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破网重生(预防与戒除网瘾实战案例)
内容
编辑推荐

你的孩子是否正沉迷于网络?怎么办?上哪去找医生把他解救出来?别急,先看看本书。它汇编了许多此类真实案例,来信、专家点评,具有很强的实际问题解决的借鉴作用。或许,看了本书,你就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内容推荐

陶宏开教授主编的第一本全部由真实材料集结而成的案例汇编。来信催人深省,故事感人至深。全部由网瘾孩子、家长、志愿者亲自叙写,陶教授点评,对戒除网瘾有榜样的借鉴激励效果和具体的方法指导作用。

目录

第一部分 网恋的枷锁多沉重

我的孩子不想上学了

一个孩子的绝笔信

请救救我的孩子和我的家

我真的好想戒除网瘾

救救我吧,我快发疯了

我真的很想离开网络回到学校

我有心理问题吗? 

SOS 

电脑是害了我,还是帮了我

一个重点大学学生的上网经历

第二部分 金钥匙如何打开新锁

陶教授教我如何做人/曾子豪

素质教育——做人教育/蔡鹏

网瘾少女曲倩转变纪实/李红鹰(记者)

从“浪子”到学子/吴穹

陶教授让我感受到了真诚/葛藤

步行千里寻得恩师/刘 洋

陶教授走进了我的心/刘文宇

把电脑当玩具的人是愚蠢的人/白 羊

第三部分 夏(冬)令营里孩子们的心声

决心+恒心=成功,决心一恒心=0/赵晨

网吧像一个美丽的陷阱/韩冷

和妈妈一起改变/王浩

我要向陶教授看齐/刘叶真

我理解了妈妈的苦心/彭志强

过去现在未来/王羽飞-

网吧和药品让我的过去不堪回首/李俊超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肖明明-

父母过去没有真正平等地对待我/李青靖

第四部分 把金钥匙交给家长

我的孩子是怎样转变的/侯静(母亲)

一步一步地,我转变了/徐涛(儿子) 

和孩子一起成长/张银芬(母亲)

我如何摆脱网瘾/徐海涛(儿子) 

从灰暗到阳光/孙玉巍(母亲) 

一个普通公民的责任/陈敏(祖母) 

我看到了希望和光明/刘建辉(父亲)

我决心彻底改变/刘浩(儿子) 

我们对孩子的问题有信心了/李韬强(父亲)

受教育最大的是我自己/黄莎莎(母亲) 

究竟是谁的错/李汉(父亲)

我抓住了树干/李其(儿子) 

第五部分大家一起来开锁

学习并快乐着/姚文莉

我要做一名更出色的志愿者/王 贺

用耐心和细心感化“顽石”/邓玉霞

在家长和孩子之间架设一座沟通的桥梁/赵一涛

大学生网络成瘾浅析/李蕤

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张冬晨

与北京“家庭交流中心”一起成长/代鸥

编后语

试读章节

我是来自甘肃的一个网瘾孩子的父亲,我的儿子因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现正面临辍学,但又毫无办法。我作为孩子的父亲,曾一度心灰意冷,感觉前路是一片黑暗,甚至觉得生活失去了意义。就在我非常绝望的时候,看到了陶宏开教授救助网瘾孩子的事迹,使我又重新看到了一丝希望和光明。今天我有幸参加了陶教授亲自授课的素质教育夏令营,更使我感到无比的高兴,让我受益匪浅。我和孩子终于可以从终日的泪水和对孩子的抱怨声中走了出来。更加使我欣慰的是,在陶教授的教导下,我看到了孩子的一些积极的、好的变化,并且对网络有了一些真正的认识。而我也找出了自身存在的问题,重新燃起了人生的希望,我自身也同样有了一些全新的认识。 

通过这几天听陶老师的课,我有以下体会:

