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美国传播思想史(精)/中外传播思想史 |
| 内容 | 内容推荐 《美国传播思想史》一书用思想史的视角与方法,展现了围绕大众传媒所形成的美国社会思想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演进史。全书由两条主要线索构成:其一是围绕美国人的政治逻辑和民主观念讨论了美国新闻观念和新闻思想的发展;其二是围绕媒介的市场化运作讨论了媒介技术发展如何建构了美国人的现代性生活方式。在美国,围绕传媒的社会思想演进具有相当大的复杂性:一方面,在社会分权逻辑之下的新闻观念不断强调向自由主义和公共性进军;另一方面,在市场与技术的话语中,由大众传媒主导的意识形态社会控制变得无处不在。前者因为与“美国梦”的紧密联系而成为美国意识形态的表征,并不断被美化;然而在社会实践中,从电报到电视,后者才是真正主导性的力量,并由此衬托出前者的意识形态性。大众传媒在两种社会框架之下形成的相反相承的力量,造就了美国无比复杂的现代传媒文化和社会观念。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自由主义报刊理念 第一节 出版自由理念的思想渊源 第二节 新闻自由的历程 第三节 新闻自由的实践 第二章 独立报刊理念 第一节 独立新闻业的兴起 第二节 报纸成为公共服务机构 第三节 客观报道理念与新闻专业主义 第三章 电报对传播观念的冲击 第一节 “闪电线路”——电报技术与美国人的传播时空观 第二节 电报与新闻业——新闻时效性、“电报体新闻”与通讯社 第三节 妖魔化:关于电报的质疑声浪 第四章 芝加哥学派的传播思想 第一节 作为共同体的公众 第二节 芝加哥学派的传播观 第三节 重塑共同体:芝加哥学派传播观的民主意涵 第五章 电影的兴起与影响 第一节 电影:美国大众文化的重要推动者 第二节 美国电影院的受众 第三节 电影的效果 第六章 广播:天空中传来的声音 第一节 从社交媒体到大众传播 第二节 舆论共识制造者 第三节 广播受众研究与大众传播学的开端 第七章 现代性视野中的电视 第一节 从沉默的羔羊到沙发上的土豆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与电视业的商业扩张 第三节 不同学术话语中的电视研究 第八章 公共新闻理念 第一节 公共新闻的兴起 第二节 公共新闻理念及论争 结语:以媒介为中心的传播思想史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本书是新闻传播出版总署十一五、十二五重大学术规划项目“中外传播思想史”的第二卷,作者以媒体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隐线,以美国新闻传播思想的嬗变为明线,全面梳理了美国两百年来的传播思想脉络,从自由主义报刊理念、独立报刊理念到芝加哥学派的共同体理念、传播效果理论,再到受众理论、公共新闻理念等,展示了美国传播思想发展全景。本书资料扎实、学术严谨,展示了深厚的功力,填补了传播基础理论研究的空白。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美国传播思想史(精)/中外传播思想史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胡翼青//张军芳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13643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00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202 |
| 出版时间 | 2019-09-01 |
| 首版时间 | 2019-09-01 |
| 印刷时间 | 2019-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38 |
| CIP核字 | 2018089701 |
| 中图分类号 | G206-097.1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3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36 |
| 宽 | 175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