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大国博弈之殇)(精)
内容
目录
修订第二版作者序言
第一版作者序言
参考文献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近因与基本原因
第二章 1871年至1890年的秘密同盟体系:东欧帝国的霸权
第三章 1890年至1907年的秘密同盟体系:三国协约的成立
第四章 1907年至1914年的秘密同盟体系: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对立
第五章 1907年至1914年的巴尔干问题
第六章 佛兰兹·斐迪南大公
第七章 刺杀计划
第八章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的责任问题
第九章 关于“波莰坦会议”的传说
第十章 关于奥国最后通牒的准备工作
第十一章 俄国的危险性
第十二章 塞尔维亚的答复
第十三章 维护和平的建议
第十四章 为时已晚的德国对于和平的努力
第十五章 俄国的动员
第十六章 其他国家的动员和宣战
第十七章 结论
导语
☆ 恢弘的舞台,动人的细节,改变世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识
☆ 从普法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略格局的形成与转变
☆ 经济利益、新仇旧恨和“国家的尊严”,大国博弈失败的偶然与必然
了解今日之世界,需要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
当时的欧洲各大国:英国、法国、俄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无一想要一场欧洲乃至世界大战。在大战爆发之前,英国和德国的关系正日趋缓和,正要签订条约解决双方长久以来的经济利益冲突;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边境两侧的军队都复员了;德皇“威利” 和沙皇“尼克”之间的书信往来多次阻止潜在的战争威胁;德国对不安分的盟友奥匈帝国似乎有着强大的控制力,足以阻止它滑向战争……
然而,战争来了,没有一个国家的领导者可以说自己是完全无辜的。
本书作者希望从当事人本人的观点,而不是从他们的拥护者或敌对者的观点,来解释他们的行为,由此而达到一种无偏见的论断,至于能做到什么地步,则须由读者来判断。
内容推荐
这会是一场具有空前规模和空前剧烈的世界战争。那时会有800万到1000万的士兵彼此残杀,同时把整个欧洲都吃得干干净净,比任何时候的蝗虫群还要吃得厉害。——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世界有史以来的最大灾难之一是如何发生的?
为了解答这一问题,美国历史学者悉德尼·布拉德肖·费伊用英、法、德、奥、俄、意、塞尔维亚等国的官方档案和出版物,当时大使与国内往来的电报、信件,各国领导人的传记、回忆录和文章,各国报纸的文章,重新审视以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责任相关的种种观点,试图还原这场浩劫的“远因”与“近因”。
从“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产生到各大国之间的妥协与摩擦,从迷雾重重、“意外”的萨拉热窝枪声,到最后时刻争分夺秒的电报斡旋,主事者并非都是颟顸好事之徒,从当事人的角度看每一步行动也都有其根据,但历史仍在一个个“偶然”的事件中走向不可收拾的地步,即使在那时,决策者们已经意识到自己负担的责任有多重,但现实仍远远超出其想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大国博弈之殇)(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悉德尼·布拉德肖·费伊
译者 译者:于熙俭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226270
开本 16开
页数 72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710
出版时间 2019-06-01
首版时间 2019-06-01
印刷时间 201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1084
CIP核字 2019080145
中图分类号 K143
丛书名
印张 4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0: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