴/九夷来朝

 夏桀亡国

约前1600-约前1046年

商朝

 成汤灭夏建商/名臣伊尹放逐商王太甲

 原始青瓷出现/教育开始出现

 青铜文化的繁荣

 盘庚迁都/武丁中兴

 傅说为相/祖甲始创周祭之法

 武乙射天/文丁杀季历

 帝乙归妹/纣王即位/商纣亡国

约前1046-约前771年

西周

 牧野之战

 周武王封邦建国/周公旦摄政

 “成康之治”/宗庙祭祀体制在周代建立

 周昭王征讨荆楚/周穆王西征

 国人暴动,周召共和/宣王中兴/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前770-前221年

春秋战国

 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秦国崛起

 共叔段之乱/鲁国编《春秋》

 郑庄公小霸/齐襄公被杀

 齐桓公确立霸业/齐桓公伐楚

 葵丘之会/城濮大战/秦晋崤之战

 秦穆公称霸西戎/楚庄王问鼎中原/鲁国推行“初税亩”/首次弭兵之会

 吴国兴起/鄢陵之战

 楚吴战于皋舟/楚灵王暴政

 楚灭伍氏,伍子胥奔吴/专诸刺吴王

 僚,吴王阖闾即位/吴军破楚入郢

 阖闾战败而死/孔子逝世

 战国七雄/楚占江淮以北,国势复盛/魏文侯出兵平定晋乱/魏取河西设郡

 李悝改革/三家封侯/吴起改革/齐威王治齐

 商鞅变法/齐魏马陵之战/秦相张仪推行

 连横策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苏秦合纵五国攻秦/燕乐毅伐齐

 秦赵渑池会/长平之战/屈原投江自尽

 田单破燕复齐/秦灭周王朝

 秦任吕不韦为相/诛除吕不韦集团/秦破赵国邯郸

 荆轲刺秦王/秦灭楚置三郡/秦灭齐完成统一大业

前221-前206年

秦朝

 秦始皇统一中国

 书同文,车同轨/秦始皇封禅泰山/蒙恬北伐匈奴

 秦筑万里长城

 秦朝修建灵渠/秦始皇焚书坑儒

 修筑阿房宫/秦始皇病死沙丘/大泽乡起义

 巨鹿大战/赵高杀死秦二世/刘邦入关亡秦

前206-220年

汉朝

 约法三章/鸿门宴

 彭城大战/韩信背水一战

 楚汉划鸿沟为界/项羽自刎乌江

 刘邦称帝建汉/汉初休养生息/分封诸王

 白登之围/吕后诛杀韩信/吕后临朝称制周勃安刘

 文景之治/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

 汉武帝即位/中国首次使用年号/张骞出使西域

 中央军队改革

 汉武帝独尊儒术/马邑之谋/颁行推恩令/浑邪王降汉

 汉乐府建立/漠北之战

 巫蛊之祸/汉武帝托孤

 盐铁会议/霍光立宣帝

 汉与乌孙共击匈奴/外戚王氏专权

 《山海经》成书/王莽摄位篡汉/绿林、赤眉起义

 昆阳大战/刘秀称帝建东汉/光武帝封赏功臣而不用

 马援平定岭南/南匈奴附汉

 光武帝去世/班固受诏撰《汉书》

 班超再通西域/汉朝击破北匈奴

 汉和帝诛窦宪,宦官开始用权/西域完全归汉/蔡伦造纸

 张衡发明地动仪/梁冀专权

 党锢之祸/黄巾起义爆发

 董卓专权/曹操起兵

 王允诛董卓/曹操屯田/官渡之战

 孙权安定东吴/赤壁之战

 刘备占据益州/东汉灭亡

220~280年

三国

 曹丕称帝代汉/刘备称帝

 獍亭之战/曹丕攻吴/曹丕病逝

