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二
第一篇:宝星出世
第二篇 :双龙降生
第三篇 :光芒森射
第四篇 :星越长空
附录1:清代宝星勋章相关重要史料汇纂
附录2:宝星大事记
后记
摘要
图书 | 龙星初晖(清代宝星勋章图史) |
内容 | 目录 序一 序二 第一篇:宝星出世 第二篇 :双龙降生 第三篇 :光芒森射 第四篇 :星越长空 附录1:清代宝星勋章相关重要史料汇纂 附录2:宝星大事记 后记 摘要 导语 一直以来,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在1942年春夏的苏联和北非沙漠德国取得的巨大胜利,以及在同年秋冬的灾难性失败中,希特勒本人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东密歇根大学的欧洲历史教授和获奖作家罗伯特.M.奇蒂诺却在本书中挑战了这一传统观点。 罗伯特.M.奇蒂诺认为,1942年不仅仅是战争的转折点,同时还标志着一种非常古老而传统的战争模式的死亡——经典的“德国战争方式”无法应对二十世纪的挑战。他将精细的研究结果与令人无法反驳的分析相结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清新而观点鲜明的展示——1942年惊人的一面不是希特勒分散兵力的愚蠢,也不是离心作战的明显失策。而是国防军在追逐1942年的目标时无一例外地功亏一篑的荒诞。 值得关注的是,该作者在《国防军:第一部 . 折戟沉沙,1942年德军历次战役》之后,还有两部基于同一题材的著作:《国防军:第二部.节节败退,1943年失败的战争》《国防军:第三部.垂死挣扎,1944—1945年德军历次战役》,它们均聚焦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防军。对此感兴趣的读者,万勿错过。 内容推荐 双龙宝星是中国历史上首种近现代意义的国家勋章。其产生和发展,不仅是中国近代史、勋章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同时也是清末中国近代化变革大历史的缩影。 《龙星初晖:清代宝星勋章图史》是陈悦酝酿多年的中国勋章专著,本书从清末中国引入西式勋章形式开始,结合大量文献、制度、图说、获颁者名录等相关史料及实物照片、图案彩绘,将以双龙宝星为代表的晚清勋章从诞生、变迁、完善到随清王朝覆灭而消逝的全过程加以呈现,并详细介绍了晚清勋章的设计及制度,填补了中国近代勋章的研究空白。 全书文字翔实,考证严谨,完整收录同治、光绪、宣统时期各款勋章的相关史料,并配有388幅高清彩图和珍贵老照片、78幅晚清勋章图案彩绘,对各款各级宝星之图案施以原色、还以原样,弥补了实物存世极罕、档案记载匮缺的遗憾,是中国勋章发展史研究的不二之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龙星初晖(清代宝星勋章图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悦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43664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0 |
出版时间 | 2019-05-01 |
首版时间 | 2019-05-01 |
印刷时间 | 2019-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742 |
CIP核字 | 2019079459 |
中图分类号 | TS934.7-64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