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笔落惊风雨(上)/发现中国印记丛书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汉字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创造与智慧结晶,是中华文明的根基。汉字的发展演变在甲骨、金石、简牍、绢帛、纸张上被记录下来,文字上的一脉相承让我们得以了解自己的过去。汉字作为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不仅记录了我们古老文明的漫长历史与沧桑变迁,更逐渐催生出一门崭新的艺术种类——书法艺术。本书开篇从文字的起源讲起,描绘出文字发展演进与更替变化的过程。全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对书法艺术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传世名作、书法名家、王侯将相,通过讲述帝王、名人与书法相关的事件和名作的流传故事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文风亲切流畅,生动自然,有着较强的可读性。 作者简介 董胤,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已发表《“汝钧不分”与“官钧不分”从一件乾隆皇帝弄错的瓷器说起》《汉字之美:从甲骨金石到明清墨迹——记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中国古代书法展》《喀尔巴阡山、多瑙河、黑海——罗马尼亚珍宝演绎璀璨中东欧文明》等,参与编写《认知——国家博物馆课程学习绘本》《复兴之路——国家博物馆课程学习绘本》。 目录 你从哪里来,中国汉字 从商代寄来的问候 铸刻而成的书法艺术 方寸之间的美 用铭文印证历史 秦刻石之石鼓文与琅邪刻石(上) 秦刻石之石鼓文与琅邪刻石(下) 陆机与《平复帖》 北凉《沮渠安周造佛寺碑》拓本 女书法家卫夫人 说不尽的“王书”之《兰亭序》 说不尽的“王书”之三希堂 竹与木上的墨迹之舞 经典刻在石头上 隶书与《曹全碑》 汉字装饰之美 楷书大家欧阳询 一代女皇的书法艺术 草圣张旭 诗仙的唯一手稿 颜真卿与他的盖世名作 僧人怀素 柳公权的“柳骨”与《神策军碑》 翰墨风流“杨风子 信仰做笔录功德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笔落惊风雨(上)/发现中国印记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董胤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015516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8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55 |
| 出版时间 | 2019-03-01 |
| 首版时间 | 2019-03-01 |
| 印刷时间 | 2019-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30 |
| CIP核字 | 2018232715 |
| 中图分类号 | J292-0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2.5 |
| 印次 | 2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0 |
| 宽 | 171 |
| 高 | 12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