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星际漫游(当代精神分析指南)
内容
书评(媒体评论)
我很高兴阅读这本书,它可能是我曾经读过的精
神分析理论和实践书籍中最有吸引力、最有洞见力的
一本,能够引起更明智、更广泛的讨论。尼科里是一
位相对较新的分析师,而费罗是我们时代最受尊敬的
分析师!任何分析师都不应该错过这本书,无论他们已
经实践了多少年。
——托马斯·奥格登
卢卡·尼科里对读者的引导和安东尼诺-费罗提出
的问题,直接导致了我们这一领域的前沿争议——关
于弗洛伊德、关于比昂的贡献、场理论、会谈次数、
心理治疗与心理分析之间的差异、沙发的使用,等等
。读者会想加入与费罗和尼科里的对话,而这本书是
为“新”分析师设计的,有经验的同事会发现它也是
有益的。
——格伦·盖博
阅读安东尼诺-费罗的许多书籍,永远是乐趣和灵
感的一种来源。这次他和他聪明的同事卢卡-尼科里使
用他的许多隐喻之一完成了这本书,令我们更清楚为
什么他是精神分析的极少数真正创新者之一。在我们
的时代,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那些在百年科学和
艺术中寻找新鲜刺激的空气的读者。
——克劳迪奥·艾奇瑞克
目录
导读
前言
第1章 身份
第2章 游戏规则
第3章 开始
第4章 理论问题
第5章 从弗洛伊德到比昂
第6章 轻装简行
第7章 分析场域
第8章 技术议题
第9章 梦
第10章 会面
参考文献
精彩页
第1章 身份
卢卡·尼科里:
这本书的宗旨是为那些新的,通常也是年轻的分析师提供一本自卫手册。新的分析师究竞为何需要自卫呢?安东尼诺·费罗:
首先,我认为年轻的分析师应该保护他们“年轻”的机会。几天前,我读到一位意大利同事的故事,他在谈到一位62岁分析师的时候,坚持认为这位分析师应该尊重那些年长分析师们的观点,而不是与他们争论。可见,62岁的分析师仍然被认为是一位年轻的分析师。
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年轻的分析师应当指的是那些30岁或者35岁的人。也就是说,精神分析协会成员的职业年龄应当与他们的实际年龄相一致,而现在他们通常都带着20年的“附加年龄”,以至于62岁还算是我们的年轻同仁,65岁倒成了年轻的普遍标准,等等诸如此类的现象。
卢卡·尼科里:
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自卫的地方,但我敢打赌还有更多需要自我保护的地方……
安东尼诺·费罗:
其次,我认为他们在面对那些过于正统的观念时,要保护好自己。那些观念正在阻碍新思想的发展,而这仍然与年龄问题有关。想想看,一位年龄在60~65岁正在授课的分析师,尽管他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但他的训练毕竟始于30年之前。所以,如果他在2016年教书,他讲授的其实是20世纪80年代的精神分析:这里面总会有30年的延迟。
另外,我还认为分析师必须首先要保护自己不受精神分析当中“Kyrie eleison,Christe eleison”的伤害。意思是说,那些现在其实已经完全没有意义的所谓公理,但是这些公理仍然被作为归属的标志来加以崇拜,新来的分析师必须不断地重提这些公理,才能被接纳、被承认为群体的一员。比如,至少在几乎每一个欧洲国家(也许不是在美国),人们在论文开头必须要引用弗洛伊德的话,而这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些事情变成了信仰一般的行为,使得我们与比昂在“塔维斯托克研讨会”(The Tavistock Seminars)这篇文章中所倡导的精神相去甚远。也许在引用比昂的同时,我也在做一些正统的事情吧,看来这确实是一种顽疾。比如说,移情和反移情这一对概念是如此的重要,并且产生了那么多新的观点和概念,以至于如今我们其实可以很容易地抛下(最初的)这两个概念,仍然可以做好我们的工作。