一是我深深为以前对孩子的错误教育方法感到后悔,我今天才真正认识到我是一个非常不合格的父亲,由于我对孩子缺乏科学的指导和教育方法,使我的孩子从小没有打好人生的根基,没有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和兴趣,使他长大后没有认识到社会的复杂和人生的艰辛,因而缺乏人生的理想和目标。

二是在家庭生活巾和对孩子的教育上,缺乏真心的沟通,就像

P218陶老师所说的:两厢情愿的心灵交流,必须是平等的、互动的、真诚的、朋友式的,是发自内心的心灵沟通。而我们总是像陶老师说的那样居高临下,以教训的口气和孩子说话。有些话反反复复挂在嘴边,可孩子却一点儿都没有听进去,甚至让孩子心烦。我们还经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你看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你又如何如何”,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通过这次听陶老师讲课,才使我懂得了真正的沟通是什么。

三是孩子上网成瘾后,没有像陶老师所说的,用理性、平静的心态去对待,而是用简单的、粗暴的方法,老是盯着孩子,对孩子没有一点信任,不停地责怪孩子,把孩子当做了一个东西,愿怎么放,就怎么放,没有从心理上去分析孩子上网成瘾的真正原因,只是把对网络游戏的憎恨化为对孩子的抱怨。实际上不但一点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把孩子越推越远。这次听了陶老师的课才使我对自身的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一定要按照陶老师说的去一步一步进行,从改变自身开始。

我会改变自己的,我不会让孩子失望,也会让陶老师欣慰的。也请陶老师多帮助、指导。

P219

序言

一般来说,很多作者都是自写前言,以表心迹;或请某名人大家作序,以壮声色。由于此书的特殊性,尽管我们也能理解被网瘾困扰的孩子与家长的感受,但还是不如他们自己的体验来得更深更真。特别是在一次电视采访中,有位母亲当场念了一封给自己孩子的信,它代表了所有网瘾孩子家长的心声,句句饱含父母对孩子那博大无边的爱,声声力透期盼孩子早日脱离网瘾的殷切无比之心,深深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因此,我们觉得不需要做任何剪辑,将其原原本本一字不漏地收录在此,是为本书前言的最佳选择,最恰当地表达了我们编写和出版本书的初衷!亲爱的儿子,妈妈的宝贝:

唯有这样的称呼,才能表达妈妈是多么爱你。

在你成长的路途中,妈妈不小心让你掉进了网络游戏的泥潭里,在这个恐怖的网络泥潭面前,妈妈慌乱极了;看着在网络泥潭里挣扎得疲惫的你、憔悴的你、麻木的你,妈妈的心碎了,妈妈的世界一片黑暗;妈妈用尽了作为母亲能用到所有的办法来拯救你,也没能把你从中拉出来,你知道,妈妈有多伤心吗?

儿子,你知道吗,这个网络泥潭充满着变数,它改变了你的人生,使你远离了正常的生活轨道,使你失去了理想、失去了理性,使你抛弃了人间的温情,变成了冷血动物。

这个网络泥潭充满着血腥罪恶,多少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辍学、偷窃、自杀、猝死、杀人……

儿子呀,掉进这个网络泥潭是你的灾难呀,是你们这一代人的灾难呀,你什么时候才能明白,才能清醒呢?

漫长的日子在折磨着妈妈,妈妈成了世界上最伤心的人,最无奈的人;心痛你的麻木,感慨自己的无能,痛恨充满魔力的网络……

在这个灾难面前,妈妈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绝望和无助,儿子,你知道吗,无助的妈妈最后只好默默地祈求上天,祈求上天能把你拯救:上帝呀,救救我的孩子!

儿子,上帝听见了,今天,他给我们派来了爱心大使陶爷爷,陶爷爷来了,他来拯救你以及无数和你一样的陷进网络泥潭的孩子,感谢上帝!

