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纪念《萌芽》创刊50周年,我们选编了“《萌芽》50年精华本”,集中展示《萌芽》50年来发表的优秀作品。这套精华本分“小说卷”四本、“纪实文学卷”一本、“散文诗歌卷”一本,内容均按作品发表年代编排。从中,可以读出社会50年流变的轨迹。我们把这套书献给50年来《萌芽》的读者们,正是几代读者的关心和支持,《萌芽》才得以保持青春活力。
图书 | 青春骚乱/萌芽50年精华本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为了纪念《萌芽》创刊50周年,我们选编了“《萌芽》50年精华本”,集中展示《萌芽》50年来发表的优秀作品。这套精华本分“小说卷”四本、“纪实文学卷”一本、“散文诗歌卷”一本,内容均按作品发表年代编排。从中,可以读出社会50年流变的轨迹。我们把这套书献给50年来《萌芽》的读者们,正是几代读者的关心和支持,《萌芽》才得以保持青春活力。 内容推荐 《萌芽》50岁了,依然还是萌芽。年轻的血液奔涌,使得《萌芽》永远年轻。《萌芽》创刊50周年之际,本书特精选肖复兴、胡万春、草婴等作家的纪实文学,集成此精华本,奉献给广大读者。 目录 总序:50岁了,还是萌芽 草原上的挤奶工 肖洛霍夫在静静的顿河边上 聂银初 共产主义的曙光 共产主义的火花 碧海鸿雁 在杨家岭的顶峰上 芦荡火种 揭开白蚁王国的秘密 冰峰雪莲红 国宝 冰海沉船 江东一奇男 中学琼瑶热 青春的骚乱 中国的吉卜赛部落 与世界共老 上海s.c总部在波士顿 上海的水上之门 出国热:迅速缩小的世界 敲门人的心 疯狂的海洛因 南京路:那里发生着什么 钢琴之才郎朗的成功之路 华盛顿:韩战纪念碑 “男生到哪里去了” 课桌上的舞蹈 80年代的生活写真 “香港一定得” 试读章节 草原上的挤奶工 王子述 一 赵素君坐在从海拉尔开到呼伦贝尔草原国营牧场去的汽车上,车上都是新从各地招来的挤奶工,大家在车上说说笑笑,一点也不感到寂寞。 虽然是春天三月的天气,大草原上仍然很冷,冰雪一点都没融化。从车上望出去,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看不到边。汽车在雪地上飞驰着,刺骨的寒风吹到脸上,像针扎一样痛。虽然大家都带着皮帽子,也不顶事。 草原上的一切景色,对在乌兰浩特市长大的赵素君都是新鲜的。这样辽阔无边的原野,汽车可以像脱缰的野马一样随意奔驰,用不着找道路走;像蘑菇一样的蒙古包,在草原上散布着;更使她兴奋的是从来没有看到过的牛羊群和一群群的黄羊子。这一切,使她心情激动,幻想着不多时就要到达规模浩大的国营牧场,她可以像画片上苏联农场的女工一样,用机器来挤牛奶…… 她正在想着的时候,汽车突然停住了,司机招呼大家:“到了!请下车吧!”赵素君听了,头一个跳下车去。往前面一看,什么都没有,仍是一片风雪茫茫的原野。她禁不住回过头问:“这是什么地方?牧场在哪儿?” “这里就是咱们的牧场,房子在雪底下呢!” 赵素君顺着司机伸出的手指看过去。就在跟前有一排地窖,窖顶比平地不过高一两尺。大雪盖满了窖顶,和地上的雪连成一片,若是不留心真看不出那是房子。地窖里的人听见汽车声音,都跑出来欢迎新同伴,帮助她们拿东西,分别把她们领进地窖里。 她进入地窖一看,里边并没有炕,大家就在地上铺着被褥睡觉。窖里的气温很低,墙上结着很厚的一层白霜。她虽然穿着棉鞋,脚还是冻得不行。 到了夜里,赵素君住的那个地窖里点上了油灯,大家围着火盆谈天。外边大风雪刮着,呼呼直响,只要一开门,油灯就会被大风吹灭。草原的夜晚虽然寒冷,但是人们的心上却比火盆还要炽热。大家兴奋地谈着将来的工作。这些未来的挤奶工当中,要算赵素君年纪最大,其他都是十六七岁的小姑娘。有的姑娘过去放过牛群,已经有挤奶经验,就谈着挤奶的方法。一个年纪很轻、梳着两条辫子的小姑娘,顽皮地问赵素君: “你,就要成挤奶工了!你说说牛有几个奶头?” “两个奶头呗!” 姑娘们听了全都吃吃地笑了起来。别人插嘴说: “赵素君,你给打了个对折!真是城里的小姐。” 赵素君的脸本来就冻得通红,现在更羞得变成紫的了。她心里开始不安起来:“我怎么能当挤奶工呢?连牛有几个奶头都不知道。”她又想着在乌兰浩特报名的时候,自己保证过:“要好好在草原上工作。什么不懂就学什么,有啥了不起呢?”这样一切想好之后,她就安心地睡去了,在她洋溢着少女活泼神情的脸上,露出了笑意。 