 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定南中

 蜀魏六战/孙权称帝/曹芳即位

 魏平辽东/高平陵政变

 司马师专魏/姜维连年伐魏

 司马昭杀曹髦/蜀汉灭亡/吴国孙皓即位

 钟会、邓艾内讧

265~420年

晋朝

 司马炎称帝

 扶南、林邑遣使至晋/西晋灭吴/司马衷

 继帝位,贾后专权

 八王之乱开始/刘渊起兵

 刘渊称帝建汉,十六国开始/永嘉之乱/晋怀帝青衣行酒/西晋灭亡/司马睿称帝建东晋

 王敦之乱

 石勒称帝建后赵/王导去世

 王羲之作“天下第一行书”/苻健建前秦

 桓温北伐/前秦统一北方/淝水之战

 慕容垂重建燕国

 慕容泓建西燕/姚苌杀苻坚/拓跋珪建北魏/燕魏参合陂之战

 拓跋珪改革/桓玄篡位

 夏筑统万城/刘裕灭后秦/东晋灭亡

420~589年

南北朝

 刘裕建宋/刘宋北伐

 吐谷浑灭夏/北魏统一北方,北朝始

 太武帝灭佛/刘宋第二次北伐/宦官宗爱杀魏二帝

 萧道成灭宋建齐/北魏冯太后称制

 北魏孝文帝改革/龙门石窟开凿/萧衍建

 梁代齐/菩提达摩东来

 尔朱氏之乱/高欢起兵

 两魏并立/高洋建齐/陈霸先称帝

 周统一北方/北周灭亡

581~618年

隋朝

 杨坚建隋/改易官制

 《开皇律》颁行/隋反击突厥之战

 隋凿广通渠/隋灭陈/改革府兵制

 吐谷浑称臣/改立太子/杨广杀父自立

 营建东京/开通大运河/赵州桥建成/科举制度确立/隋炀帝三次巡游江都

 炀帝死,隋亡

618~907年

唐朝

 李渊称帝建唐/初立租庸调制

 李世民削平群雄/玄武门之变

 渭水之盟/玄奘西行取经/唐置安西都护府/文成公主入藏

 阎立本绘《步辇图》/始设安西四镇

 唐高宗即位/日本遣唐使来华

 武则天被册立为皇后/唐军平定百济

 武则天称帝建周/狄仁杰拜相

 设北庭都护府

 韦后杀中宗/唐玄宗即位

 册封杨太真为贵妃/杨国忠拜相/安史之乱

 马嵬驿兵变

 唐肃宗即位/张巡平乱

 史思明败亡/推行两税法/点苍山会盟/永贞革新

 宪宗遣使迎佛骨/宦官专权

 牛李党争/甘露之变

 宦官立武宗

 黄巢起义/李克用助唐

 朱全忠专唐政/唐朝灭亡

907~979年

五代十国

 朱全忠建梁/王建称帝建蜀

 洛阳兵变/后唐建立

 后唐灭前蜀/孟知祥建后蜀

 石敬瑭建后晋/刘知远称帝

 郭威称帝建周/沧州铁狮子铸成

 高平之战/周世宗即位

960~1279年

宋朝

 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

 北宋平定南方/南唐后主李煜受封违命侯

 完善科举制/宋太宗即位/孔子后人袭封文宣公

 平定北汉/王小波、李顺起义/澶渊之盟

 推行恩荫制度/刘太后垂帘/交子出现

 王惟一造针灸铜人

 设置武举考试/宋夏之战

 宋与辽议和/包拯权知开封府/宋英宗即位

 王安石变法/颁行《三经新义》

 宋设置医学/哲宗即位

 《资治通鉴》成书/平夏城之战/宋徽宗即位

 苏轼去世于常州/宋封大理国王/宋江、方腊起义

 宋金攻辽/宋徽宗退位

 李纲坚守开封

 靖康之变/宋高宗建南宋/宗泽保卫东京/高宗南逃

 岳飞出师北伐/宋高宗定都临安

 绍兴和议/岳飞蒙冤风波亭

