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国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联动性研究--以沪港通深港通为例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试图回答3个问题:一是回归以来香港与世界各地股市联动性如何变化,回归以来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强化了还是有所弱化;二是内地与香港股市的联动性是否加强了(本书将从长期均衡、短期动态波动两个视角检视内地与香港股市的联动性);三是沪港通、深港通后内地与香港股市的联动性是否加强了(本书将检验沪港通、深港通的政策效果,为下一步深化互联互通做好准备)。 作者简介 张文闻,男,1987年1月出生,广东人,现供职于招商局资本研究发展部。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中山大学经济学博士、广州市统计学会理事。曾求学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与巴黎第九大学(联合培养项目),留学期间曾赴英国剑桥大学交流学习。已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公开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CSSCI论文7篇。研究兴趣为资本市场、产业转型升级、粤港澳大湾区。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本书的结构安排 1.6 本书的创新点 1.7 本书的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股市联动性的理论解释 2.2 股市联动性的研究方法 2.3 股市联动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 2.4 中国内地与香港股市联动:沪港通、深港通 2.5 文献评论 3 中国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联动的制度与机制分析 3.1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发展历程 3.2 中国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联动的重大事件 3.3 中国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联动的制度背景 3.4 中国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联动的机制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香港与世界各地股票市场联动的实证研究 4.1 引言 4.2 实证方法与模型 4.3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5 结果讨论与小结 5 中国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的长期均衡联动研究 5.1 引言 5.2 实证方法与模型 5.3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5.4 实证检验与分析 5.5 结果讨论与小结 6 中国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短期动态联动研究 6.1 引言 6.2 实证方法与模型 6.3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6.4 实证检验与分析 6.5 结果讨论与小结 7 沪港通、深港通背景下中国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联动研究 7.1 引言 7.2 实证方法与模型 7.3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7.5 结果讨论与小结 8 研究发现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发现 8.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联动性研究--以沪港通深港通为例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文闻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立信会计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296215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3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50 |
| 出版时间 | 2019-07-01 |
| 首版时间 | 2019-07-01 |
| 印刷时间 | 2019-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250 |
| CIP核字 | 2019137281 |
| 中图分类号 | F832.5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9.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39 |
| 宽 | 171 |
| 高 | 7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