P3-4 序言 《萌芽》50岁了,依然还是萌芽。年轻的血液奔涌,使得《萌芽》永远年轻。 《萌芽》杂志创刊于1956年7月,是新中国第一本青年文学刊物。第一任主编哈华在创刊词中说:“我们选择了‘萌芽’作为刊物的题名,一方面是由于它本身就是代表着新生的意思;另一方面,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在26年前,鲁迅先生曾经办过一个刊物叫做‘萌芽’,当时正是左翼作家联盟成立的时候。鲁迅先生在左联成立大会上指出:‘我们应当造出大群的新的战士。’他办刊物,编丛书,搞文学团体,目的都是为了培养青年一代,‘萌芽’正是其中的一个工作。我们目前迫切的问题,正是要培养出大群文学的新战士,一批一批地加入到我们队伍中来。我们选择了‘萌芽’,正是为了纪念和学习鲁迅先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培养文学青年的精神;对我们来说,也就是一种鼓舞和鞭策。” 50年来,《萌芽》一以贯之地按照创刊时确定的宗旨办刊。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和60年代,许多年轻作家在《萌芽》发表了他们的处女作,并以此为起点踏上文坛。不久前去世的优秀作家陆文夫的代表作《小巷深处》就发表在《萌芽》1956年11月的下半月号。 1960年下半年开始,由于纸张供应困难,《萌芽》被迫停刊,至1964年1月改为月刊复刊;1966年8月又因“文化大革命”再次停刊,至1980年1月复刊至今。在第二次复刊以后的25年里,中国文学界新涌现的优秀作家几乎都在《萌芽》留下了他们最初的足迹,这使我们感到骄傲。 1996年1月,基于时代的变化,《萌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版,更强调文学的普及和推广,更多着眼于提高青年人的文学素养,占领文化市场。改版至今也已经整整10年了,实践证明这次改版是成功的,《萌芽》杂志的发行量稳定在50万份上下,创造了《萌芽》历史上发行量的最高记录。 为了纪念《萌芽》创刊50周年,我们选编了“《萌芽》50年精华本”,集中展示《萌芽》50年来发表的优秀作品。这套精华本分“小说卷”四本、“纪实文学卷”一本、“散文诗歌卷”一本,内容均按作品发表年代编排。从中,可以读出社会50年流变的轨迹。我们把这套书献给50年来关心和支持《萌芽》的读者们。你们有的可能已经进入老境,有的还正当盛年,也有的今天还正是生机勃发的年轻人,代人曾经关注过的一本刊物,就是依靠了你们的支持,才得以保持青春活力。 巴金先生曾经在《萌芽》创刊号上撰文《祝青年文学创作的发展和繁荣》,他说,“作为编辑工作者,你们应当把自己看作这个园地的园丁,你们做的不仅是介绍、展览的工作,你们还有将‘萌芽’培养成树木的责任。”50年来,历任《萌芽》的老编辑们,就是按照巴老的要求,默默地、勤勤恳恳地经营着这个园地;我们也会继续像老编辑们一样,继续为“萌芽”培土、浇水、施肥,让文学的园地蔚然成林。 感谢50年来为《萌芽》贡献了心血的老编辑们。 感谢50年来供养了《萌芽》的读者们。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青春骚乱/萌芽50年精华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草婴//胡万春//肖复兴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913361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0 |
出版时间 | 2006-04-01 |
首版时间 | 2006-04-01 |
印刷时间 | 2014-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0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5 |
丛书名 | |
印张 | 2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西 |
长 | 235 |
宽 | 168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