 女词人李清照去世/采石之战/宋孝宗即位

 隆兴和议/开禧北伐

 陆游去世/宋蒙联军灭金

 宋慈《洗冤集录》刊行/蒙古大举侵宋/贾似道擅权

 元军攻陷临安/陆秀夫拥帝投海

907~1125年

辽朝

 耶律阿保机称帝/收取幽云十六州

 “睡王”辽穆宗被杀/萧太后摄政

 正式开科取士/东侵高丽

 辽宫政变/辽征西夏/五京分立

 重元之乱/阿骨打起兵反辽/金攻陷五京

 耶律大石建西辽/天祚帝被俘,辽朝灭亡

1038~1227年

西夏

 李元吴即位夏国王/三川口之战

 庆历和议/夏与辽议和/太子之变

 李乾顺亲政/西夏向金称臣

 西夏灭亡

1115~1234年

金朝

 阿骨打建金反辽/金太祖颁行女真大字/金攻陷开封

 金筑长城/完颜宗弼率军南犯

 完颜亮政变/金迁都燕京

 金世宗去世/金设女真国子学

 卢沟桥开始修建/金章宗改革币制/金军反攻南宋

 蒙金交恶/金朝败亡

1206~1368年

元朝

 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成吉思汗西征

 灭亡西夏

 窝阔台即蒙古汗位/蒙古灭金/长子西征

 耶律楚材悒郁而终/蒙哥死于钓鱼城之战/忽必烈称帝

 中统宝钞印行/忽必烈建元

 马可·波罗来华

 伯颜渡江灭宋/元大都建成/编成《授时历》

 元成宗即位/正式实行科举取士制度

 英宗新政/十年更五帝/京师发生大地震

 元朝灭亡

1368~1644年

明朝

 朱元璋称帝/明朝开始修筑长城

 诏令建立学校/始建诸王分封制度

 颁行大明宝钞/“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去世/洪武“四狱”

 建立锦衣卫/明孝陵建成/明代官服基本确定

 建文帝削藩/靖难之役/建立奴儿千卫

 郑和下西洋/《永乐大典》修成

 成祖五征漠北/疏通南北大运河

 营建北京/武当金殿建成/唐赛儿起义

 仁宗即位/改定科举名额/朱高煦谋反/开平卫内迁

 土木堡之役

 于谦保卫北京/英宗自瓦刺回京/夺门之变/曹石之变

 设置西厂/明武宗杀刘瑾/明世宗即位

 俺答汗开始犯边/壬寅宫变/严嵩升任首辅

 倭患日烈/严嵩遭贬

 海瑞上疏/隆庆开关/俺答汗受封顺义王

 神宗即位

 张居正改革/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

 女真崛起/抗倭援朝战争结束

 立太子,国本之争结束/努尔哈赤创立八旗制

 萨尔浒大战

 红丸案,光宗丧生/明熹宗即位/魏忠贤提督东厂

 杨涟冒死上疏/袁崇焕宁远大捷

 皇太极即汗位/王恭厂事件/崇祯帝即位/宋应星著成《天工开物》

 松锦大败/李自成建大顺政权/崇祯帝自缢煤山

1636~1911年

清朝

 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南明弘光政权建立

 李白成死难/多尔衮去世

 顺治帝亲政/康熙帝即位/郑成功收复台湾

 康熙帝智除鳌拜/平定三藩

 施琅平台湾/雅克萨之战/三征噶尔丹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康熙字典》编成

 雍正夺嫡/秘密立储制度建立/全国推行“摊丁入亩”

