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理性审视(20世纪中国文化语境中的茅盾)/丽泽人文学术书系
内容
内容推荐
对中国现代文学大家茅盾,人们向来都有很高评价,但自“重写文学史”以来,对茅盾的研究与评价却发生严重倾斜,于是就有对茅盾的种种误读,诸如作家评价的单一政治阐释、“纯文学标准”的评价错位、评论作家的单向思维模式等。由此看来,将作家置于20世纪中国复杂文化语境中进行分析,至关重要。透过对茅盾的历史审视,我们从这位文学大家的艺术选择中,看到了作为人文知识者的作家不可或缺的现实关怀和历史担当,折射出现实主义在中国有着最广阔的前景。
作者简介
王嘉良,1942年7月生,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承担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4项、省部级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0余项,有13项科研成果获省人民政府奖。出版《茅盾小说论》《现代中国文学思潮史论》《王嘉良学术文集》等学术著作20余部。1993年获全国首届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二等奖,同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绪论 被误读的茅盾
第一章 文化背景:文化思想探源及其日渐“定型”
一、维新文化:茅盾文化思想的生成起点
二、取精用宏:早期文化思想的开阔性与驳杂性
三、博取中的选择:文化思想的日渐“定型”
第二章 “矛盾”人生: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中的审视
一、“茅盾前”:文学与政治的交错与契合
二、“茅盾时”:复杂时势中自我选择的两难
三、“茅盾后”:在矛盾运动中的“迂回而进”
第三章 作家本色:“文人从政”心态与独特呈现方式
一、“综合体”茅盾的作家、文学家本色定位
二、典型范式:潜行于政治与文学之间
三、知识文人的复杂样态与茅盾的“文人从政”心态
四、文学家茅盾介入政治的独特呈现方式
第四章 创作文本:政治文化内涵与其多重意义生成
一、“政治文化”视阈中的文学政治化倾向
二、“民族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想象
三、“阶级政治”与革命、阶级的言说
四、对文学表现“小资产阶级”阶层的关注
五、政治视野中的“个人想象空间”拓展
第五章 20世纪文化语境与茅盾的持守现实主义
一、现实主义:复杂文化语境中的审慎选择
二、现实主义在我国的曲折流变与茅盾的选择之路
三、坚定持守现实主义及其产生的正负效应
四、现实主义的“创造原点”意义与重要建树
第六章 茅盾“创作模式”:特定文化语境中的创作范型
一、模式生成:并非随意为之的创作转型
二、评价模式:置于特定文化语境中的分析
三、理性审视:对模式艺术要求的考量
四、“创作模式”的评价与“模式化”批评的误导
第七章 “理性化”创作中的独特艺术诉求
一、《子夜》创作例证:对理性与艺术“相克”的防范
二、“寓于形象”的思维:把创造形象“尊为第一义”
三、追求“形式”完满:调动多种艺术手腕克服理性制约
四、借鉴欧洲“正宗”现实主义的小说叙事艺术
结语 文学大家茅盾给予后世文学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理性审视(20世纪中国文化语境中的茅盾)/丽泽人文学术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嘉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167024
开本 16开
页数 3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9-04-01
首版时间 2019-04-01
印刷时间 201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554
CIP核字 2018232842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2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5: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