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殖民统治时期印度文官招录制度研究 |
| 内容 | 作者简介 周红江,男,湖南省新邵县人。201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印度史、英帝国史等世界史学科的专题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4项。出版译著《印度史(最新修订版)》(合译)、《这就是欧洲史》(合译)。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文官招录制度:理解印度现代性的一把钥匙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视角的迁移 第三节 研究主旨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几项说明 第二章 印度殖民地行政体制的构建 第一节 印度文官制度中的英国因素 第二节 康华利体制在孟加拉的确立 第三节 对康华利体制的修正 第四节 殖民地官僚国家的建立 第三章 改革年代:考录制的确立和实施 第一节 印度文官考录制的确立 第二节 印度文官考录制的实施及影响 第三节 为印度人打开一条小小缝隙? 第四章 印度文官举荐招录和早期印度人化 第一节 举荐招录的延续和扩展 第二节 文官印度人化政策:举荐替代考试 第三节 殖民地文官印度人化政策的实施 第五章 文官印度人化加速与职位保留制 第一节 一战前后印度文官招录环境的变化 第二节 文官印度人化加速和保留制实施 第三节 二战中及战后的文官招录 第四节 印度文官招录制度的延续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万变不离其宗 第二节 制度变化背后的历史合力 第三节 官僚政治的若干问题:印度经验 附录1 Covenant of the Writers Signed in 1765 附录2 copy of The Covenant Executed by Members of the Covenanted Civil Service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内容推荐 文官招录制度是我们理解印度现代性的一个重要视角,它隐藏着殖民地时期印度社会与政治运行的秘密,蕴含着殖民政权与宗主国政府、英国社会与印度社会诸多因素的深层互动机制。本书探讨了殖民统治时期印度文官招录制度变化的过程和阶段性特点,分析文官招录制度变化的动因、影响,揭示英印殖民政权是如何利用文官招录制度,确保英国殖民统治利益,同时又有限度地吸纳印度人进入文官机构,维护殖民统治权威的。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殖民统治时期印度文官招录制度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周红江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5704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7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75 |
| 出版时间 | 2019-11-01 |
| 首版时间 | 2019-11-01 |
| 印刷时间 | 2019-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06 |
| CIP核字 | 2019222533 |
| 中图分类号 | D735.13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8 |
| 宽 | 165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