 西征青海/曾静投书案

 军机处设立/清军大败噶尔丹策零/乾隆帝即位

 赈救黄淮灾区

 岳钟琪病死军中/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外八庙建成

 和坤专权/《红楼梦》成书

 开馆修《四库全书》/四大徽班进京

 乾隆帝逝,嘉庆帝亲政/癸酉之变

 道光帝即位/虎门销烟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军攻陷广州等地

 三元里人民抗英/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葡萄牙强占澳门/太平天国运动

 曾国藩创建湘军/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

 辛酉政变/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设立/洋务运动/同治帝逝,光绪帝继位

 中法战争

 台湾建省/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同盟会成立

 武昌起义/宣统帝颁诏退位

试读章节

吕不韦,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后来到韩经商,成了家累千金的大商人。前265年,安国君为秦太子,其中子子楚,不得母亲夏姬喜欢,被派到赵国去当质子。当时秦、赵交战,子楚没有得到相应的礼遇,吕不韦刚好到邯郸做生意,见到子楚,认为奇货可居,便帮助子楚谋取王位继承人的资格。他了解到安国君宠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而能立嫡嗣者又只有华阳夫人。吕不韦以五百金给子楚,以便结交宾客。他又以五百金买奇物玩好,送给华阳夫人,并说子楚贤智,结交诸侯宾客遍天下,常想念华阳夫人,劝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嗣。华阳夫人同意了,立子楚为嫡嗣。前257年,子楚与吕不韦归秦。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孝文王(安国君)继位。次年,孝文王死,子楚立,是为庄襄王。同年(前249),以吕不韦为相,封文信侯,食河南洛阳10万户。庄襄王三年(前246)卒,太子政继位,是为秦始皇,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吕不韦从庄襄王元年起,到秦王政十年(前237)止,当丞相的时间共13年。秦王政刚继位时,不过13岁,很多政治、军事活动都由吕不韦裁决。

诛除吕不韦集团

按照秦国制度,国君到22岁举行冠礼后便可亲理政务。前239年,秦王政已21岁。就在这年,秦国朝廷中掀起激烈的政治斗争。当时吕不韦有宾客三千、家童万人。为太后宠幸的宦官嫪毐也有宾客一千多人、家童几千人。这年,太后封嫪毐为长信侯,把山阳(今太行山东南)和河西、太原两郡作为封地,并由他决定政事。吕不韦也把《吕氏春秋》公布出来,是想在秦王政亲政前,把自己的学说定于一尊,使秦王政成为他的学说的实践者,从而维持其原有的地位和权势。吕不韦和嫪毐钩心斗角,争夺权势,发展到分裂整个秦国的地步。前238年,秦王政已22岁。为了举行冠礼,他从咸阳跑到旧都雍。嫪毐就在雍发动政变,被秦始皇调动军队平定。次年,秦始皇免除吕不韦的相职,命他出居食邑河南。由于六国的使者和宾客暗中与吕不韦来往,秦始皇又命令他迁居蜀郡。不久吕不韦就畏罪自杀了。从此,秦始皇亲政,以法家为主,兼采儒、道、阴阳学说来统治秦国。

秦破赵国邯郸

前230年,秦灭了韩。当时,赵国发生大旱灾,秦乘机大举进攻。次年,秦又大举攻赵,王翦率领了上党郡兵士直下井陉(今河北井陉西),杨端和率领了河内兵卒围攻赵都邯郸。赵派李牧、司马尚带领大军抵抗。赵王迁的宠臣郭开受了秦国贿赂,造谣说李牧、司马尚谋反,赵王因此改用颜聚代替李牧等,并杀死李牧。前228年,王翦大破赵军,俘虏赵王迁。赵公子嘉率其宗族几百人逃到赵的代郡,自立为代王。秦在赵都邯郸一带建立邯郸郡。

荆轲刺秦王

燕太子丹惧怕秦国灭燕国,于是与鞠武共谋报复秦王之事。鞠武劝太子丹与魏、齐、楚联合,但是太子丹认为这是长远之计,不如找人行剌秦王。鞠武推荐田光,田光又推荐了荆轲。太子丹与荆轲纵论天下形势,再三请求荆轲担任剌秦王的重任,荆轲答应了。太子丹于是尊荆轲为上卿。前227年,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荆轲出发时,太子及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到易水边为他饯行。高渐离击筑,荆轲慷慨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完上车离去,义无反顾。到了秦国,买通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秦王在咸阳宫召见荆轲。荆轲献呈燕国地图,展开地图时,卷在里面的匕首露出来,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持匕首刺去。秦王扯断衣袖退却,因为剑长,惶恐之中未能拔出,便绕着殿柱跑,荆轲紧追不舍,群臣惊愕,不知所措。秦王绕柱奔跑,乘机将长剑拔出,击剌荆轲,断其左腿。荆轲负伤,便将匕首掷出,未能击中秦王。秦王又连刺了荆轲几剑,荆轲被杀。同年,秦派王翦、辛胜攻燕,燕、代两国发兵抵抗,在易水以西被秦军击败。次年,秦更大举攻燕,攻下了燕都蓟城,燕王喜听从代王嘉的计策,杀了太子丹,把太子丹的头献给秦军求和,秦未允。前222年,秦将王贲率军进攻辽东,俘获燕王喜,燕国灭亡。前225年,秦派王贲攻魏,引黄河、大沟的水灌大梁,3个月后大梁城坏,魏王假出降,于是魏国灭亡。秦在魏的东部地区设置砀郡。

