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 可见与视而不见
爱
希望
担忧
仇恨与歧视(1):集体性的敌视人类
仇恨与歧视(2):机构性的种族主义
二 同质的·自然的·纯正的
同质性
自然的
纯正的
三 赞美不纯正
| 图书 | 何故为敌 |
| 内容 | 目录 前言 一 可见与视而不见 爱 希望 担忧 仇恨与歧视(1):集体性的敌视人类 仇恨与歧视(2):机构性的种族主义 二 同质的·自然的·纯正的 同质性 自然的 纯正的 三 赞美不纯正 内容推荐 种族主义、狂热主义、敌视民主——在日益分化的民众中,尤其主导着一种思维方式:只质疑他人的立场、却不对自己的立场进行质疑。“那些犹太人”“那些女人”“那些无宗教信仰者”“那些黑人”“那些女同性恋”“那些难民”,以及“那个美国”“那些政客”“那个西方”“那些警察”“那些媒体”“那些知识分子”,这些都是当今人们仇视的“另类”。这些“另类”被想象成所谓危险的势力,或所谓品质卑下恶劣的群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被“视而不见”,被“歧视”,被虐待,甚至遭到杀戮。被当作“另类”的人们,总会有潜在的抵抗意识,他们的抵抗又会激化人们的“担忧”,因而仇恨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周而复始,无法消解。在文明进程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仇恨,仇恨是如何构建和形成的,是什么样的思维导向导致了仇恨的生成和恶化,仇恨应该如何化解? 在这部专著里,卡罗琳·艾姆克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精力。面对不顾任何具体问题的教条式思维,她对多元性、对“不纯正”给予赞美;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个体及异类的自由,建立一种包容、多元化的文化。同时,她还指出,要想实现和平共处,需要有勇气同仇恨抗争,还需要有容忍多样性及保持协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反对仇恨的抗争中取得成功。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何故为敌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德)卡罗琳·艾姆克 |
| 译者 | 译者:郭力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42656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0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17 |
| 出版时间 | 2019-03-01 |
| 首版时间 | 2019-03-01 |
| 印刷时间 | 2019-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234 |
| CIP核字 | 2019024083 |
| 中图分类号 | B08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6.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26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