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 楷坡无楷
第二章 海风呛人
第三章 海上高跷
第四章 鳃人之旅
第五章 乡村颜值
第六章 遍地蒺藜
第七章 “深海一号”
第八章 楷树成林
后记 写一部有历史感的小说
| 图书 | 经山海 |
| 内容 | 目录 第—章 楷坡无楷 第二章 海风呛人 第三章 海上高跷 第四章 鳃人之旅 第五章 乡村颜值 第六章 遍地蒺藜 第七章 “深海一号” 第八章 楷树成林 后记 写一部有历史感的小说 导语 时代需求与历史文化的有机化合、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的有机化合、新人成长与世情国运的有机化合,都细化在乡镇基层干部吴小蒿面临的种种身心考验和所处的种种复杂境遇中。那些都是新时代乡村深化改革最具体又必须解决的疑难课题——从安全、环卫、拆迁、引进“深海一号”到申遗、考古、复植楷树、建渔业博物馆,从与切近的公心私事的纠结、与渔霸的斗争到事业的新开局,从个人价值意念到百姓利益为宗,从职责操守到发展理念,从历史上的今天到今生的每个日子,从“鳃岛”、楷坡小镇活生生的地方性到山海、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以至世界、星空、远古……吴小蒿的形象终是与开阔又深微的新时代的化合。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表现当代中国乡村振兴进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创现实题材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鲁东南的楷坡,之所以叫楷坡,是因为过去这里生长着许多楷树。楷树最早生长在孔子墓旁,为众树榜样。楷坡乡下辖的村子一半在山区,一半在海滨,农民、渔民比邻而居,黄色文明与蓝色文明在这里交汇。市直机关年轻女干部吴小蒿到楷坡担任副镇长。她满腔热情来到楷坡,却遭遇“水土不服”和家庭阻力,她初心不改,与当地民众情同骨肉,通过振兴渔业、开发旅游、引进楷树,使得楷坡镇焕发生机,成为楷树之乡。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了发生在鲁东南的楷坡的故事, 之所以叫楷坡, 是因为过去这里生长着许多楷树。楷树最早生长在孔子墓旁, 为众树榜样。楷坡乡下辖的村子一半在山区, 一半在海滨, 农民、渔民比邻而居, 黄色文明与蓝色文明在这里交汇。市直机关年轻女干部吴小嵩到楷坡担任副镇长。她满腔热情来到楷坡, 却遭遇“水土不服”和家庭阻力, 她初心不改, 与当地民众情同骨肉, 通过振兴渔业、开发旅游、引进楷树, 使得楷坡焕发生机, 成为楷树之乡。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经山海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赵德发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966611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3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10 |
| 出版时间 | 2019-03-01 |
| 首版时间 | 2019-03-01 |
| 印刷时间 | 2019-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94 |
| CIP核字 | 2019040186 |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0.5 |
| 印次 | 2 |
| 出版地 | 安徽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