秦灭楚置三郡

前225年,秦派李信、蒙武带20万大军攻楚,李信进攻平舆(今河南平舆北),蒙武进攻寝(今河南沈丘东南),初步取得胜利,两军在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会师。楚军乘秦军不备,跟踪反击,打败秦军。本来楚和秦约定,愿意献出长沙以西的土地向秦求和。楚反击得胜,就叛约而向秦的南郡发动进攻了。秦改派告老还乡的王翦带了60万大军出征。秦国以楚叛约为由,大举攻楚。王翦大破楚军于蕲(今安徽宿州东南)南,迫使项燕自杀。接着,秦军攻入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前223年,王翦更平定楚的江南地,降服越君,楚被灭亡。同时,秦陆续设郡,在楚地设立九江郡、长沙郡、会稽郡。

秦灭齐完成统一大业

前222年,秦派王贲灭了燕国。接着回攻代,俘虏代王嘉,于是赵国灭亡。秦建立代郡和辽东郡。当秦陆续攻灭韩、魏、楚、赵、燕5国时,齐的相国后胜接受秦的贿赂,不仅不帮助5国抵抗秦国,自己也不作抵抗准备,只是封锁了西面边界。前221年,秦将王贲从燕国南攻齐,在没有遇到抵抗的情况下攻破齐国,俘虏齐王建,于是齐国灭亡。秦就在齐地上建立齐郡和琅琊郡。秦国从前230年起,至此首尾10年,陆续兼并了六国。从此“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统一中国的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自称为“始皇帝”,以显示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并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世世相传,“传之无穷”。P51-52

序言

以史为鉴,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以把握中国社会治乱兴替的内在规律,可以洞悉修齐治平的永恒智慧。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曾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是一面镜子,映照的却是当下的社会现实。因此迷恋历史的背后,是“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旷世忧伤和凝然思虑。

然而,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掌握中国历史中所蕴涵的深层次的东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人物多,事件多,神话与传说并存,正史与野史交错,头绪繁多,内容庞杂。而现代社会生活的紧张忙碌,令许多人对中华五千年厚重悠远的历史、卷帙浩繁的历代典籍只能望而兴叹。即便有时间,又有多少人愿意皓首穷经呢?

有感于此,我们精心编撰了这部《一本书读懂中国历史》,力图让广大读者通过一本书就能把握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

本书以历史编年为经,以每一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艺术、社会生活和民俗风情为纬,纵横捭阖地勾勒出中华民族上起原始社会、下至清亡的历史进程。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力图将繁冗、艰深的历史梳理得更加简洁、清晰。通过一个个简明的词条、生动的花絮和珍贵的图片,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变迁、战争风云、人物风流和文化艺术剪辑成一部异彩纷呈、雅俗共赏的历史巨片。

但是,谁也无法奢望一本图书可以全方位、多侧面地展现出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毕竟煌煌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积淀是书籍无法承载的。我们只是希望书中准确生动的文字叙述、清晰珍贵的历史图片,能够让你回眸战国的刀光剑影、西汉的鼓角争鸣,感受隋唐的盛世风流、两宋的经济繁荣,领略元朝的铁骑雄风、明清的兴衰历程。

除了可以让你在图文间梦回前朝,我们还希望历史中的智慧能够启迪你今天的生活。因为历史原本就是先贤们遗落的钥匙,可以带领我们开启一道道现实的困惑之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本书读懂中国历史(超值典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崔晓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56143
开本 16开
页数 2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60
18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6: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