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世界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世界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选编了笔者发表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的文章。有些看法与观点曾引起学界的关注。2011年发表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第5期的《马克思社会发展三维模式的重新审视》一文提出,西方社会发展的“替代模式”和东方社会发展的“跳跃模式”由于不具备条件都未能实现,唯有东-西方社会发展的“跨越模式”在主客观条件成熟的背景下得以成功实践。既然是“跨越模式”,就难免具有风险和挑战,需要不断进行艰辛探索。 目录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六个化”(代总序) 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性 马克思社会发展“三维模式”的重新审视 第一国际从潜在向实在的共产主义政党的发展 无产阶级政治统治权威的民主确立 ——论巴黎公社选举 如何正确对待革命低潮 ——列宁在1905年俄国革命失败后的斗争 以无产阶级民主替代资产阶级民主 ——学习列宁关于解散立宪会议的理论与实践 从新经济政策看列宁实事求是的作风 列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萌发 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研究论析 恩格斯理想信念观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中国梦 《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共产党使命接力 第二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 社会公正的梦想及其实现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梦与宗教梦比较分析 党的创建与“三个代表”作为立党之本的确立 破除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 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论中国第二次革命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中国共产党90年成功奥秘的深层思考 21世纪中国共产党如何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论当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两次战略西移 邓小平改革方法论刍议 “两个不走”: 中国道路的方向性规定 后记 导语 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集大成之作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世界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汪青松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202558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4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20 |
| 出版时间 | 2018-12-01 |
| 首版时间 | 2018-12-01 |
| 印刷时间 | 2018-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82 |
| CIP核字 | 2018284428 |
| 中图分类号 | D6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7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