所以我认为,我们所有人,不仅仅是新手分析师,都必须保护自己不受已知事物的禁锢:我们已经知道的一切都不应该再继续成为我们的兴趣所在。如果我们确信有潜意识这么一种东西,或者我们现在称之为其他的名字——我希望今后它可以被新的概念所取代;如果我们真的关注它的话,那就意味着我们所关注的是未知(潜意识即未知)。对于某个患者我所知道的一切,一旦我已经知道了,那么这些内容就不再是我所关心的了。我的目光、我的注意力、我的耳朵应该指向所有我还不知道的东西。对于精神分析理论来说也是如此:我们应该把理论放在一边,而不是把它奉为神迹,投注不容辩驳的崇拜。这就像我们已经走过的路:我们能站在第七层,显然要感谢自己曾经从第一层走到第二层,从第二层走到第三层,从第三层走到第四层,等等。我们感激让我们走到第七层的那些脚步,但是我们最关心的是我们还没有走到的楼层,以及这栋建筑中未知的房间,甚至那些还没有建成的部分。
P1-3
导语
本书以对话访谈的形式呈现,是一个精神分析学家与当代精神分析师安东尼诺·费罗之间的对谈,涉及许多当代精神分析的关键领域,如环境、技术、理论,以及“后比昂模型”(Post-Bionian)和费罗的“比昂场理论 ”(Bionian Field Theory)。在本书中,费罗和他的后辈同事共同挑战正统理论的必然性,引导谈话向着未知的潜在领域深入发展,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年轻的、有经验的分析师不仅可以在本书中找到切实可行的建议,而且会在这种不断变化的对谈内容中,对自己的理论和情感假设提出挑战,阅读本书有助于使他们重新评估其工作方法。
序言
这是一本读起来很有趣的书。本书呈现了一位资历尚
浅的分析师和一位世界级分析师之间的对话,风格轻快,
为那些对精神分析充满好奇的人提供观察的视角。
从积极地给予诠释到容纳地给予共情,这种转变有多
难?中立性是什么?应该保持多大的中立性?什么时候使
用躺椅?分析持续多久?如何收费?色情性移情、负性移
情、投射性认同、对缺席会谈的收费争执是什么,以及如
何做好治疗记录?这些都在本书里有比较清晰的描述。
随后,话题从理论到技术,从投射性认同、转换、洞
察的治疗价值到分析场域(analytic field)中角色的选择
。这位世界级的大师就是意大利精神分析协会主席——安
东尼诺·费罗,他关于分析场域的观点是精神分析理论的
非凡创建。他跟随维尔弗雷德·比昂(Wilfred Bion)的脚
步,将分析工作的重点从揭示潜意识内容转变为针对分析
师与患者之间关系的隐喻叙事(metaphorical narrative)
。精神分析中的两个主体不再被视为相互关联的身份角色
,而是在关系场中相互融合的两个世界,在不同的时间会
生发出许许多多的场景。费罗的精神分析的主旨在于,经
由创造故事,使得现有关系中的内隐方面外显出来。患者
被压抑的部分、隐藏在深处的攻击性因素,被鼓励浮现出
来,再与分析师的直觉和叙事能力所能创造的角色相遇。
这样的精神分析听起来很文艺,从精神分析开创时的
一人心理到客体关系的二人心理,进而到由这两人带来的
穿越古今和国界的两个世界。这真如费罗所言使人感到眩
晕。什么是分析师呢?只有当患者在场并且在治疗框架之
内的时候,分析师才能够获得分析师的身份认同。这有点
让人联想起温尼科特的经典话语:“从来没有婴儿这回事
儿!”
