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琉球为研究对象,从社会认同理论出发考察琉球共同体与东亚社会的互动关系及历史,探寻在这种互动关系及其演变中琉球共同体对东亚社会的认知以及对自我的定位。
本书考察了琉球共同体与东亚社会交互的3个历史阶段:东亚朝贡体系重建与古琉球、东亚朝贡体系的继续发展与琉球王国、东亚近现代化与琉球。琉球群体自我认知的内化与管理机制因何而起、缘何而成提供了科学解释,也为探讨该群体与东亚社会的继续互动奠定重要基础。
| 图书 | 东亚社会变迁史中的琉球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以琉球为研究对象,从社会认同理论出发考察琉球共同体与东亚社会的互动关系及历史,探寻在这种互动关系及其演变中琉球共同体对东亚社会的认知以及对自我的定位。 本书考察了琉球共同体与东亚社会交互的3个历史阶段:东亚朝贡体系重建与古琉球、东亚朝贡体系的继续发展与琉球王国、东亚近现代化与琉球。琉球群体自我认知的内化与管理机制因何而起、缘何而成提供了科学解释,也为探讨该群体与东亚社会的继续互动奠定重要基础。 目录 导言 一、历史与认同 二、社会认同理论与琉球研究 三、“琉球共同体”与“东亚社会” 四、关于本书 第一章 琉球历史分期与古琉球自我认同 第一节 琉球历史分期 一、古琉球时期(15世纪以前) 二、琉球王国时期(15-19世纪中期) 三、近代化时期(1872-1972年) 四、现代化时期(1972年迄今) 第二节 东亚社会与古琉球自我认同 一、东亚朝贡体系的重建与三山王国 二、“流虬”“掖玖”与“屋其惹” 第二章 东亚朝贡体系与琉球王国自我认同 第一节 东亚朝贡体系的制度化与“万国津梁” 一、东亚朝贡体系的制度化 二、海上贸易与“万国津梁” 第二节 双轨朝贡体系与琉球“两属”观 一、双轨朝贡体系肇端 二、琉球的自主性 三、琉球的“两属”定位 第三章 东亚近、现代化中的琉球困局 第一节 西力东渐与“琉球处分” 一、西力东渐与琉球王国 二、“琉球处分” 第二节 日本的统治与琉球自我认同 一、琉球同化政策 二、琉球的抗争 第三节 美国的统治与琉球自我认同 一、冲绳战与美国琉球占领政策 二、东亚社会与战后琉球归属问题 三、从独立到“复归”:琉球自我认同的两次内聚 第四节 “复归”日本与琉球自我认同 一、日、美对琉政策 二、琉球社会思潮 第四章 结论 一、东亚社会类别化依据 二、琉球自我认同与东亚社会交互机制 三、多元化背景下琉球自我认同内化与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东亚社会变迁史中的琉球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宏伟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海洋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100344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8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60 |
| 出版时间 | 2019-04-01 |
| 首版时间 | 2019-04-01 |
| 印刷时间 | 2019-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36 |
| CIP核字 | 2019072286 |
| 中图分类号 | K928.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8.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