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松: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生于四川自贡,在北方的边防线上站过岗,当过军事记者。作品散见于《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青年作家》等刊物,已出版长篇小说《喧嚣与宁静》,曾参与电视剧《民族英雄戚继光》《女儿红》《布衣天下》《维和步兵营》的创作。现为阿来工作室编剧。
图书 | 川盐世家 |
内容 | 作者简介 罗松: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生于四川自贡,在北方的边防线上站过岗,当过军事记者。作品散见于《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青年作家》等刊物,已出版长篇小说《喧嚣与宁静》,曾参与电视剧《民族英雄戚继光》《女儿红》《布衣天下》《维和步兵营》的创作。现为阿来工作室编剧。 目录 《川盐世家》无目录 精彩页 第一章 “斩!” 随着顽固派大臣刚毅的一声令下,维新派志士刘光第、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锐、杨深秀在北京城菜市口惨遭杀害。淅淅沥沥的鲜血从挂在旗杆上暴晒示众的头颅中滴落大地,滴滴答答,是鲜血滴落的声音,也是英雄们最后的呐喊,“国难当头,不变则亡”。 变法失败,英雄蒙难的消息传回刘光第老家四川省富顺县时,乡人悲切,盐商震惊。刘光第生前挚友王达之更是仰天长叹,鸦片战争战败、中法战争战败、甲午战争战败,维新变法也遭遇扼杀,一个国家的命运,一个民族的生存又该何去何从。 刘光第老家地处川南一隅的富顺县,看似普通,但其治下的自流井盐场和毗邻的荣县贡井盐场却是中国,乃至于全世界最大的井盐生产基地,统称为富荣盐场。由于自流井在盐业生产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盐商和盐工们就习惯以自流井来别称富荣盐场。 自流井盐场的盐业史开端于汉朝章帝时期的富世井,距今近两千年,早期为原始的凿井取卤,铁釜煎盐,在随后长达上千年的生产过程中,盐工们在宋朝时逐渐摸索出被誉为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冲撞式凿井技术。 所谓冲撞式凿井技术,就是将一个上百斤,甚至数百斤重的铁制凿头反复提起落下,靠凿头的冲击力凿碎井底的岩石,然后再用特制的工具将井底的碎石捞出。如此循环不断,盐工们竞在1835年成功开凿出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深井桑海井,深度达到罕见的1001.42米,远超同期的欧美各国。 盐井越凿越深,汲卤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为了将卤水从数百米,甚至上千米深的井底汲取出井,盐工们又发明了牛推取卤。先将数十米长的楠竹打通竹节,制作成汲卤筒,然后将汲卤筒用竹子编成的篾绳系好放到井底汲满卤水后,再驱动提供动力的推牛推动班车,通过篾绳和设在天车顶部的滑轮将汲卤桶从井底拉出井口,待汲卤筒出井后盐工用一个铁钩打开密封汲卤筒底部的牛皮阀将卤水放到盛放卤水的大桶里,然后盐工再将卤水送到灶房煎制成盐。 由于自流井地理构造特殊,岩层里既储存了丰富的卤水,也有经久不衰的瓦斯气体,因此在自流井有水井和火井之分。井深一百八十丈左右的黄卤井,二百六十丈左右的黑卤井,三百丈以上的盐岩井称之为水井;单产天然气的井称之为火井;一口既产卤水也产瓦斯气的称之为瓦斯井,或者是水火井。不管是水井还是火井,井越深,投资越大,风险越大,咸度越浓,利润也就越高。其中瓦斯井利润最高,卤水已经结晶为盐晶,需要挑白水倒人井中将盐晶化成卤水再汲取出井的岩盐井次之,再次是黑卤井和黄卤井。 自流井一般用瓦斯气、煤炭和柴作为燃料煎盐,而煤炭和柴的成本又远高于瓦斯气。偏偏自流井盐场火多水少,贡井盐场水多火少,为了节约成本,盐工们又发明了盐笕。所谓盐笕就是将楠竹的竹节一根根打通,然后像连接输油管道一样将楠竹一根一根的连接成输送卤水和瓦斯气的盐笕,能将贡井的卤水送到数十华里开外的自流井。因此自流井的凿井技术和输卤技术被世人公认为现代石油钻探技术和输卤技术的鼻祖。 盐作为万物之用,必须之品,随着清朝人口的急剧增加,以及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自流井的盐业生产突破300万担,按照清末每担260斤换算,则是年产井盐30万吨以上,行销云贵川3个省份40余个州县,年纳税400万到630万两之间,盐商利润500万两以上。如果在川盐济楚的特殊时期,盐场的年产量从300万担增产到500万担,行销边岸也从传统的云贵川3省40余个州县增加到云贵川楚鄂等数省100余个州县。 P1-3 导语 清朝末年,维新失败,东方文明的核心——封建制度土崩瓦解,华夏儿女陷入国无出路、民生艰难的绝境。而远在川南一隅的自贡盐场,盐商们却凭借经营盐业累积的巨额财富,发动了中国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荣县天下首义胜利,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三权鼎立的资产阶级政权——自贡地方议事会,为混沌中的中国找到了新出路、新文明…… 内容推荐 《川盐世家》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几代盐商在沧桑剧变中砥砺前行、兴亡更替的故事,他们既辉煌过,又裹挟在历史洪流中最终破产。一个群体的人生起伏正是时间与人世的缩影。小说精炼引人,是一部具有出版价值的文学作品。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川盐世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罗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115205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8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0 |
出版时间 | 2018-12-01 |
首版时间 | 2018-12-01 |
印刷时间 | 201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26 |
CIP核字 | 2018263800 |
中图分类号 | I247.57 |
丛书名 | |
印张 | 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09 |
宽 | 144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