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场景即生活世界(媒介化社会视野中的场景传播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研究媒介化社会在数字时代的演进模式和深化图景:全球贸易体系、消费体系、资本体系作为经济动力,媒介与环境的啮合作为时空动力,人类感官的“超真实”体验作为主体性动力,新的信息和智能科技作为技术性动力,一起推动了全面的“媒介化社会”的到来。本书采用独特的实践范式来考查数字媒介化时代人类的传播活动和生活场景,探索了这些场景中蕴含的人类自我识别和认同的策略、主体和生命记忆重建的秩序,以及新技术大规模应用扩散与社会、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
本书可供对媒介与社会话题感兴趣的读者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阎峰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智能传播学会秘书长。2005年和2006年,分别在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做访问学者。与人合作出版了《中国营销报告》(2004)、《新媒体导论》(2007),作为副主编出版《大数据时代的传播创新——首届上海交通大学--ICA国际新媒体论坛精粹》(2015)。发表SSCI和CSSCI论文十余篇。研究领域主要有大数据挖掘和应用分析、智能传播、舆情分析、都市文化与创意产业等。作者还曾在中国广告业耕耘二十多年,主持和参与过农夫山泉、奥普浴霸等知名品牌的策划、创意、制作。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思想线路和研究设计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场景技术:技术的亲人性与人文构建
2.1 场景技术,催逼人还是与人共生
2.2 场景神器,技术集成与社会实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场景生产:媒介化社会的主体境遇与生活实践
3.1 移动互联时代的主体性境遇
3.2 主体信息化
3.3 主体节点化
3.4 主体生活实践与新场景构建——空间轴
3.5 生活实践与新场景构建——时间轴
3.6 媒介融合空间和缝隙与新场景构建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场景传播:传播叙事的意义与叙事特征
4.1 微叙事:场景传播主要的叙事形态
4.2 自我的认同:场景传播的基本叙事主题
4.3 开放与封闭:场景传播的内在叙事张力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语
5.1 相关结论
5.2 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导语
本书通过场景技术、场景生产、场景传播三个部分完整地描述了场景的社会化生产全过程。笔者发现,场景生产依赖三种社会机制:主体性的困境所产生的社会自调节机制;信息技术、媒介形态变革带来的主体信息化、节点化的机遇性机制;主体积极的生产、生活实践带来的主动性建构机制。
本书对人类主体性的时代困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同时发现人类在信息化时代的存在方式中,有更大的自由度,交流语言更加丰富,人类的文化走向更具衍生性、再制性的符号化信息文化时代;信息创构活动成为人活动的主要内容。同时,本书分析了人通过其自身的积极生活实践所进行的、实现的主体性的抗争及策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场景即生活世界(媒介化社会视野中的场景传播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阎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13204202
开本 16开
页数 1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5
出版时间 2018-12-01
首版时间 2018-12-01
印刷时间 201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258
CIP核字 2018254105
中图分类号 G206.2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71
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