弗洛伊德这位精神分析之父被人攻击——从他的敌人
到他的战友,再到精神分析的信徒,这似乎是他的宿命。
如果你问什么是精神分析的精髓?大概是永无止境的反思
!在这种反思中永远带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并因此永
不停歇地探索,如同星际漫游。
本书到底说了些什么新东西呢?它指出弗洛伊德的理
论过时了。“这就像我们已经走过的路:我们能站在第七
层,显然要感谢曾经从第一层走到第二层,从第二层走到
第三层,从第三层走到第四层,等等。我们感激让我们走
到第七层的那些脚步,但我们最关心的是我们还没有走到
的楼层,以及这栋建筑中未知的房间,甚至那些还没有被
建成的部分。”本书强调我们关于患者的已知情况所带来
的“污染”,在临床工作中是灾难性的。同样,概念化
(conceptualisation)所带来的影响也是灾难性的。理论
和模型应当被我们所了解,但我们不应被其束缚,应该永
远对未知充满好奇。
关于潜意识
费罗认为,没有考虑潜意识这个维度,那就不是精神
分析了。费罗指出,潜意识具有不断在形成、转化、发展
的结构,分析师和患者一起成为功能性潜意识
(functioning unconscious)的生产者。分析工作就像是
没有指南针的向导,分析师和患者一起成为潜意识的创造
者。
费罗认为,在分析师被要求扮演的所有角色中,他首
先是一个“魔术师”,他使用了声音、图像和文字的魔力
。分析师改变了(患者的)内在现实,他骑着龙,驱除了恶
魔:他为想象、创造、荒诞和未经思考的事物开辟了一个
空间。
关于游戏规则
费罗认为,在分析中也需要有一定的频率才能触发连
锁反应。如果每周能有三四次分析治疗的话,精神分析的
某些作用就会显现,使得我们可以逐渐放下现实的某些方
面。
如果每周只有两次甚至一次会谈,你能做精神分析取
向的工作吗?当然可以,但我会称之为“精神分析取向的
工作”。即使每隔15天或一周做一次治疗,患者所承受的
心理痛苦也能
……
关于会面——象征化缺陷
我们来谈谈临床实践。目前,精神分析的重点落在了
所谓的象征化缺陷(defects of symbolisation)上面,这
在神经症患者和更脆弱的患者身上或多或少有所体现。
费罗问:“我们仍旧必须使用象征化这个概念吗?”
也许我们可以讨论一下α元素的转化,讨论一下容器
的变迁,也就是说,用一种不同的、在某些方面更准确的
语言来表达同样的东西,从而更好地指出问题所在。也就
是说,情况到底是β元素的过量,还是α功能的缺失?这
有点像是把光学显微镜换成电子显微镜,后者能准确地告
诉我们正在谈论的细胞膜究竟在哪里。
然而,我们应该记住,我们都有一些边缘的部分,我
们应该与这些部分保持一种通达的关系:我们应该能够在
我们的边缘性(borderline areas)区域、精神病性
(psychotic)区域、自闭(autistic)区域、身心
(psychosomatic)区域开设交流空间。我的观点是,我们
不该认为某一种心理功能对我们来说是完全陌生的。
费罗认为,那些具有某种倾听能力的精神分析师可能
比其他精神分析师工作得更好,这要归功于前者更了解人
们通常所回避的心灵区域。
最后我要感谢本书的策划编辑华章心理的曹文女士,
我们一直合作近10年,很多我们共同合作的书籍都排在受
读者喜爱的前10名。同时也要感谢本书的译者曹思聪心理
治疗师和白龙天皓心理治疗师,他们都曾经是我的研究生
,我深知他们的英文能力和文字能力都能胜任本书的翻译
,而且他们确实不负所期。我相信本书也一定会像其他几
十种语言的译本一样,在相应的文化背景下取得成功。
童俊
武汉市心理医院
2019年3月31日于厦门鼓浪屿
内容推荐
它认为弗洛伊德太老了。“这就像我们已经走过的路:我们能站在第七层,显然要感谢曾经从第一层走到第二层,从第二层走到第三层,从第三层走到第四层,等等。我们感激让我们走到这一步的那些步子,但是我们最关心的是我们还没有走到的楼层,以及这栋建筑中未知的房间,甚至那些还没有建成的部分。”
这本书强调我们对患者的已知情况所带来的“污染”,在临床工作中是灾难性的;同样,概念化所带来的影响也是灾难性的。理论和模型应当被我们所了解,但我们不应被其束缚,而要永远对未知好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星际漫游(当代精神分析指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意)安东尼诺·费罗//卢卡·尼科里
译者 译者:曹思聪//白龙天皓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634355
开本 32开
页数 1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9-09-01
首版时间 2019-09-01
印刷时间 201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290
CIP核字 2019175848
中图分类号 B84-065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9
1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1: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