儿子,把你的手伸给陶爷爷,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勇敢,聪明如此的你,一定能够跳出网络泥潭,回到阳光灿烂的现实。

孩子啊,所有陷入网络泥潭的孩子们,你们听见妈妈呼唤了吗?你知道吗,多少期盼的目光在注视着你,多少热情的双手在伸向你,多么温馨的世界在等待着你呀。

回来吧,我亲爱的孩子们!

爱你的妈妈

后记

我真没想到,2004年5月5日的一个电话,会如此地改变了我的退休生活。那天,《武汉晚报》头版头条以通栏大标题的形式,刊登了一位网瘾女孩儿的母亲向社会发出的求助信。我当时以为是一个个案,有人需要帮助,那我就帮一帮。哪知道这竟然成为一个潜在社会大脓包的突破口,问题一下子爆发倾泻出来,迅即影响到全国。我当时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作为一个退休者,更谈不上有足够的条件与时间去解决这一普遍而严重的社会难题。

好在“苍天不负有心人”,也可以说是“得道多助”。我的母校华中师范大学、众多媒体、广大家长、志愿者等等,纷纷伸出援手。紧接着,湖北省委和武汉市的主要领导、共青团中央、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学院和光明日报社以及各地的有关部门也都给予关注和支持,“挽救上网成瘾者行动”从武汉走向全国。一年多来,我们已经应邀去过27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70多个城市,在行动中,我们不但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更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通过大量的活动、实践与案例,我们已初步积累了一些方法和经验。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我们编写了《回来吧,孩子——预防与戒除网瘾指南》与《破“网”重生——预防与戒除网瘾实战案例》这两本书。第一本书是对预防及戒除网瘾问题进行理论和方法上的分析与归纳。第二本书主要是经我帮助成功戒除网瘾的青少年及其家长对于戒除网瘾过程的体会和感悟,他们的真实话语和可喜变化,使我万分欣慰,正如我在第一本书中说的那样,当他们感谢我的时候,其实我更想感谢他们,因为他们的认识和进步给了我更大的信心、快乐和力量。我相信这本书能给受网瘾困扰的青少年及他们的父母送去希望。

《破“网”重生——预防与戒除网瘾实战案例》一书能得以面世,除了我们编委会及参与写作的孩子和家长们的努力,更要归功于华中师范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的陈正儒主任和代薇老师,是他们最开始提出这个写作计划,并在其后的联系作者、征集素材、编辑整理、各方沟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该中心的志愿者和其他工作人员蔡鹏、李琴、姚文丽、党波涛、陈汉青、彭桂芳、高薇等也提供了不少的帮助,特在此一并致谢。

陶宏开

2006年3月16日

书评(媒体评论)

大家一定想知道,为什么父母给我做了好几年工作都不起作用,为什么我跟陶教授聊了两个小时就决定告别网络游戏?

——葛藤

经过两年来不间断地听陶老师讲课,领悟做人的真谛,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我终于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对于一个曾经不求上进、厌学打架、沉迷游戏的无为青年而言,这无疑是我迄今为止迈出的最成功的一步。

——蔡鹏

陶教授对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的评价极大地震惊了我。他说,孩子之所以有现在许多问题,错不在孩子,错在你们家长。改变孩子容易,改变家长难。他列举了家长种种教育不当的现象,居然绝大部分问题我都有。

——黄莎莎

看到现在那么多学生,由于沉溺网络而面临失学,我感到痛心疾首。我非常理解他们现在沉溺其中,无法自拔的心情,感同身受。我想我的经历能够给现在正沉溺于网络游戏中的同学们一点启示,“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希望他们能够最终振作起来,战胜网络游戏,战胜自己。

——徐笑词

从一名普通的辅导员到成为陶教授素质教育理念忠实的实践者,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领悟到了很多东西,知道了如何与人沟通,学会怎样耐心地倾听。

——王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破网重生(预防与戒除网瘾实战案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陶宏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063317
开本 32开
页数 2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9
出版时间 2006-04-01
首版时间 2006-04-01
印刷时间 200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3.5
丛书名
印张 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